快递说好赔付又不给了怎么办(快递赔付不能聊胜于无)(1)

贵重物品被寄丢了,快递公司只赔几十块钱,任谁都会憋屈。近日,《工人日报》关注快递保价赔付乱象,报道中一家企业自称因寄送发票被寄丢而面临税务部门的1.6万元罚款,但该企业只获得快递公司的91元赔偿。快递公司的理由是,该企业员工在填写运单时虽然保价但并未标明是发票。

一张小小的面单,仅今年上半年就服务了近500亿个包裹,若卡在“保价服务”上无疑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添堵”。找原因,快递赔付难,堵点一是在“保”,二是在“赔”。对于名酒、重要文件等物品,一些快递公司会拒绝保价,尤其是通过平台自主邮寄或在线邮寄。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自求多福。一旦发生丢件,连能不能提出理赔都成问题。即便能投保,快递意外损失后的赔偿也充满变数。比如不同的快递公司在费用标准、赔付额度及责任认定等方面都有不同,有的投保一元钱能保价值数百上千元的物品,有的按物品价值10%~20%算保价费用;更倒霉的,可能遇到快递员私下增加或减少保价金、快递公司在认定价值和责任时推诿扯皮等。有时为了息事宁人,一些快递企业会从面单背后的合同条例中努力找出“合理”理由,赔上一点钱,美其名曰“聊胜于无”。

寄贵重物品,行家建议最稳妥的做法就是“找个靠谱的快递公司”。一句话戳中了行业赔付环节的痛点:无标准。快递不同于邮政,涉事企业往往是适用自身制定的理赔标准及制度,又缺少第三方评估,因此在货物意外丢损后,常常在“赔不赔”“赔多少”上与用户扯不清。然而,作为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规则不完善、赔付不合理,必然让这一新兴行业的良好消费体验大打折扣。

新业态不是“绣花枕头”,不能形大于实。快递法律法规标准要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有关法律部门出台更为细致的法律法规,市场经营主体要完善理赔机制、减少用户维权困难。用户多影响广的领域更要做好示范。不然,消费者可能今天踩快递的坑,明天踩外卖、家政的坑,烦不胜烦。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刘冉冉

广州日报·新花城全媒体编辑 胡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