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5日电 (记者 郭晓莹)记者从5日开幕的湖北省宜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获悉,在经历了化工产业转型的“阵痛”和疫情的严峻考验后,该市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回归。

湖北省宜昌市的经济状况(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回归)(1)

宜昌拆除沿江化工装置。周星亮 摄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长江干流流经宜昌232公里,占湖北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近四分之一。同时,宜昌还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和长江水运优势,该市化工产值曾占当地工业产值近三分之一,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困局。

  “十三五”期间,宜昌强力推进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长江沿线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因为关停化工企业,2017年宜昌经济增速陡降,在湖北13个市州中排名垫底。随后,宜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培育新兴产业,2018年GDP增速达到7.5%,2019年达到8.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宜昌实现生产总值4261.42亿元,比2019年下降4.7%。

湖北省宜昌市的经济状况(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回归)(2)

秀美宜昌 赵明 摄

  2021年,宜昌全面推行十大制造业综合性产业链、八大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推出“1 2”科创新政、“1 4”人才新政,出台区域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并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布局,经济呈现全面恢复、快速增长、稳中向好的态势。

  目前,宜昌市基本完成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高到50.9%。预计2021年宜昌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增长18%,较2019年增长12.5%,把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补了回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重回湖北省第一方阵。

湖北省宜昌市的经济状况(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回归)(3)

宜昌城市夜景灯光美轮美奂。赵明 摄

  与此同时,宜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总磷浓度下降近五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61天提高到307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0.5%、28.8%。2021年,宜昌荣膺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今后5年,宜昌将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等,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