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散文余秋雨(今日作家马启明)(1)

功夫不负有心人

文/马启明

明天会更好散文余秋雨(今日作家马启明)(2)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的桂冠永远只属于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人,成功的桂冠永远不会从天而降,“送给”那些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懒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演说家,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但是,邱吉尔第一次在议会上发表演讲时,却栽过一次大跟头——当他讲到一半时,突然忘记了下文,怎样也想不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只好中断演讲,尴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技巧,经常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潜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邱吉尔最后成为20世纪的著名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1939年的圣诞节,德国纳粹正猛攻英国,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为鼓舞士气,在广播电台发表演讲。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口吃,虽然几经矫正,口音仍磕绊而迟缓。他从来没有发表过讲话,但这一次“与民同在”的讲话却似一针强心剂,鼓舞了英国国民的心。一个名叫大卫•赛德勒的孩子也患有严重的口吃,听说了乔治六世为了矫正口吃而努力奋斗的故事,便将国王当成了心中崇拜的英雄。

二战结束后,大卫•赛德勒开始从事电影剧本创作,他一心想将乔治六世克服口吃的故事写出来,搬上银幕。由于有着相似的经历,他的剧本写得犹如行云流水,对于口吃障碍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一位年长的电影编剧看过赛德勒的初稿后,认为这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但祸端不请自来,一场大火将剧本烧成灰烬。

赛德勒不得不凭借记忆重写剧本,近10年过去,当剧本完成了一半时,他接到一纸通知:乔治六世的遗孀伊丽莎白拒绝他写关于乔治六世的故事,并且要求他将剧本交给她。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赛德勒不停地找伊丽莎白交涉,但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不能写,除非我去世。”

这一等就是28年。2011年春天,电影《国王的演讲》横空出世。这部修改了近五十次的电影剧本震惊了整个影坛,深受观众的好评。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国王的演讲》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重磅大奖。电影公映时,赛德勒泪流满面,他说:“我有些不知所措,这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白,我能发出声音,我的声音能够被人听到。对一个口吃患者来说,这一刻意味深长。”

他们都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管是从前还是此刻,又或者是未来,这都是不变的真理,不争的事实!

最初的设想是流浪汉向卖花女买花,而卖花女拿错了。卓别林发现,这样可以表现卖花女是盲人,却表现不出她误认为流浪汉为富翁。他很快有了新主意:若是富翁先来买花,然后流浪汉再来买呢?拍摄后,他发现仍未表现出误会。卓别林反复思考后,决定让流浪汉买完花,又返回再买一朵,让卖花女误认为是返回的富翁。可拍完还是觉得不理想。

一天清晨,卓别林醒后,突然听到窗外传来汽车的开门声。他灵光一闪,有了新构想:递给流浪汉的花掉下来,卖花女却不知道,流浪汉发现她是盲人;在卖花女找钱时,富翁正好坐进汽车离去,卖花女听到声音后,以为流浪汉是离开的富翁,并未给他找钱。

故事想好了,细节还要打磨,因此仅仅是递花这个动作卓别林都反复拍摄。他不在乎拍了多少次,只想呈现完美的初见。

查找近千百年的史料记载,有哪些大人物不是辛苦付出、刻苦学习才获得成就的,而是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他们都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在付出之后,没人会还是一无所获,就算他走错了方向,也有所明白,这条路是不可以走的。只要你付出,真理总是会在你这边。

无独有偶,又比方说孟非。孟非——一个普通的主持人。大家也许只清楚他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吧,但是,你们知道他之前的经历吗?他的生涯是多么的不容易!孟非在1990年高考落榜后,做过搬运工、送水工、保安等工作。1991年至1992年期间,在江苏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做印刷工。1992年至1996年,在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担任摄像,开始了新闻工作生涯。孟非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但是,他却顺应本心,淡定从容,坦然地面对每一次改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实,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那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成功的,而有些人是失败的呢?是因为成功的人愿意付出努力,愿意经受困难;而失败的人经常被困难打退。“只要你不跪下,没有人会比你高。”

作者简介:

马启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工作人员,喜欢舞文弄墨、自得其乐。偶有小文见诸报刊杂志。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