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北京。因为并非土生土长,所以京腔京味是大多数人心中最浓郁的北京情结。《正阳门下小女人》正在热播,半个世纪前的老北京在这部剧中有很清楚的体现,但因许多演员并非北京人,所以京味儿不足,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多次出现在小酒馆中的牛爷却是往那一坐就是北京的范,话一出口就是北京的音儿。确实,由郝金明饰演的牛爷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并且是和这部剧表现年代一起成长过来的老北京。

正阳门下牛爷郝金明(编剧郝金明演牛爷很牛)(1)

牛爷在这部剧中是戏分不多,但地位蛮高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就是一种文化。小酒馆喝酒的人中,只有牛爷一人可以赊账喝酒,这种待遇即便是整天找茬的范金有都没有意见。这说明牛爷是具有权威性的,但这种权威性不会给人带来压迫感,而是一种凝聚力,他是那种德高望重的人。

非常喜欢看这部剧前期播放的小酒馆日常,由牛爷、片爷、强子等等,他们营造出的那种老式小酒馆氛围,让人感觉很亲近,很有烟火味道。四邻八舍可以山南海北的聊天,但是人不能出了规矩,因为有牛爷在。正如郝金明针对牛爷这个角色说,牛爷是懂规矩,守规矩,而且还管着别人规不规矩的人。

正阳门下牛爷郝金明(编剧郝金明演牛爷很牛)(2)

在过去就是这样,北京的胡同密集,一家挨着一家,一个胡同挨着一个胡同,除了街道里任着官衔的人外,总会在某个范围内有那么一个人,无论谁家发生了什么难办的事,他都能迎刃而解,为人还特别谦逊。就像牛爷,三教九流走进小酒馆,只要尊重的叫他一声牛爷,他就会高兴的给人捏上几个花生米,给的不嫌多,拿的不嫌少,大家就着二两酒,可以开心的聊一个晚上。

剧中的牛爷很牛,人人都会对他敬上三分。那么,看饰演牛爷的郝金明,更让人肃然起敬。作为这部剧的编剧,就像当年他作为《正阳门下》的编剧一样,他要表达的是他亲历、经历的老北京在时代变迁中的人和事。这部剧中有许多郝金明自己的故事,只是通过徐慧真、陈雪茹这样的创业成功者的角色表现出来。比如徐慧真喜欢收藏古董、还有先见之明悄悄买下片爷的老宅以及陈雪茹成功经营酒店生意,包括她们后期慢慢对文化品味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有郝金明的原型在。

正阳门下牛爷郝金明(编剧郝金明演牛爷很牛)(3)

郝金明是一位商业敏感性极强的人,看他的个人信息足可以吓人一跳:企业高级管理人、餐饮、拍卖、房地产开发等多种实业家兼慈善家。而且演员、编剧、制片样样精通。社会职务多到一页纸也写不满。更令人惊讶的是郝金明对于古董收藏的爱好,从年轻时的“玩”到后期日渐规模,直到有了叫做尚韵轩的私人博物馆,这种“玩”出来的境界非普通人比拟。在剧中,徐慧真曾经收藏了一把明式海南黄花梨官帽椅,蔡全无当时还对此津津乐道。据悉,这把椅子乃是郝金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种把现实与艺术的融合巧妙又有生趣。而令人起敬的地方是郝金明的博物馆是慈善性的,他把门票所得无偿捐赠给了红十字会,用于白血病儿童的治疗。这样的善举并非每一个有钱人或者名人愿意去做的。

正阳门下牛爷郝金明(编剧郝金明演牛爷很牛)(4)

如今郝金明已过花甲之年,他依然在艺术、实业的最前线。可想而知,家大业大的郝金明早已过了物质需要的阶段,但是他仍然努力的把一桩一件的事情做好,而且每件事都融入着他的情怀,他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