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持续混迹在一个微信吃货群,三两交谈下来互相间都很熟,包括性格、过去还是暗恋和不甘。阿弥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按理说这种做饭技巧和美食分享型群聊都是岁月静好的家庭主妇/夫,而阿弥:00年出生,单身,这就多少有点让人惊讶。

然而所有让人惊讶的,都曾在岁月和经历中抓出伤口,然后在感官上愈合如初。

一、鱼香肉丝

第一次来上海,17岁。迈下17小时火车的那瞬间脑海里放映出离家时我放出的狠话和装的逼,还有坐在火车上呼啸而过的车窗外风景。我理了理思绪,暗自想:

“也许我这一生也在呼啸而过,但我绝对不会被瓦解和征服,传奇永不熄灭,legends never die!”

到上海吃的第一口饭是鱼香肉丝盖浇饭,坦白说,是我第一次吃到鱼香肉丝。米粒偏硬还有些凉,把饭简单拌了拌一口入喉不知其味,吃完才意识到,这份鱼香肉丝,并不好吃。

二、烟雾在喉中蠕动

工作一点着落都没有,在疯狂应聘工作的四天里一个个本感觉有希望的工作都没有被录取,硬着头皮应聘完最后一个没啥希望的工作后我回到日租房坐在床上,点燃人生的第一支烟。

这日租房80平左右住了大概20个人,我住的那个房间没有家里厕所大,25块一天。

烟味后劲很大,那些雾仿佛一直在喉中蠕动,最后织出一副想家的模样。

夜里的上海霓虹与星光交错,我孤身一人站在路边,风穿过一座座大厦带来海的凉意,有点冷,究竟身体的冷还是未来不可期的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城市足够冷漠,冷漠到容不下我一个人;又足够宽容,宽容到接纳世界各地的人。

三、出其不意

日子就是暗潮汹涌和出其不意,最后那个没啥希望的应聘通过了。

来到上海的第五天,我在公司附近租到一个租金1500的小公寓,合租,押一付一,公寓很小,除去两张床、衣柜、一个桌子和一个小洗手间外再没空间,更可怕的是付完房租我是几乎没钱的状态。

我没跟任何人讲,跟任何人也没东西可讲。

四、暗潮汹涌

怎么熬到发工资的我也不甚记得,只记得一方面战战兢兢实习期过不了,另一方面囊中羞涩吃饭都是问题,再者就是和家中关系关系如履薄冰一直不曾联系。

记得清楚的,是精打细算把一份外卖吃了三顿。

还有了解到卖血可以赚钱,400cc600块钱,一月可以去两次,兴冲冲报名,到地方人家看未成年把我赶出来。

我说吧,日子就是这么暗潮汹涌又出其不意,我终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5k。

我办了一个定期存折,除去房租和必要花费的钱,我把工资都存到里面。

存好钱后又去吃快餐,这次米粒圆润软糯,和鲜美诱人的汤汁拌在一起简直人间美味,虽然,只是一份素菜。

五、写在最后

到2020年我一直是一个抠抠嗖嗖的人,冲动消费什么的,从来没有过。或许因为那段25块钱日租房的日子和食不果腹去卖血的日子一直深刻的在我脑子里,也或许我本质里就是这样的人。

可是抽烟的习惯延续至今,年前气管炎异常难受,加之疫情严重,合着便把烟戒了。平时同事朋友或善良或尖酸,微信上未曾谋面的网友们或可爱或刻薄,确实人生的每一刻都暗涌深藏又出其不意,日子都在这样一步步走不是吗?几经辗转而我始终怀念的,是17岁在上海火车站迈出那一步的瞬间:

“也许我这一生也在呼啸而过,但我绝对不会被瓦解和征服,传奇永不熄灭,legends never die!”

题外话:

1.阿弥和父母的关系无形中已经缓和。

2.和阿弥聊起存钱的习惯,他说这三年的积蓄够在老家买房的首付(今年20岁)。

关注不迷路:

一位网友的自述(记我的一位00后网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