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看到有位宝妈在论坛里询问大家:她家宝宝现在3个月大,嘴巴一直往外吐泡泡,像是吹口香糖一样,还流口水,每天不停换围嘴,是什么情况?
其实关于宝宝吐泡泡、流口水的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有的老人比较听信俗语,认为是怀孕时吃了螃蟹或者鱼,有的父母相信科学,认为是肺部生病了或缺乏维生素,也有的来源于生活经验,认为是竖抱孩子导致的...
张思莱医生曾说过“怀孕时吃了螃蟹或者鱼,孩子才会流口水”这种解释根本不能当真,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科学依据。
那么,孩子经常吐泡泡、流口水是为何呢?是不是不正常?
5种原因要了解,家长对照一下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家长先别慌。
张思莱医生说,孩子流口水与发育阶段有关,这代表着唾液腺开始发育,由于唾液中含有“黏蛋白”,因此具有粘液性,当它从嘴里流出并呼出气体时就会形成气泡。
1)吞咽速度跟不上
两三个月的宝宝唾液腺逐渐成熟,开始分泌大量唾液,但吞咽能力跟不上速度,又由于嘴比较小、深度不够,无法兜住,因此一旦张嘴唾液便会呈泡泡形状冒出来。
2)出牙
尽管孩子长牙时看不到,但其实已经在牙龈中萌发了。
牙齿从牙龈中冒出来,会有一些类似于针刺的痛感,这时大脑将接收反射信号,分泌一些唾液进行缓解。
3)传递饮食信号
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而唾液增加时,表明它已准备好“工作”。因此,当我们看到或想到美味的食物时,也会不自觉地吞咽口水。
孩子小的时候做不到,但当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时,就可以拥有这种能力了。
到六个月大时,身体会需要越来越多的营养,不再满足于只喝奶,需要添加更丰富的辅食才行。因此,当孩子流口水或吐泡泡,就代表他们想吃东西了。
另外,添加辅食后淀粉含量增加,此时唾液腺受到的刺激增多,就会分泌更多唾液,流口水情况加重。
4)外部刺激
许多大人觉得孩子可爱,“忍不住”想掐掐小脸蛋。
尽管家长并没有恶意,但由于孩子的腮腺比较脆弱,容易受损伤,便会流口水。
5)口欲期到了
孩子1岁内时正处于口欲期,主要依靠口部满足各种欲望。
吐口水、吐泡泡、吐舌头都是孩子用嘴探索这个世界的表现,对每天吃喝睡感觉无聊,便会用这种方法为自己找“乐趣”。
家长应该怎么做?
这时除了满足孩子的需求外,还要注意护理,毕竟口水太多对皮肤也有影响。
1)缓解出牙不适
宝宝不停流口水时可能代表要长牙了,这时孩子不舒服,可能会在晚上“闹觉”。家长可以准备一个手指牙刷,或在手指上缠上干净纱布,帮忙按摩、擦拭牙龈。
2)及时添加辅食
孩子到了六个月左右时,如果发现他们对着大人的食物流口水,表现出明显兴趣,说明应该添加辅食了。
给孩子吃的第一口辅食,最好选用富含铁锌钙的米粉,这样才能补充宝宝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第一次添加时,最好只取一小勺,再用温开水冲泡搅匀,然后取一点儿放到宝宝的舌头下面,让他自然地吞咽下去。
之后再采用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步添加食物,避免过敏。
3)准备道具
为了帮助宝宝用嘴探索事物,发展大脑,提高认知,家长可以准备干净的牙胶让孩子啃咬。其他的玩具也是宝宝的啃咬对象,要注意保持清洁。
4)做好皮肤护理
口水流到下巴和脖子上会刺激皮肤,严重时还会导致发红。因此,及时为宝宝清理干净,并做好护理,是家长需要注重的事。
可以给宝宝戴上围嘴,最好是纱布质地的,这样可以吸收口水、减少刺激,口水多的时候可能需要两个小时更换一次。
除此之外,最好能及时用棉巾擦掉口水,因为就算有围嘴,口水太多也会让其湿透。注意,擦口水时不要太用力,只需轻轻摁一下,把口水吸到上面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还要每天擦拭孩子的脖子和嘴,并保持干燥,可以适当涂抹些润肤露。
写在最后
虽说育儿无小事,但父母也不要风声鹤唳,不要遇到什么事儿都认为是生病造成的。
只要孩子嘴唇颜色、体温、呼吸、精神状态正常,没有咳嗽,呛奶不严重,就放轻松吧,不是什么健康问题。
当然,如果有以上症状,就要及时咨询医生了。
还有,无论多喜欢孩子都不要总捏脸、亲脸,表达亲昵的方式不止这一种,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皮肤的刺激,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家长可以通过拿玩具引逗孩子,或抱一抱等方式与孩子亲密互动。
孩子流口水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的,等到他们口腔深度加深,牙齿全部长出,或者能控制唾液分泌的量、吞咽能力变强就会改善。
但由于个体差异,这个时间有早晚区分,家长只要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就能给宝宝最大帮助啦。
二胎宝妈、营养师,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另外,码字不易,如有个别错别字,请别介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