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电影来说,2021年不算是个大年。

提质减量一直在提,成本越来越高了,可真正赚钱的“头部大作”却很少见。2020年起码有《奇门遁甲》《倩女幽魂:人间情》《鬼吹灯之湘西密藏》3部5000万 。去年分账票房最高的《兴安岭猎人传说》,也只有4400万。

一来,整体市场缩小了。《2021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与前年相比,破千万的分账影片数量减少13部,累计票房规模减少2.3亿。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1)

二来,赢家依旧通吃。去年网络电影上新数量大幅下降,从782部变成551部,破千万影片68部。但有30%的影片,制作成本达到千万以上,也就是165部。通过简单的加减法,也能算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大部分玩家仍在亏钱。

不过,票房数据的缩水,不代表网络电影的发展在原地踏步。

类型之变:当民俗奇幻成为主流

走过八年的网络电影,最大的变化是“类型之变”。

最早的网络电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僵尸、校花、笔仙,充斥整个市场。打开一部影片,观众看到的不是故事,不是演技,不是戏剧冲突,是满屏的妖魔,廉价的血浆以及“白衣校花与大长腿”。刺激是刺激,就是没多大意思。

这些年,我们见证着网络电影的发展。尤其在类型方面,网络电影更是走出了一条从僵尸到神话,从怪兽再到如今的民俗奇幻的道路。虽然2021年的网络电影算不上鼎盛,但民俗奇幻片带来的“热”,超越了市场的“冷”。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2)

何为民俗奇幻片?指的是《兴安岭猎人传说》《黄皮子坟》《阴阳镇怪谈》为代表的一类影片。这类作品,延续的仍然是传统特效片的路数,但却将之与东方民俗文化结合,不再只强调特效的壮观,真正实现了技术为艺术服务。

去年清明档,我曾为《兴安岭猎人传说》点赞,认为它将惊悚、怪诞及野趣化为一身,俨然在“无鬼无妖也无怪”的创作基调中,拍出了一部山野怪谈。

这部影片的出现,标志着网络电影的的“叫好又叫座”有了几分眉目。果不其然,后来居上者陆续出现了。它们也大多数赚到了钱,比如《阴阳镇怪谈》。

客观地说,民俗奇幻片是后“怪力乱神”时代的再进阶。

由于“建国后不能成精”“不能有真鬼出现”等条框存在,这些年的大陆恐怖片逐渐向“搞笑”片靠拢。笔仙也好,凶宅也罢,故事演到最后,不是精神分裂就是人吓人,太过呆板。民俗奇幻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桎梏。

一来,它意味着网络电影也可以讲文化了。古代中国,对鬼不算敬畏。而且,“子不语怪力乱神”。直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书的出现,才逐渐把对妖鬼的恐惧植入人心。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3)

《兴安岭猎人传说》

但因大环境影响,民俗文化作为恐怖电影最重要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这也导致,我们国家的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找不到惊悚来源。

欧美恐怖片,多来源于圣经文化的恶魔恐惧。泰国恐怖片,来源于宗教信仰与灵怪转世。日本恐怖片,也和日本独特的“御灵”、怪谈文化有关。

如果读者看过《兴安岭猎人传说》,必然能发现,以往在大银幕上求不得的民俗怪谈,居然被网络电影承包了。不过,更令我惊喜的却是《黄皮子坟》,它取材于大IP《鬼吹灯》,却拍出了一种“《盗梦空间》式”的意趣。相比起那些把《鬼吹灯》拍成动作探险片的前辈们,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4)

是人就喜欢听故事,尤其是鬼故事。越害怕越想听,越痛苦越上头。比起那些四海八荒的玄幻片,多搞点民间传说其实更能揽得观众的注意。对网络电影来说,能兼顾逻辑合辙和风格协调,把惊悚拍得工整便足够。

二来,它与这两年世界恐怖电影的大环境莫名契合。

如果你是惊悚片爱好者,想必知晓这两年包括《缉魂》《南巫》《哭悲》《灵媒》在内的东南亚片,走的都是民俗诡异的路数。就我个人感受来说,国产网络电影只是限于成本,但要论起想象力与戏剧张力却一点也不逊色。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将特效片与“院线派”合并了。前两年,网络电影形成了“一大两小”的新常态。一大是特效片,二小是主旋律片和“院线派”。

“院线派”或由于初出茅庐、或由于经费不足、或由于缺乏机会,无法拍摄院线电影,只能投身于网络电影的领域中。比起特效片,它们赚得并不算多,但绝不会胡编乱造。如今两者一结合,更是如虎添翼。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5)

如果说,民俗奇幻片是意外之喜的话;那么,《浴血无名川》《硬汉枪神》等影片的出现,则更像是常规升级了。前者是战争片,背景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冷枪运动。后者是电竞片,把父子之情和游戏之闹结合起来。都很有意思。

总的来说,去年网络电影的类型结构更均衡了。2021年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排行榜TOP20中,既有上文提到的民俗奇幻、现实题材,也有喜剧片、动作片、玄幻片等常规选项。大众呼吁的网络电影变革更进一步了。

趋势之变:档期、排播与IP

2020年春节,有个很热闹的概念反复出现:网络电影春节档。算上单片付费的作品,爱优腾三大平台上新逾40部。上新数量超过了以往每一年。

谁成想,这一概念刚走到第二年,似乎就遭遇了滑铁卢。

今年春节档,虽然有近20部网络电影上新,但真正能激起风浪的寥寥无几。如果不是有王晶团队的两部《倚天屠龙记》撑场面,肯定更为凄凉。

这不仅令人颇为疑惑,为网络电影搞档期,真的有意义吗?在所谓“春节档”“暑期档”上新的网络电影,分账票房会更高吗?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从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网络电影春节档不算成功。

自元旦开始,网络电影每日分账票房大多在400-500万,大年初一到十五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甚至,比起1月的日均分账票房,数值还稍有下降。

真正票房大收的,还属《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和《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这是今年春节档唯二采用单片付费形式观看的影片。有相关人士称,王晶执导的两部《倚天屠龙记》在优爱腾三家平台总营收预计达到2亿元。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6)

其实,这一情况在去年就有所出现。虽然2021年春节档网络电影上新数量超过40部。但真正能撑起台子的,还是单片付费的《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发财日记》。至于《反击》《特种兵归来4》《兴风作浪3》这些所谓“头部”片,最终票房2000万都没到。尚未跻身2021年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排行榜TOP20。

结合来看,网络电影无所谓档期不档期。但我恰恰要说,为网络电影搞档期有意义。所谓的网络电影“春节档”“清明档”,利好者不在假期中,而在假期前。也就是说,网络电影更应当为赶档期的院线电影打个前站。

去年网络电影的另一个趋势,是平台拼播头部影片逐渐成为主流。

年度分账票房TOP10里,有《无间风暴》《黄皮子坟》《新逃学威龙》3部选择多平台上线。破千万分账票房的影片里,也有15%选择拼播。2020年分账破5000万的3部电影中,《奇门遁甲》也选择了拼播。这显形了当下行业发展的上限。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7)

其一,网络电影的高票房,尚未脱离平台分账规则的桎梏。

自腾讯视频升级网络电影分账规则之后,已经出现了《倩女幽魂:人间情》《鬼吹灯之湘西密藏》《兴安岭猎人传说》《海大鱼》4部票房破4000万的独播影片。但数次迭代分账规则的优酷、爱奇艺,则一部也没有出现。

其二,网络电影想要打通六千万、八千万分账的天花板,未来必然要走一条合作共赢之路。在付费会员数实现质的提升前,单靠某一家,很难实现。

这两年的网络电影,还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从单纯的蹭IP者,变成了IP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早些年,公版IP、大IP泛滥,“西游”“封神”“盗墓”“鬼吹灯”层出不穷。在网上搜“狄仁杰”相关电影,愣是搜出七八部,真假徐克傻傻分不清。和“全庸著”“金庸新著”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行业被资本泡沫拖入泥沼(诸多利好的大势下)(8)

《赘婿》的番外网络电影《赘婿之吉兴高照》的出现,则标志着网大番外篇从单纯的“再捞一笔”,逐渐向“对原IP价值反哺”转向。一部剧火了,请配角再演一部网络电影不奇怪。《赘婿之吉兴高照》2500万的分账票房,比起本家“2021年最热网剧”的成绩,也许不算出色,但难得的是它用心了。

网络电影正处在升级换代的前夜。所有人仍对它抱有希望。在全球院线电影不景气的情况下,网络电影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契机。

疫情之下,诸多好莱坞片商选择了大片在院线和网络同步上映的模式,奈飞等流媒体更是斥巨资直接拍摄网络电影。

国内,疫情也是院线电影杀手和网络电影助力。战略上,在女性用户成为消费主群体的互联网环境中,男性观众对网络电影的忠诚度和消费意愿,也是它的“拉新”长板。

不过,黎明究竟何时到来,或许还要继续等待。

【文/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