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3-41篇读书笔记里,我介绍了《绝对网球》第七章“正手击球”的前两节内容,分别是“正手击球的站位”和“正手击球的五个步骤”。


今天我们将进入本章的第三节,介绍“正手击球的种类”。《绝对网球》作者马蒂·史密斯将正手击球分为三个大类:第一大类是正手直线与反斜线,第二大类包括上旋弧线球、抽球、挑高球、小斜线以及对“软球”的致命一击等,第三大类是正手切削。


今天的读书笔记将介绍第一大类,史密斯称之为“inside-in”和“inside-out”。我理解的意思是在反手位打正手直线和反斜线。如下图所示。


正手斜线怎么打(为什么正手反斜线是最致命的武器)(1)


那么,为什么一个称为out,一个又称为in呢?我理解这样的划分标准是基于边线,“inside-out”的球在弹跳后显然是偏出边线,且对方接球时站立的位置也在边线之外,故而称之为out;而“inside-in”的球在弹跳后一般并没有偏出边线,或者仅偏出边线很少部分,且对方接球时站立的位置一般也没有偏出边线,故而称之为in。


在英语里用in或out,而在汉语里我们一般用直线球和斜线球来指代,两种表达方式的意思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单独强调是在反手位,而不是正手位呢?毕竟正手位的直线和斜线更为常见。我猜测,在反手位置用正手打直线和斜线,难度更大。因为你击球的难度更大,所以对方回球的难度也会更大。


正手斜线怎么打(为什么正手反斜线是最致命的武器)(2)


假设你和对手都是右手握拍,你在正手位打一记斜线,那就会与对手形成正手对正手,这是最为常见的对攻方式。


如果你在正手位打一记直线,那就到对方的反手位,局面就变成你用正手与对方反手相持,这就会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大部分人的反手都弱于正手。而这个直线球飞行基本垂直于底线,飞行线路并不偏,往往不能把对手拉到场地之外去接球,所以对方回球难度也不是太大。


但是,如果你在反手位打一记反斜线到对方的反手位,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首先就是你与对方是正手对反手相持,并且这个斜线球将偏出边线,对手必须跑到场外去接球,他的正手位就会漏出很大的空档。

正手斜线怎么打(为什么正手反斜线是最致命的武器)(3)


如果你在反手位打一记直线球,落点会在对方的正手位,似乎并不会让对方失去对场地的控制。但是,由于直线球飞行线路较短,所以就会压缩对手的回球时间,实质上你是将压制对手的重点放在对时间的争夺,而适当放弃了对空间的争夺。


因此,综合来看,在反手位用正手无论是打直线球还是斜线球,你都会在相持中占到更多的便宜。这也就是我们之前经常提到的战术,你在正手位和反手位的一半空间内,都建议用正手击球;而在反手边线到占先区一半的位置,才建议你用反手击球。


简单来说就是,在跑动时间足够的前提下,你的反手仅负责底线左侧1/4区域,剩下的3/4区域应该交给正手完成。


正手斜线怎么打(为什么正手反斜线是最致命的武器)(4)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反手位的正手直线与正手反斜线,我们到底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或者说哪一个的难度更大呢?


史密斯的观点与我是一致的,在同等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选择打正手反斜线,因为直线球的难度更大一些。


首先,从过网高度来说,反斜线过网是在球网中间,这个位置比较低,下网的可能性就更小一些。而直线球过网位置偏离中央,球网高度稍高一些,下网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其次,斜线球的飞行线路比较长,容错性更高,球就更不容易出界。而直线球的飞行线路较短,容错性较低,球更容易长出底线。


正手斜线怎么打(为什么正手反斜线是最致命的武器)(5)


第三,反斜线的技术难度也比直线球要小一些,转体、拉拍、击球点方面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在反手位还是正手位,直线球的难度都要大于斜线球。


最后,反斜线球是落在对方反手位形成正手对反手的局面,并且反斜线球都会偏出边线,会把对手拉出场外,使对手空出的场地更大,这都是直线球不具备的优势。


德约科维奇是现役男子球员中反手技术最好的人之一,但他经常在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他曾说:“正手反斜线是比赛中最重要的击球方式之一,我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打出正手反斜线。”(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