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题多解是提高数学水平的好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道题目,就会对问题有更多的理解,对不同的方法有比较和选择,使得解题可以从机械重复转向更多高质量的主动思考。

以小学生学奥数都要做的鸡兔同笼为例,鸡兔同笼就是一个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很多,也很透彻。周春荔老师在《应用问题十讲》中,整理了十多种鸡兔同笼的解法。

在所有不同解法中,有4种方法,是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的。

方法一 先易后难列表法

列表是一种很直接但又很容易被忽视的方法。如果题目中的数值比较简单,只要将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找到符合题意的那一个就可以了。

当数值变大,用列表直接解题就不现实了,这时列表法应该向归纳法过渡,先列举出前面表格的前面若干项,从中找到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再来解题。

看起来很笨拙,却是很好的数学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解法3种(你会用几种方法解鸡兔同笼)(1)

方法二 灵机一动假设法

假设法是鸡兔同笼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小朋友也比较喜欢用这样的方法解题。

常用的假设有:假设兔子站起来,收起2只脚;或者鸡增加2只脚,变成4只脚;又或者每只动物都被吃掉2只脚;每个动物都增加1个头,等等。

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解法3种(你会用几种方法解鸡兔同笼)(2)

方法三 公平交易代换法

通常在学到鸡兔同笼时,学生们还没有学到方程(我也不赞成过早的让小学生学习方程)。代换法是方程的一种雏形,也是具体的算术方法和抽象的代数方法之间的过度。

用任意符号分别代替鸡和兔的数量,可以列出两个等式,再进行两次代换就完成了解题。

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解法3种(你会用几种方法解鸡兔同笼)(3)

方法四 一目了然图形法

数形结合是目前学生普遍比较欠缺的能力,因此,练习用图形的方法来做一些算术题,很有锻炼价值。

用两个长方形分别代表鸡、兔腿的数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代表鸡、兔的数量和每只鸡、兔的腿数,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340.

将左上角的虚线长方形补全,这个虚线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鸡数×2,又等于大长方形和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差,解得鸡数=30

鸡兔同笼问题的巧妙解法3种(你会用几种方法解鸡兔同笼)(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