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6日讯(记者高萌 整理)1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发布消息称,基于新的雪豹种群调查数据,他们已将雪豹从濒危类别,“降级”为易危类别目前大约全球60%的雪豹都在中国境内有专家认为,雪豹的“降级”,即传递给公众一个信息:其目前的保护工作已取得成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雪豹和大熊猫生存的意义?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雪豹和大熊猫生存的意义(保护得力藏羚羊)

雪豹和大熊猫生存的意义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6日讯(记者高萌 整理)1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发布消息称,基于新的雪豹种群调查数据,他们已将雪豹从濒危类别,“降级”为易危类别。目前大约全球60%的雪豹都在中国境内。有专家认为,雪豹的“降级”,即传递给公众一个信息:其目前的保护工作已取得成效。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至今,一年之内,我国已有大熊猫、藏羚羊、雪豹三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陆续“被降级”。然而,更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降级”一词,易让人误解,从这三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境遇来看,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绝不能就此松一口气。

保护得力 一年内我国藏羚羊大熊猫雪豹被“降级”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可可西里枪声不断,几近疯狂的盗猎活动导致藏羚羊数量从将近100万只锐减到5万多只。2008年,藏羚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物种。

之后,随着持续不断地打击盗猎和建立保护区,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藏羚羊数量恢复至约10万至15万只。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决定将藏羚羊“连降两级”,从濒危降为近危。

不仅是藏羚羊,中国政府对于野生动物的一系列保护工作成效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积极认可。

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新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宝”——大熊猫,由“濒危级”降至“易危级”,依据是中国国家林业局2015年2月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增长了16.8%;栖息地面积达到258万公顷,增长了11.8%;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

综合来看,大熊猫种群数目减少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种群数目开始增加。大熊猫生存状况的改善,证明中国政府保护这种动物的努力行之有效。

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环保官约翰·滨逊当时评价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很少有物种能从濒危名单上被划掉,这说明保护措施有效。”

保护不止 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基于国内法和国情

然而,“降级”一词,并不能直接扩大引申到可以降低保护力度上。

事实上,从“濒危”降为“易危”并非实质性改变。“易危”只是濒危状态的一种描述,其受威胁物种的性质未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绝不能就此松一口气。对此,根据媒体报道,国内专家高度一致。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这一“降级”对中国的雪豹保护和救助工作几乎不存在影响。理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级基于专家意见,而中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基于中国国内法和中国国情。“IUCN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但一般不会强烈地影响一个国家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政策”。

“‘降级’并不代表不用特别地保护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认为,目前雪豹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同时强调,虽然在全球一些地区,对雪豹的保护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雪豹的种群数量仍在下降,这一标志性猫科动物灭绝的风险仍然很高。

全球大约60%的雪豹都在中国境内。雪豹起源于青藏高原腹地,分布遍及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它是不可替代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象征,也是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的指标。

过去4年,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正在威胁雪豹及其栖息地。2016年,中国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批准在祁连山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区域内雪豹等濒危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实施全面、完整、连续保护,探索保护新途径。

保护持续 我国十年养护让麋鹿走出濒危动物名录

十几年间,我国的保护对象有“重量级明星物种”也有“轻量级选手”。

十几年间,受到中国政府关注的受威胁野生动物决不只有大熊猫、藏羚羊、雪豹这些“重量级明星物种”,也包含“轻量级选手”。

2006年,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麋鹿正式从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中退出,由“濒危动物”降级为“珍稀动物”。

麋鹿原生于中国,曾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确认的一个“极危级”物种。上世纪初,麋鹿在中国灭绝,世界上仅存18头麋鹿被收养在英国。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帮助下,39头麋鹿从英国回到了阔别近一世纪的故土中国,放养在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

10年来,在我国保护区科技人员的精心管护下,麋鹿在故乡的土地上正常繁衍扩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放养种群,麋鹿繁殖存活率和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2006年,麋鹿数量已突破2000头,按照国际惯例,当动物种群数量超出2000只(头)时,该物种的繁衍就不会被中断,不再有灭绝之忧,麋鹿也正式走出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

【编辑: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