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是摆脱他人的期许,找回真正的自己;完善自己,读好书、交好友、做善事;拥有独立的人格,不为任何人改变自己、迷失自己。另一方面不对他人有期许,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要企图改变任何人。这样,人们不会失望,就会活得很轻松。

做好自己想做的(做好自己)(1)

最近,看完了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亚马逊2014年度最佳图书榜首,关于性别、种族以及成长的故事。为了摆脱混血身份的“与众不同”,为了完成父母的期许,15岁女孩莉迪亚最终却不堪重负,以悲剧收场。该书讲出了我们每个人现实中都要面对的命题——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很多人感觉活得累,归根结蒂,就是一直在做“他人”——他人眼中的人。我们从小为“期许”拼命,有了小孩,就开始将自己的“期许”转嫁。很少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好自己想做的(做好自己)(2)

最近,读到毛姆《作家笔记》里的一段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痛苦绝不能提高人的修养,只能让人变得粗暴无情。住院的病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肉体上的疼痛使他们变得过于关注自我、自私自利、牢骚满腹、毫无耐心、不公正且贪婪。”

立马想到住院时期的父亲,也为父亲的不可理喻找到了注解,自己纠结的心也稍稍得到宽慰——父亲并不是个例外。

仔细想来,父亲的痛苦不仅来自身体上的不能自理,更多来自心理——他对子女的期许超出了子女的所为。父亲认为自己辛苦一辈子、付出一辈子,子女理所当然寸步不离、照顾所有。

子女的痛苦不仅要在忠孝之间疲于奔命,最主要是忍受父亲欲求不满而无所顾忌的控诉与哭闹,那种无奈甚至绝望的感觉很让人崩溃。

真心希望自己希望所有的人,做自己。既不为自己无法满足别人的期许而难为自己,也不将自己的期许强加到任何人的头上,主要是有亲密关系的人身上。

没有期许,就没有失望;没有失望,就能和平相处,彼此轻松快乐。

做好自己想做的(做好自己)(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