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1)

01

那盆被霸凌30天的植物,终于被“骂”死了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又极具残忍性的实验,事情发生在阿联酋宜家,实验者挑了两株生长情况一样的绿植: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2)

给绿植们装上保护套,放在学校大厅里,每天接受一样的光照、一样的浇水施肥。

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对它们的态度。左边绿植被贴上标签:“这株植物被霸凌”。

学生可以透过现场录音的形式,留下积极或消极的话参与实验,这些话每天在绿植“耳边”被循环播放。

“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

“你还活着吗?”

“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3)

左边绿植每天“听着”恶狠狠的辱骂。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你真的很美!”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4)

右边的绿植每天洋溢在幸福的天堂。

循环播放30天后,被言语霸凌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而饱受称赞的植物,则生机勃勃、朝气十足。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5)

消极语言的威力是有多恐怖!

这无异于一场“谋杀”,只是杀的对象不是人。可仔细想想,这样的手段,是真的能置人于死地。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语言暴力的危险远远大于交通事故。

试想,如果有人天天在你耳边冷嘲热讽,给你灌输消极的语言抨击,长此以往,你会怎样?

不久前,发生了一起上海女子给跑腿小哥打赏200元被网暴跳楼的事件,女子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浮躁的世界,原本是一段“孝与善”的佳话,却因网暴变成了一场惨剧。

人人化身“正义使者”,操纵着键盘对女子口诛笔伐:200元怎么好意思给的出手,太寒酸了!舆论暴力就此展开。

她再也没有回来。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她的死,没有凶手,却存在很多帮凶。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6)

可悲、可叹、唏嘘、无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在酿成悲剧前,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消极语言,竟有一天也能“杀人”!

02

消极语言呈负能量放射

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让人变得自信、乐观,而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愤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带有很强的能量,再透过负向的振波,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足见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损的能力。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7)

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

身边的言辞会渗透我们的生命。

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语言暴力。

即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有时冷暴力也算其中一种语言暴力。

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

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语言暴力的三个需要考虑的认知条件:

① 西方文化资本移植

资本是经由累积所形成的一种物资力量,它可转换成其他如以语言、行为模式或价值禀性所展现的具有潜在性意义的形式,即文化资本。

语言暴力,西方的VL(violence language),指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文化资本的渗透与移植逐渐加强。

比如,西方流行音乐中典型的痞子黑帮文化RAP、有着暴力元素的电子游戏等等。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8)

② 社会习性

习性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个人意识中内化了社会行为影响的总结果。

“暴”一字最早出现于甲古文上。

人类在同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学会了生存之道,同时也为了适应自然界优胜劣汰而狂施暴力。

③ 人性亚文化的释放 

语言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认知行为,并以语言、性、裸露和暴力这四方面作为衡量暴力的层级。

人们把语言作为一种亚文化释放出来,同时也反映了暴力语言的师源文化的缺失及本身素质的低下。

03

消极语言的危害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漫画家几米说过,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表面的伤痕可以看得见的,而内心的伤害却是无形的。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9)

毁掉一个人一生的杀手,不是贪玩,也不是叛逆,而是语言暴力。

消极的语言究竟有多大的危害?

① 使发育中的大脑受损

《语言虐待关系》(The Verbally Abusive Relationship) 的作者Patricia Evans认为,语言虐待(Verbal abuse)指的是:

用消极负面的语言,如贬低、威胁、诅咒、指责、谩骂一个人或一个人的行为,带有强烈的敌意,不允许对方回应,且施虐者没有立即道歉或收回所说的话。

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被认定为语言虐待

研究表明,脑部多个区域都会被敌对情绪影响。

这包括胼胝体(认知功能)、前额叶皮质(控制思想和决策)、海马区(识别调节情绪的脑组织)、听觉皮质和语言神经网络。

借助核磁共振(MRI),可以观察到,与没有受过语言虐待的儿童相比,受过言语虐待孩子大脑中的海马区体积平均减少了6%。

海马区位于脑颞叶内,也就是说,孩子的识别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变弱,进而增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10)

② 创伤停留时间长

消极语言的口头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因为它往往更连续。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期的语言虐待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诸如:

恐惧和焦虑,抑郁,压力和PTSD,记忆缺陷障碍,睡眠或饮食问题,过度警惕和夸张的惊恐反应,烦躁,愤怒,酒精和药物滥用,自杀,自残和殴打行为。

但诸如医生、警察、律师往往更关心肉体上的伤痛,精神上的痛苦却因为无法被量化而被人忽视。

当然,生活在语言虐待阴影之下的人们的确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护自己,将自己的大脑调节成卑微的“生存模式”。

但长期以往,生长发育中的大脑也会习惯这种模式。

在失败时,有更大可能性引导自己认为“别人说的没错,我真的很蠢,我真的长得很丑,我存在这个世界上毫无价值”。

恶毒的语言所传达的信息逐渐被转化成自身人格,充满了对自我的否定,进而发生行为上的变化,这是最可怕的后果。

04

如何应对他人的消极语言抨击?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

所谓成长,就是一点点把它们碾碎,然后内化到心灵里。

曾经,我很讨厌那些对我指责、否定与批评的人。

包括偶尔的现在。那些对我指指点或者一直要挑衅找茬的人,曾有一段时间我很想说:

你懂什么!但是话没有说出口,自己又觉得委屈和挫败。

面对别人的消极责骂时,我们须明白这两点:

① 守护自己的能量

坚定第一要义,学会守护好自己的能量。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11)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受到责骂后会有负面情绪,并不是真的因为在现实中发生了一些不好的、实质性的事情,而很有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听到消极语言后,不断地在心里演绎。

比如说,你本来就很在意自己的业绩成效,然后当你的老板斥责你说:

你这个月业绩这么差?你都干什么去了?

听到这里,你不仅忍不住不停去想这件事,还会感到焦虑不安、难过等很多情绪,你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又联想之前在工作上犯的错误。

当你在这其中沉浸的十分钟里,不断地自责和难过时,你的能量已经越来越低。

甚至是当你回到工位上去做别的事情的时候,你还是被老板的言语深深地影响着,反应变慢,内在混乱,或者错误决策等。

如果这些情绪一直在你心里酝酿,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碰巧又接收到其他的负面语言攻击,那么我们的能量可能会跌倒谷底。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在愈演愈烈的时候才有意识去停止它,而是在它冒出苗头时及时遏制,保持我们内心能量的稳定。

② 学会自我修复

他们温柔的不温柔的指责,直接的或委婉的否定,即使被你迅速识破,依然额能感受到心里的委屈和受伤。

即使你反驳,你的委屈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半分。

有时候希望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的像泼妇一样对骂一顿,至少不会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自己折磨自己。

当我们面对否定的时候,通常会有两个反应:

认可他的说法,我的确是这样的人,然后很挫败很受伤;马上反击Ta,然后感觉到很受伤和孤独。

所有的否定、指责与批评等,都是一种对人的攻击。

这种攻击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躲避。

心理防线太低,被伤的一地鸡毛;心理防线太高,又会错过很多全面认识自己的机会。

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客观的认识自己,Ta的攻击是事实吗?

如果是,我该怎么反思与改正自己?如果不是,我该怎么友善的把攻击放下而不必认同?

我们渴望从别人那里索取认可和尊重,专业名词叫“自重感”

当别人开始攻击你的时候,你马上就感觉到了不被认可和尊重,这就像要杀死了你一样。

你满足自己渴望的方式却是拼命想改变Ta的言论,想让他重新认可我。

我不过是想改变Ta们而已。当我们看到了这点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可以认可自己了,而不必依赖他们。

我不能让也不必让所有人都来说我好,都来表扬、赞美我。

我们只需要自己认可了自己,就会感觉到莫大的欣慰和满足,因为我们自己值得。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12)

写在最后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也曾说过:“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消极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或者愿意承担他人的恶意。

愿我们都不会被消极语言所刺痛。

References:

——————

[1] Diao Yanbin. On the Present Phenomenon of Language Violence [J]. Journal of Liaod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10(06):60-65.

[2] Wang Chengjun. Cognitive Condi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erbal Violence [J].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2007, (02): 204-206.

作者:鹿大发

排版:三酱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解X心理】

怎样防语言暴力(语言暴力暴)(13)

解X心理凡事都有解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