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楼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AAAA级晋祠风景区东南两公里的三家村。从古到今已成为这个村的标志性建筑。2009年9月30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市文物局以文物挂牌<程家楼>。

该楼始建于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2-1865)年间,整个楼为砖结构,呈长方体。楼高13米分两层。第一层内室为横式窑洞,只有门而无窗。第二层前有两个小窗口,东墙也有一小窗口。第三层,前后各有两个小窗口。每层楼顶为木梁结构,一至顶层设有扶手木楼梯,直通楼顶。楼顶四周有1.5米高的砖体围墙。

太原东社上庄段家老宅(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程家楼)(1)

该楼历经一百五十多年,仍是稳重挺力,雄伟屹立,有顶天立地之势。可谓“历经沧桑雄犹在,不见当年建楼人。”当你登上楼顶,俯瞰晋阳大地尽在眼底。早看东方日出映照汾水之波,如闪金光之龙鳞。傍晚西看夕阳辉映悬瓮山之晴岚,晚间可近观北斗星移,银河星座,使人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觉得精神气爽,心旷神怡。

这座雄伟挺勃的(程家楼)始建者究竟有什么用意还是一个未解的谜。为什么呢?述说以下几点;

程家老祖在清代是富商,在山东济南经商,到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8年)在济南不知什么原因,买卖资号倒闭,负债累累。而且主人死于当地家中,只留下妻妾赵、常二氏,将整个楼院卖给族侄程慰、程 程恕弟兄三人,以还债务。

程家楼院为二进二出的大院,而且该院东西还各有一院(此两院,楼主人早已分家给两个兄弟),按照正常的院落布局,正面应是主房,一般为一明二暗。即中间为客厅,两暗为卧室。院内有东西四排房,可供子女晚辈居住。可他并非如此,而是在这个院的主正位置上建起了一座雄伟高楼,外观也富 。室内也不具备主人居住。第一层进去像是地下仓库,第二三层像是牢房,虽然不是牢房,可能是家中下人住宿,但不可能住宿在院中的正上方高处,而且楼的两边各有一间低矮的耳房,这是下人应住的地方。

多数人认为这楼是村里或有钱人家的瞭望楼,用来护村护院,观察匪盗巡夜的哨所。可按地村堡的岗楼和大院的岗楼都建在堡墙的四角高处和大院的边角地方。而从来没有看到像程家楼建在大院的正上方,确实耐人寻味而不解。因此我们还没找到一个可信的解释。成为一个未解开的谜。

太原东社上庄段家老宅(太原市晋源区三家村程家楼)(2)

该楼不管原来是什么用意,但后人也可以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在抗战时期,程家有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叫程有光,化名赵立本,又一次随中共领导薄一波到太原搞牺牲救国同盟会,创建决死纵队,赵立本同几个战友到清徐县奉命执行任务,路过家门进家探宝。为了安全,立即派人上楼顶探望。在夜色降临时发现从晋祠方向来了一队人马有二十余人,开着好几辆三轮摩托,和骑马的日本宪兵小分队向本村开来,由于站得高,发现的早,几位地下党员及早离开,敌人包围了院子搜查无果而走。我们几位党员可以说是沾了这高楼的一点光。

解放后,该楼也一直没有多的利用价值一直空闲着,所以聚来了成千上万的鸽子来群居。这一来每年可以收集很多的鸽子粪成了庄稼地里的高级肥料。因此后人多称此楼为鸽子楼。

程家楼由于历史久远,时代变迁,有很多依据遗失,无从考察。所以对该楼的真实面貌,还需待有识之仕进一步查找,解开这个谜,还程家楼一个真实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