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伯奎

摄影:于世伟

也说二十四拜——说说徐州北部丧葬习俗之祭拜礼

拜读了沛县95后小伙王书法的有关二十四拜的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禁为书法这种在民间文化的沃野上孜孜耕耘的精神所感动。

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就二十四拜而言,就是丰沛两县也有好多不同的拜法。我浅谈常用的一些祭拜礼仪,藉此抛砖引玉。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1)

诚如书法文章中所言,叩拜礼由叩和拜组成,叩,即是磕头,拜,即是作揖,所以说关于拜礼的叫法就离不开叩、拜、揖

在徐州北部行祭拜礼简称“行礼”,行礼主要用在丧礼的“请灵”、“烧纸”、“堂奠”、“路奠”、“起丧”等程序上。

目前比较常见的祭拜礼有“九揖九叩礼”、“十五叩礼”、“懒四叩”、“二十四拜”等。

九揖九叩礼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2)

这种祭拜礼在目前的丧事中,用的最多、最为普遍,简单好记易操作,它的具体做法是:供品在供桌上摆好,大老执高喊:“有请×庄烧纸的客。”唢呐高奏,鞭炮齐鸣。

行礼者在前站好,如后面伴礼者有长辈或者有别的庄上合并烧纸的,则要面朝伴礼者作一揖,表示尊重。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3)

面对供桌,一揖,下跪,叩首,伴礼者在第一次下跪后就一直跪着,直至结束,如此动作反复四次;

行礼者在供桌的下首,即右前方,面着供桌的东北方向拱手作揖,但手不放下来,等司礼者奠酒敬香后,方可下跪、叩首;行礼者回到原位,再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动作反复四次。

在最后一次叩首将要起来的时候,行礼者要朝后面扭头招呼一下,暗示行礼将要结束,一起站起来,往前一步,大哭,哭过之后再一揖,行礼结束。

这时司礼者高喊:“谢客。”两边跪棚的侄、孙辈往前执杖叩首,表示感谢,行礼者这时也要拱手一揖,表示还礼。

这种祭拜礼前边四揖四叩,后边的四揖四叩,再加上敬香的一揖一叩,正好为九揖九叩。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4)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祭奠姑母、姑祖母、岳父母、舅父等亲属时,在使用这种祭拜礼时,在中间上香结束后,行礼者如果是直系亲属,要到丧屋里对棺材痛哭一、两分钟,然后哭着回到原地,边哭边行礼。

后边的伴礼者如有死者的直系亲属,也要痛哭,一直到行礼结束。

初学这种祭拜礼的时候,如果记不住,有个数桌子腿的笨办法,数着八仙桌的横串,一揖,再数着八仙桌的腿,叩首,八仙桌有四条横串四条腿,转一圈,正好四揖四叩。

十五叩礼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5)

前期礼节同九揖九叩,故不再复述。

行礼者站在供桌前面对供桌,朝东跨一步,面对供桌的西北方向,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五次;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6)

然后奠酒敬香,回到原位,朝西跨一步,在对供桌的东北方向,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五次,再次奠酒敬香,再回到原位,面对供桌,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五次。行礼结束。

这种祭拜礼一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五揖五叩,奠酒敬香的不算,总计共十五揖十五叩,简称十五叩礼。

它适合于死者的娘家、女儿家和外甥等亲属。如果行这种祭拜礼有两个人行礼,可以走剪子股。所谓剪子股,就是两人位置互相调换,如果配合默契,不出紪漏,可增色不少。

懒四叩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7)

所谓懒四叩,就是九揖九叩的简单化。即一揖,下跪,连续叩首四次,奠酒上香,回到原地,一揖,下跪,再连续叩着四次,结束。两个阶段都是连续叩首四次,亦称为懒四叩。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8)

这种礼节适合于“请灵”、“堂奠”和“路奠”,因为这几项仪式不同于中午的“烧纸”,时间比较紧迫,故要速度快,这种祭拜礼前后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也有比较疏远的亲属在烧纸时也使用这种祭拜礼。

二十四拜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9)

丰县北部的二十四拜由前七后九中八拜和两次奠酒敬香组成。

前期礼节同前,故不详述。

行礼者站在供桌前面对供桌,朝东跨一步,面对供桌的西北方向,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七次。

在每次叩首起身的时候,脚步要稍微往前移一点,移的幅度自己要掌握好,不能太大,不然七次叩首还未结束,就已经到供桌了。

然后奠酒敬香,回到原位,朝西跨一步,在对供桌的东北方向,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九次。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10)

每次叩首起身的时候,脚步也要往前移动,再次奠酒敬香,再回到原位,面对供桌,一揖,下跪,叩首,如此反复八次,行礼结束。

此种礼节一共三个阶段,奠酒敬香的不算,总计共二十四揖二十四叩,简称二十四拜。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11)

这种祭拜礼适合于死者的娘家、女儿家和没结婚的新亲,行这种礼时不要慌张,把握好节奏,动作太快不行,要稳而慢,快者四五十分钟,慢者七八十分钟,故现在很少有人使用这种祭拜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渐侵蚀着这些传统礼仪。但是,传统礼仪中唯独丧礼中保存传统最为全面、最为久远。

山东二十四拜大礼(二十四拜)(12)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焦伯奎,1977年11月生,丰县顺河镇焦庄人,毕业于顺河联中,现在中冶宝钢技术第五分公司(五钢设备公司)工作。沐猎猎汉风,承丝丝道韵。爱读书,工诗词,仰文学,尤爱传统和乡土文化。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其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和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