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有句古话叫“七月黄蜂八月蛇”,这个时候正好是蛇这一生物最活跃的时候。

就在前几天,在广东梅州蕉岭县南礤镇,有村民发现一条几十斤重的蟒蛇,正在生吞他家的黑山羊。

最后还是闻讯而来的村民合力把它围住,用尽了力气通过敲击它的方式,才导致蟒蛇不得不吐出黑山羊后,趁众人不注意时逃难而去。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

说起蟒蛇,还有结局不一样的故事。与这条是无恶不作的蟒蛇相比,这条蟒蛇显然是一个另类,它能知恩图报。

这条蟒蛇叫做“黄兴财”,它非但不是恶人,它还通人性,懂感恩,看家护院,绝不在话下。

说起它,还要回到1996年8月份了。

巧遇小蟒蛇

这条通人性的海南蟒蛇,是一条野生黑纹蟒蛇。

一般蟒蛇都不带毒性,但喜欢吞咽活的生物,大到牛小到鼠没有它不吞吃的。

据说,蟒蛇饿的时候,连自己的骨肉也吞,只要能填饱肚子,它是不考虑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只要是活物它来者不拒。

但对于死物,它连看都不看,宁愿饿死,也不食已死之物。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2)

而在海南有个小伙名叫黄开宁,生于1972年,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家住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村。

这个村在2020年11月,被授予“全国文明村”。

可在70年代的时候,村子里还是比较原始,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看不到汽车,只有椰树林和数不尽的果园、橡胶树林。

由于没有其他玩耍的东西,黄开宁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样,玩泥巴,玩地里的花花草草,当然还有一些虫和狗之类的动物们。

他人小胆子大,特别喜欢这些动物,有的人一看见怕得要死,都躲得远远的,只有他胆子大,经常抓起这些动物一起玩耍。

他肯动脑筋还喜欢问,不懂就问是他一生养成的最好习惯,他的许多学问和知识都是来源于问。

所以,他从小就能分辨出哪个动物是啥,哪个动物有哪些特点,是小朋友中的百科全书,真正的孩子王。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3)

他敢于用手去抓蛇,抓兔子,追野猪,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基本不用放到桌上谈的。

由于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研究动物上来,把有限的精力几乎都投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来,与自然奋斗。

所以他也没能考上好的学校,中学一毕业就回来帮父母一起打理自己家的果园,成了家里的得力帮手。

黄开宁还有一样爱好,喜欢给动物看病治病。每当遇到动物受伤,他总是心生怜悯之心,拿回家给它们处理。

他也喜欢阅读书籍,虽然上学时功课一般,但对动物类的书籍是情有独钟,尤其喜欢读治疗动物的书籍。

别人一看这类书,翻三页就会呼呼大睡,是典型的治疗睡眠不佳的书籍。但黄开宁不一样,一翻就会兴奋,一定是非看完不可。

所以,经他手治疗的动物少说也有上百只,各类型都有。不能说手到病除,但起码也是救活了绝大部分动物,这让他很有成就感,以至于成为小伙伴眼中的“动物神医”。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4)

1996年8月的一天,他闲来无事正好到槟榔果园看看,顺便找点事做做。卖槟榔是他们家主要经济来源,所以也是他的主要工作。

正当他忙完农活,收拾农具要回去的时候,他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在他眼前的不远处的石头下,有条黑色的小蛇正在那里躺着,似乎还在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他有些纳闷,因为蛇是冷血动物,不喜欢晒太阳,而且像这么大小的蛇,胆子比较小,一般看到人是立马逃走,它没有多少自救能力,更不可能威吓一个大小伙子。

生活在海南的人,尤其是像黄开宁这样的人,对于蛇这种动物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尖头蛇歹毒无比,千万不能碰,尤其是这类蛇还有牙齿。

一旦被咬上,不死也是一场大难。而圆头的蛇没有牙齿,样子是凶了点,但没毒,碰了也没事。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5)

怀着心中无比的疑惑,黄开宁有种预感,也许这条小蛇受伤了,想爬走也没机会,只能等待命运之神的安排,还没走到小蛇的跟前,他内心已经升起了怜悯之心。

当他走近一看,一条油光锃亮的小黑蛇可怜兮兮地躺在石头下,仰着头盯着这位陌生的来客。

黄开宁为了看更仔细一点,他弯下了腰,用手指轻轻抚摸了一下蛇身,顺便看看它那里受伤了。

当黄开宁的手指触摸到小蛇伤口的时候,伤口正在流着血,有道很深的一道刀口伤。

小蟒蛇冷不丁地动弹了一下,也仅仅是动了一下,它不知道这个人要拿它如何,它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判断这个人是救它,还是要拿回去做他的美食。

然而,尽管这样,它的眼里似乎还留存点希望,用着乞求的眼光盯着黄开宁看。似乎它在说:

“行行好吧,救救我吧!”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6)

黄开宁本来想一走了之的,他知道蟒蛇是不好对付的,万一凶残起来,不要说人,就是自己的骨肉,它都照吞不误。

所以,他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个以“凶恶”著称的蟒蛇。

他也听过老人讲过农夫和蛇的故事,也听说了蟒蛇吃人的事,为了小孩的安全,当地的老人都愿意跟小孩讲山林里的危险。

尤其是见到蟒蛇要迅速逃离,否则一旦被蟒蛇缠上,就会小命无归。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蟒是死敌。

但黄开宁担心自己走了之后,这条小蟒蛇就彻底与尘世告别。他想想还是于心不忍。

正是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下,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了黑蟒蛇,装进自己的背篼,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中。

救助小蛇、人蟒共情

当黄开宁兴冲冲地抱着小蟒蛇回家的时候,遇到了他意想不到的事。正当他把小蟒蛇从背篓里取出,拿水清洗伤口的时候,被他母亲看到了。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7)

他母亲跟他不一样,不喜欢蛇这类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家养的鸡就曾被蟒蛇吃过,所以一看到蟒蛇,她就想到陈年旧事,竭力反对儿子收治这条蟒蛇。

但黄开宁耐心跟母亲解释,这是条小蟒蛇,目前是构不成威胁的。自己也没准备养它,就想帮它看看病,不想让它就这么死了。

他母亲见说不动儿子,非常生气,要拿棍子打他,威逼他放回这条蟒蛇。

黄开宁是个不容易服输的人,他母亲越是反对,他越要坚持。死活要医治这条蟒蛇。为了小蟒蛇,做了生死抗争,拿出走来和母亲叫板。

最后,母亲还是拗不过儿子,勉强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黄开宁总算是把小蟒蛇保住了,但如何医治它的伤口,这个问题他倒还没想清楚。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8)

为此,他特意带着蟒蛇来到了村医这里。对方很是震惊,说还没有过先例,人竟然给蟒蛇看病,真是现代的“东郭先生”。

黄开宁听了后笑笑,他告诉村医,自己也是出于善心,不忍心小蟒蛇死于无辜。他只想尽点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村医也只能把治疗的步骤和方法一一告诉了黄开宁。

黄开宁按照村医所交代的方法,对小蛇进行伤口清理,又上药再细细包扎上。

等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十点多,家里人此时已经睡下了。

为了把小蛇照顾好,他悄悄地把它带到床上跟他一起睡,从此这对人蟒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每天都睡在了一处。

转眼间,已经是11月了,小蛇在黄开宁家呆了足足有3个月。它的伤口已经痊愈,但却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它也不再害怕人类了。

在黄开宁面前,它表现得足够温顺可爱,时不时吐出舌头,与黄开宁十分亲近。黄开宁这段时间跟小蛇朝夕相处,也对它产生更深的友情,并为他取名“黄兴财”。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9)

但在这个时候,黄开宁养小蟒蛇的事已经被村里人知道了,许多村民对他非常不满意,认为他不务正业。

他们几次三番来他们家要求赶走蟒蛇,就连他几个朋友也多次劝他把蟒蛇赶走,免得大家胆战心惊的。

黄开宁也有了放弃继续饲养小蟒蛇的想法,因为它的胃口越来越大,家里渐渐负担不起它的吃食开销了。

然而一想到小蟒蛇就这么离开,他还是十分不舍得。这时他的母亲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说蟒蛇咬人怎么办?把村里人咬伤家里又该如何收场?

黄开宁的父母一再劝诫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理解村里人的担心,能理解他们做父母的心情,让他还是趁早放掉小蟒蛇。

黄开宁想明白了一件事,他表示,如这条小蟒蛇不咬人,是不是自己就可以养?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0)

父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还从来没听说过有不要咬人的蟒蛇,他们料定黄开宁做不到这一步。

但为了让儿子有个台阶下,让他知难而退,父亲还是说道:

“当然,如果你能让它不咬人的话。”

黄开宁有了老父亲这张令牌,他开始往如何让蟒蛇不咬人的方向去思考了。

他知道有很多马戏团的动物,之所以能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其实是饲养员在背后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为了培训好一只能表演的动物,这些饲养员们往往要花出几年的心血,经历无数次失败,最后才慢慢获得成功。

他从马戏团的表演,意外得到了启发,于是整天琢磨蟒蛇的训练之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有了个主意。

黄开宁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既然方法想到了,就马上予以实施。他找来一堆废布料,然后缠在手上,又找来了蟒蛇,亲自喂给它。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1)

一开始,小蟒蛇见他把胳膊伸过来给它吃,那时它已经饿了,先是愣了一下,后来实在忍不住自己的饥饿,头一伸,嘴一张,立马就咬。

本来它以为一下子能吃到肉,可是使劲啃咬了半天,那些布还是没有被咬开,到了嘴里的碎布,一点味道也没有,让它十分扫兴。

黄开宁一看这种情形,知道它明白了点,布料是不好吃的。他立即又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活老鼠来喂给它吃。

这小蟒蛇刚才早饿了,此时再见到老鼠来,再也控制不住,飞速爬到老鼠边上,张口就吞,一直吞到老鼠没有为止。

就这样,坚持训练了半年,终于有了些成效。

为了证明训练效果,黄开宁广邀村民前来实地见证。许多胆大的村民怀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观看。事实证明了,这条黑纹蟒蛇确实已经学会了不咬人。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2)

这样没多久,黑纹蟒蛇不咬人成为村里的一条新闻,迅速被传播开去,这样,他们再也没有理由反对黄开宁养蟒蛇的事了。

黄开宁的几个朋友,对他的本事更是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家护院抓贼

不知不觉间,小蟒蛇长大了,已经长到了4-5米样子,一顿要吃几十斤的活物,周围十里八乡的老鼠基本全给它吃完。

幸亏几个要好的哥们,陪黄开宁一起养蟒蛇,经常给它带来充足的食物,否则只凭黄开宁一个人,光是给它找食物吃,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

然而,蟒蛇也有人性,它最喜欢黏着黄开宁,即使有几次,黄开宁已经把它赶走了,把它扔在一个偏远的地方。

可这蟒蛇竟然能记得回来,找到黄开宁的家,弄得他是哭笑不得。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3)

有一次,他找了个更偏远的地方,然后丢下它就走。他以为成功了,父母也放心踏实了。

在蛇走后,黄开宁一开始感觉还挺好的,因为他再也不用忙着为蟒蛇找食物了,也顺便可以找个女朋友谈。

村里的女孩子基本都是怕蛇的,不敢靠近。

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他相了几次亲,可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正当他灰心丧气的时候,一个女孩,对蟒蛇同样有兴趣的女孩主动接近他,跟他攀谈,向他寻求养蟒蛇的心得。

慢慢地,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加,两个人不知不觉在共同爱好的驱使下,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最后因为“黄兴财”的缘故,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4)

转眼间,蟒蛇走了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黄开宁的心总感觉到失落,内心总是充满着歉意。

没想到,一天早晨当他打开房门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让他惊得哑口无言。

原来这“黄兴财”,竟然自己找了回来。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和蟒蛇再续前缘。激动的他,当即紧紧抱住了蟒蛇,蟒蛇的双眼也紧紧盯着他看,似乎是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似的。

他轻轻地唤着蟒蛇的名字“黄兴财”,连叫了几声,那蟒蛇似乎能听懂似的,头点了几下,喊一声,点一下头。

从此,他决定再也不与它分开了。

2001年夏日的一天深夜,疲惫的黄开宁顾不得多检查,随手把钱放在桌子上一放,就匆匆去睡了。钱不多,应该也有千把块钱。

那天正好小偷从他们家路过,一看有钱放在桌子上,他心里就发痒了,为了怕惊扰到狗,特意先丢一块石块,探听一下动静。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5)

他丢下去后,立马就隐蔽了下来进行观察。幸运的是,没有一点动静,他就断定这家人没有养狗。

俗话说钱不外露。可这回小偷觉得眼前的机会实在是太好了,不仅没有养狗护院,也没有把钱藏起来。他只要进入,随手一拿,几天的饭钱就有了,如此轻松之事,怎能不下手呢。

于是,他轻轻推开院门,又小心弄开了门锁,开了门进去,拿了钱要走。正当他得意之时,冷不丁被脚下的东西绊了一下。

小偷以为没事,抬起脚要走,谁知这回麻烦了,不仅脚抽不开,反而被冰冷的东西越缠越紧。

他低头看了一眼,不看还好,一看立马晕倒,竟然碰到了大蟒蛇。毫无心理准备的小偷,一下子晕了过去,随后摔倒在地上。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6)

这一声摔倒声,立即惊醒了黄开宁一家,他们起来一看,小偷正拿着钱被蟒蛇卷住躺在了地上,晕了过去。

黄开宁一看这情景乐坏了,原来蟒蛇没白养,竟然逮住了小偷,来了个人赃俱获。黄家人立即把小偷绑了起来,带到了派出所,成为一时美谈。

蟒蛇和黄开宁成了当地的英雄人物,受到了广泛好评。

黄开宁成了名人,不多久就被各大媒体报道,还成为电视节目的特邀嘉宾,多次上台表演节目。

尾声

如今,黄开宁在家人的鼓励下,在海南开办了一个蛇园,他又找了不少条蟒蛇,它们共同成为了蟒蛇园的主要观赏角色。

黄开宁以此为业,不仅挣得了不少利润,还为当地贡献了不少的财政税收,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成为一个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趣味旅游景点。

他收获了成功,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20米巨蟒真实记录(96年海南巨蟒为报恩当)(17)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着许多动物,它们和我们每天都朝夕相处,为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世界。

同样,只要我们用真心对待它们,它们也会像“黄兴财”一样懂得感恩,并用它们的真心回报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