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零售这一块大城有的,三、四、五线小城市咱不能说都有,但是已经开始有了。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的话,几乎我们可以说除了一些很高端的那些奢侈品的品牌以外,基本上一线城市有的你在二三线城市都能找着。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1)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2)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3)

我们下面就是从微观点上来看一下,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过去大家在回去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你去拜年,家门口有小卖部,去那儿买上点什么牛奶、吃的去拜年,家门口随手一拎就走了。

现在你有没有发现在您的家乡附近,多了很多什么类似于像苏宁小店、京东新通路这样的一些小店。

它作为一个这种零售的小店小的触角已经开始伸了到了县城里面。县域经济的零售上面有了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变化。

那么这些小店相对于一些原来我们的业态有些什么样的优势?

第一个从价格上,我们大家知道最开始沃尔玛、家乐福进入中国怎么那么火?因为它的价格确实比我们当时周围的一些小的这种各种超市要便宜。

同样的道理下沉到我们小乡镇里面这些小店,它的食采的价格偏低,因为它能够依托一个大公司,像刚才我举例的京东或者苏宁,依托于他的整个采购体系,这样的一个物流的体系的话,确实能够便宜一些。

第二个它的质量上确实是有一些比较大提高的。过去所谓的山寨型产品的挺多。随着整个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这样的小店,它们所整个销售产品的质量上去了。

一方面价格可能有优势或者至少没有劣势,另一方面整个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的质保程度提高了。那么我觉得将来对于整个县域的人民生活来说是个比较大的一个改变,或者说是未来的一个小的趋势。

有人问了我们是不是现在很多人都网购了吗?在这种的零售环境下的话,那些大的会不会也下沉?

在这大的还真沉不下去!我们如果说在一个四五线的一个小城或者说在一个小县城,你在里面开一家非常大的这种三四层的连锁超市,它卖不了那么多的东西,它没有那么多的人去买这个东西,所以像这种小店应该说是比较适合它们。

就类似于连锁类符合当地特征的这种所谓便利店,这样的业态应该说是从今年的春节体现出来,在我们整个的广大的三四线以下城市,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

那么以上是胖子自己的一些观点,也是自己的一些身边的一些体会,不知道您这次在整个返乡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下面的零售,有些什么样的感慨?有些什么样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一些观察?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4)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5)

五线城市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揭秘最真实的五线城市生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