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国内爆发了一场“古装剧热潮”,很多人又一次的关注到了历史中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许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员外”的说法,但是这是个什么样的官位呢,还是说只是个普通的称呼。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下历史中,‘员外’的那些事情。

实际上,在三国的时候,“员外”又被称为“员外郎”,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官职。当时设置了 “员外侍郎”和“员外侍从”。或许大家认为他和“侍从”和“侍郎”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呢,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员外”两个字呢?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1)

第一点:“员外”官位的变化

之所以在我们熟知的官位上,加上“员外”这两个字,是为了说明这个官职是临时增加的一个官位,说白了就是并不属于是“编制”内的设置。像我们后来听到的“员外将军”等等类似的官职,都有着相似的设置方法。

在隋唐时期,由于朝堂中设置了“三省六部制”,当时的皇帝在尚书省安排了一位“员外”,作为是每个省份的“寺官”,并且他们还有着一定的权力,有很多人也是争抢这个官位。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2)

但是到了明朝,这个“员外”官职,似乎权力和他们逐渐远去。和科举考试有了一定的脱钩,性质变化挺大,不再是曾经那个官职。后来成为了一种和金钱联系密切的一个官位,在当时的社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第二点:“买官”的现象频发

实际上,我们在一些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有的富豪家庭进行“买官”的情节,或许在我们现在人们看来,是一件及其腐败、残害社会的一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翻身,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而且他们尽管买到了“官位”,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有着相应的能力,并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个位置。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3)

但是我们通观那段历史,甚至发现当时买官卖官的情形非常普遍。一方面对于那些有钱的人们,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进行到仕途中,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能够将自己手中的金钱合理支配,能够走到仕途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逐渐在社会中,衍生出来了卖官的“生意”。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4)

此外,对于朝廷来说,如果能够将那些并没有太多实权的官位,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卖官”的方式,卖给那些需要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库丰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此,在当时朝廷中专门有一些官职,拿出来进行售卖。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5)

“员外”的这个官位,在但是也是作为其中的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来获得官位。很长的一段时间,“员外”成为了众多富豪家庭,纷纷争夺的一个官位。当时的这个官位,完全成为了交易的工具,失去了过往历代的那种权威和权力。

此后,在民间“员外”还成为了对那些有钱人家的称呼。比如说对待那些经商的人们,通常在他的姓氏之后,会加上“员外”这两个字,即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的尊重,长时间以来,对待称呼富豪家庭为“员外”,人们养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

古代老员外是现在的什么官位(明清常出现的员外)(6)

小结:当然了,尽管明朝以后的“员外”,有着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大多数在百姓中的地位也是非常大,他们不仅可以将朝堂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传递给百姓;还可以将百姓生活的困难等事情,上传给朝廷,作为朝廷和百姓中间的一个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许这也就是历史赋予给他们的一种职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