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第八单元是关于“历史传说故事”的。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1)

语文要素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为:

  1. 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那复述文章是这个单元的重点。
  2. 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要素简析
  1. 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这样不容易遗漏情节。
  2. 选取一件感受强烈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内容主题

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七岁的王戎和小朋友玩耍时,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其他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而王戎凭着自己的智慧判断出李子是苦的,没有和大家一起去摘李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理智分析,不能盲从,避免错误,少走弯路。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2)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一句中“尝”的意思是(曾经),“诸”的意思(众,多 )。这句话的意思是(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众多小朋友一起游玩)。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3)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中“折”的读音是( zhé),它还可以读(zhē)和( shé),分别可以组词(折腾 )和( 折本)。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4)

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这句话中“竞”的意思是(争着 ),“走”的意思是( 跑),“之”的意思是(代指李子),“唯”的意思是(只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他孩子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5)

4.“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句中的第一个“之”的意思是( 代指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第二个“之”的意思是(代指李子 )。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6)

5.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王戎是一个( 善于观察、遇事冷静推断)的人,《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蒙蔽 )。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7)

6“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是( 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7.《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中“治”的意思是( 治理)。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县 )这个地方,西门豹经过(惩治恶人 )( 破除迷信)(造福百姓) 的历史故事,赞扬了他(谋略过人 )(反对迷信 )( 尊重科学)的品质。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8)

8.西门豹计谋的妙处在于(将计就计救下姑娘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治首恶); (假戏真做,震慑帮凶);(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

9.《扁鹊治病》讲的是名医( 扁鹊)去拜见( 蔡桓候)并(四)次劝其看病,但蔡桓侯不听,故事以蔡桓侯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9)

10.读了飞卫教纪昌射箭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也非常重要)。

11.复述课文的方法:(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次要内容可以省略); (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复述,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10)

12.请写出以下历史故事对应的历史人物:

三顾茅庐(刘备);囊萤映雪(车胤和孙康 );草船借箭(诸葛亮 )。

13.请你写出三个常用来描写老年人的成语(老态龙钟 )(鹤发童颜 )( 慈眉善目);常用来描写女子外貌的成语有(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重点)(11)

14.请分别写出与以下成语结构相似的成语:

相貌堂堂(大名鼎鼎) 亭亭玉立(窃窃私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