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新大“去增提”破解行业发展之弊

中融新大创新平台(中融新大去增提)(1)

针对煤焦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创新能力不足,布局散乱,产业链延伸度不够,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等现实之弊,中融新大集团做好“去、增、提”三篇文章,让传统煤化工产业加速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再次轰鸣起来。

去,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增,即增加先进产能。2019年,中融新大先后壮士断腕,关停山焦铸造焦和铁雄冶金落后产能75万吨。有破有立,有条不紊推进先进产能项目建设。

中融新大创新平台(中融新大去增提)(2)

近年来,在投资突破10亿元完成智能煤仓和环保储煤大棚的基础上,铁雄新沙陆续完成甲醇和LNG生产线的战略布局,不断扩充PSA提氢装置产氢容量,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2019年氢气总产量达1.04亿Nm³(标准立方米),同比涨幅达66%。

今年4月底,铁雄新沙新建PSA提氢改造项目竣工,形成2套系统10台吸附塔并存运行的生产工艺模式,大幅度提高氢气产能,释放出强劲的经营新活力。

据了解,新改造的装置兼顾了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强化工艺装置的智能控制,形成更加高效的受控管理,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新建的PSA装置采用双层阀架结构,具有检修空间充分、生产方式灵活等特点,可通过单独采用驰放气或焦炉煤气提氢,或者采用LNG装置开车时富氢气提氢。改造后,采用焦炉气和弛放气混合提氢的方式,提氢能力增加为原来的1倍,达到20000 Nm³/h,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在产能提升改造完成后并没有增加岗位员工人数,可在现有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满足2套系统的同步管理。

中融新大创新平台(中融新大去增提)(3)

当前,铁雄新沙紧紧围绕焦炉煤气清洁化利用,以有限资源为依托,积极盘活新能源发展潜能,不断扩充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占有率。PSA改造项目的完成,提高了对宝舜化工及周边企业的供氢量,在企业资源集中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氢能利用的新引擎,助推氢能源集约化高质量发展。预计2020年氢气总产量达到1.5亿Nm³,即在2019年的基础上再提升50%左右,每年创收增效可突破3000万元。

铁雄冶金完成邹平市主城区供热中心和清洁能源能源供应中心“两个中心”建设,2019年供热中心已具备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暖能力。同时,氢能小镇项目利用现有焦炉煤气提取氢气,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带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煤气提氢及清洁燃气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40亿元,利税15亿元。

中融新大创新平台(中融新大去增提)(4)

目前公司已完成氢能小镇初步规划方案,规划方案一期建设项目“5000立方/小时焦炉煤气制氢技改项目”已完成在政府部门的备案。该项目以铁雄冶金焦炉煤气为原料,采用PSA变压吸附工艺技术,获得纯度大于99.99%的氢气,所产氢气可为周边150km范围内工业用户提供运营保障。铁雄冶金具备实施焦炉煤气制氢的优势条件,目前公司焦炉煤气发生量为14万m³/h,副产氢气约7.7万m³/h,采用PSA工艺可得纯度大于99.99%的氢气6.5万m³/h。配合该项目建设,今年3月以来,三期140t/h干熄焦项目加快推进。

提,即双招双引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提质增效。2019年3月以来,中融新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步伐从来没有这样步履匆匆而坚定。在以铁雄新沙为龙头的巨野化工园引入德国技术和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打造高端化工产业示范园区,为集团能源化工板块配置优质的下游客户,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壮大。

目前,集团高管团队和各业务板块的领导班子成员多是来自能源化工、金融投资、矿产资源等领域的专家级人才。集团董事长王清涛认为,“双招双引”的实质,就是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植新优势。

推进人才智力和金融资本相结合,2018年以来,中融新大成立全省第一家焦化行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入以浙江大学岑可法教授为领头人的院士专家团队。2019年1月20日,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在菏泽成立,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教授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2019年,铁雄冶金焦油渣高效分离技术被日本JFE看中,三次进厂考察学习洽谈合作业务,推进强强联合。铁雄新沙全资子公司山东恒伟化工获批山东省首家焦化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成功入选2019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名单。铁雄晨晰环保工程公司和铁雄冶金焦化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已与国内外30余家企业开展脱硫脱硝、废水深度处理、余热利用等技术输出业务,合作合同额累计突破2亿元。

(陈金山 王志华 张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