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腐鼠(国风鄘风相鼠解读)(1)

国风·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原典故事】

这首诗是《诗经》三百多篇里骂人最直接,最露骨的诗篇,诗人用老鼠比喻,痛斥那些没有礼貌的人。

【译文】

看那老鼠还有皮,这人反而没威仪;既然做人没威仪,不死还想做什么?

看那老鼠还有齿,这人反而没节止。既然做人没节止,不死还在等什么?

看那老鼠还有体,这人反而不守礼。既然做人没守礼,你怎么还不去死?


我们中华民族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这首诗歌用最直接的语言斥责那些不懂礼的人连老鼠都不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当相互尊重,举止文明有礼貌,不然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友好相处。甚至,一个不礼貌的行为还会引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呢。

在春秋的时候,就有一场因为不守礼而引发的战争。

有一回,晋国派大夫到郤克到齐国访问,准备邀请齐国的国君齐顷公参加一次诸侯会议。

到了齐国之后,郤克发现齐国的都城临淄十分热闹,城内有很多国家派来的使者。在这里面,除了晋国的郤克外,还有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卫国大夫孙良夫,曹国的公子手。

有一个巧合,这四个人身体都有点缺陷,郤克脚有点跛,季孙行父头是秃的,卫国的大夫孙良夫是个独眼,而曹国的公子手是个驼背。

这一天,大家一起去齐国的宫城,准备接受齐国国君齐顷公的接见。

不一会儿,齐国前来引导郤克的人到了。看到这个人,郤克怔了一下。来者走路的时候上身晃动不已,脚一拐一拐的,竟然也是一位跛者。

这大概是齐顷公用人不慎吧。毕竟这很容易让人误会使者在故意模仿郤克走路。

过了一会,迎接鲁卫曹三国的使者也到了。

四个人的脸色同时阴了下来。接季孙行父的是一位秃头,接孙良夫的是一位独眼。而接公子手的是一个驼背。

这就不是工作失误,而是齐顷公故意安排了。鲁卫曹三个国家实力不强,他们不敢得罪齐国,晋国虽然是强国,但郤克有国君的使命在身。四人虽然大怒,但依然跟着这四位引客进入了宫城。

这一行人太过奇怪了,宫中的人纷纷侧目,指指点点。

走到宫里,一处高台上突然传来了哈哈大笑声。

大笑的人,是齐顷公的母亲萧桐叔子。

原来这是齐顷公特意为母亲安排的,他分别派出跟四国使者有同样缺陷的人去迎接,然后请母亲到高台上观看。

看到这奇怪的一幕,萧桐叔子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为了博母亲一笑,齐顷公拿四国使者的身体缺陷开玩笑,这就太不礼貌了。

四位大夫极为生气,见面会匆匆结束。出来后,四位大夫面色铁青,在宫门外聚集,商量很久。离开时,郤克恨恨地发誓:“此仇不报,我就绝不再渡过黄河。”

齐顷公嘲笑完郤克后,对晋国提出的参会要求做出了回应,他派国内的大夫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替自己去参加晋国的大会。

这四个人心里很忐忑。国君刚刚羞辱了晋国的使者,现在去开会,晋国一定不会善罢干休。

于是,走到一半的时候,四位大夫中的上卿高固干脆招呼也不打,一个人逃回了齐国。

国君不敢来,团长又成了高跑跑,只剩下了晏弱、蔡朝、南郭偃三位大夫。

以他们的身份去参加诸侯大会,当然是不够级别的。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似乎只有一条,走高前辈走过的路,让晋国去说吧。可这三位大夫一合计,还是照原定计划前往会议地点。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去参会,就会断绝国君与众诸侯的友好关系,所以就是必死,也还是要去。

来到会议地点,三位大夫代表齐顷公参加了会议,这个会议可谓开得三位大夫大汗淋漓。主持会议的晋国国君晋景公表示现在各国之间有一些非礼现象,我们应该进行讨伐。

说的就是齐国啦。与会的鲁宣公,卫穆公,曹宣公纷纷表示同意,他们的使者也在齐国受到了羞辱。

最后,晋景公表示,下一次的诸侯大会不欢迎齐国的大夫参加。

会议结束,三位大夫赶紧回国。一路上,三位齐国大夫发现晋国人对他们极不友好,经常有不明人士在他们附近出没。三位大夫心里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次参会确是进了龙潭虎穴,要想从晋国安然脱身并不容易。

果然,接下来,在野王邑,晋国人抓住了晏弱,在原地抓住了蔡朝,在温地抓住了南郭偃。三位大夫全部被抓了起来。

这时候,晋国的大夫苗贲皇站了出来,他找到晋景公,劝说道:“晏弱没有罪啊。以前诸侯争先恐后的侍奉我们,现在却开始对我们有二心。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不讲信用嘛。齐侯怕我们不礼遇他,所以不敢来,派了四个臣子来。齐国人又说我们一定会囚禁齐国使者,所以齐国上卿半路就逃了。而剩下的这三位,不肯背弃国君的使命,冒着危险来参会,我们应该友好欢迎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正面典型来抓,这样才能怀柔各国诸侯。现在我们把他们抓了,不正与明齐国人说得对?这样那位逃归的高固就有借口了,从此就会散布对我国不利的消息,让诸侯害怕我们。这对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听到这里,晋景公也明白了,自己这件事干得有失考虑,光顾着出气了,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国际影响。但人已经抓了,就这样放掉,对晋国的威严似乎也是一种伤害。

最后,晋景公想出一个办法。既不放人,也不关人,而是暗中指示看守对这些大夫人放松看管,让这些大夫自个逃了出去。

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羞辱人的齐顷公还没有得惩罚。于是,晋国大夫郃克率领大军会同鲁国、卫国、曹国一起讨伐齐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四国联军,齐顷公毫不畏惧,主动派人到晋军,向晋军主帅郃克请战。

齐顷公说:“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这是一句十分谦卑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您老人家率领你们国君的军队,屈尊来到敝邑,我们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也准备同贵军明天早上见一见。

齐顷公身为国君,面对低一级的大夫郃克,没有丝毫的傲慢,反而用了“敝邑”“敝赋”这样的自谦语,而且还把血肉横飞的大战文雅的说成见面。实在难以想像,这样知礼的人怎么做出羞辱四国大夫的事情。

第二天,战斗打响了。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晋国等四国联军取得了优势。齐国败退,晋国的大将韩厥朝齐顷公的车子猛追了过去。

看到韩厥在后面紧追不放,齐顷公的车御邴夏往后面看了一眼,“国君,快射那辆车的御者,这个人看上去是个君子。”邴夏说道。

春秋时候的交战喜欢乘坐战车。战车上往往有三个人,左边的拿着弓箭,是位神箭手,称为车左;右边的拿着戈,负责刺杀,称为车右;中间的只佩短剑,负责驾驶车辆,称为御者。

追击的车上,韩厥站在中间,担任着御者。

只要将御者射倒,齐顷公自然可以摆脱追击。

“这怎么行!明明知道对方是君子而射他。这不是非礼吗?”齐顷公断然否决道。然后张弓瞄向了左边,一箭就将车左射了下来。

齐顷公再施一箭,韩厥右手边的车右仆通一声截倒在车里死去了。

施完这两箭,齐顷公不慌不忙,下令邴夏不用管了,我们走。

到了战场上,齐顷公遵守起军礼来,其实,他要是早一点懂得尊重他人,这场战争就可以避免了。

这时候,齐顷公的车子出了问题。

齐顷公的车子被树木绊住了。那时候的道路往往不平坦,车子很容易陷住,所以,战车专门有一个人负责推战车。这个人就是车右。

齐顷公的车子陷在这里不动,那就是说,他的车右没有尽到职责。车右叫逢丑父。他没有及时推出战车是有原因的。

前天夜里,逢丑父晚上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爬到他身边。逢丑父就用手去打它,结果被蛇咬了一口。逢丑父也没有跟齐顷公汇报这件事,带伤就上岗了。这种精神当然可嘉,但结果却并不美妙。

韩厥追了上来。

韩厥勒停马车,大摇大摆地走下车,朝齐顷公走去。

面对敌国的国君,韩厥做出一番极有礼仪的行为来。

韩厥拿着马的缰绳走到齐顷公的车前,先是郑重行了一礼,又捧上了酒杯以及一块玉壁。

韩厥将军上场打仗,竟然还随身备着这样的礼器,一手拿着杀人的弓,一手准备着送人的玉。这其实就是古代的军礼。

“寡君派我们这些大夫前来,临行时吩咐我们:‘不要让大军失陷在齐国。’下臣不幸,正好在军队里任职,自然不能逃脱这次任务。我本人也没有什么能力,但没有别人替代我,也只好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就这样,韩厥把齐顷公俘虏了。

带着齐顷公,韩厥十分高兴地回去。走着走着,齐顷公表示口渴,让自己的车右逢丑父去打水。

韩厥没有多考虑,就让逢丑父去了。没过一会,逢丑父打着水回来了。齐顷公一看,大发脾气,把水倒在地上,表示这水不干净,下令逢丑父去远一点的地方取水。

这一次,过了许久,那位逢丑父都没有回来。

到了这时,车上的齐顷公才哈哈大笑,告诉韩厥自己才是车右逢丑父,而那位打水的人是齐顷公。

原来,齐顷公玩了一个掉包之计。

趁韩厥不注意的时候,齐顷公就跟旁边的逢丑父换了一个位置。这位逢丑父跟齐顷公长得很像,衣服也穿得差不多,所以韩厥没有发现。

借着打水跑掉的齐顷公很讲义气。马上集结了部队前来争夺逢丑父,连续进攻了三次。齐顷公的这个行为让人大为钦佩。当齐顷公退走时,齐国的士兵就跟在后面保护他。当齐顷公冲进晋国的狄人军阵,狄人士兵竟然抽出戈和盾保护齐顷公。而进入卫国的军队时,卫国的士兵也没有伤害他。

三次抢救失败之后,齐顷公才放弃了决斗,率领剩下的大军朝临淄走去

听说齐顷公得而复失,郤克极为愤怒,看了看眼前这个跟齐顷公长得差不多的逢丑父,郤克更是火上浇油。下令处死这位逢丑父。

正在这时,逢丑父突然在旁边大喊起来。

“从今天开始就再没有人代替国君受难了,因为今天就有一个这样的人要被杀掉了,大家快来看来。”

郤克哭笑不得,逢丑父给他扣了一个破坏礼仪的大帽子。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臣子替国君受难的优良传统要是从自己手上破坏掉,那可是要受骂名的。

郤克只好下令放这个逢丑父放走。郤克表示,一个人为了国君死都不怕,我要是杀了他,就太不吉祥了。

可见,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都非常注重礼仪。

在春秋时,这些人之所以可爱。那就是他们在礼与传统的面前还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

齐顷公虽然逃了回去,但这回齐国可倒霉了。据史书记载,这次大战一直延续了五百里地,四国联军攻到了齐国国都,把国都雍门的门楼都给烧了。战车甚至抵到了海边。

到了这个地步,齐国只好投降。

这起大战的源头,就是齐顷公不讲礼貌,羞辱了前来访问的使者。可见,为人处事遵守礼仪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