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职业,在古代可是所有男人的梦寐以求,为了这至高无上的尊荣,哪怕是带来天下动乱死伤无数,也在所不惜。对于我辈凡人,这只能是个白日大梦,能实现的几率比中都要低。但是对于本是皇亲宗室的后人来说,距离皇位触手可及,诱惑之下自然有人愿意放手一搏。

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个把梦想变成未来的学习榜样,通过努力谋反成功,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在他去世后,仅坐了十个月皇位的仁宗朱高炽,却一病不起撒手西去,皇位又传到了太子朱瞻基手上。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1)

朱瞻基

登基之初,他就以叔叔朱高煦效仿明成祖,起兵谋反意图夺取皇位为由。将其贬为庶人下牢。面对诛杀朱高煦的群臣鼓噪,朱瞻基以不忍心杀之将其关入牢房,但随着朱高煦党羽诛杀干净后,拌了明宣宗一个跟头的庶人朱高煦还是被铜缸罩住活活烤死,成了名副其实的烤全羊。那么,当初对朱高煦不忍杀之的朱瞻基,真会为了摔个跟头对朱高煦下此毒手吗?

宣宗新皇登基,为立威扫除后顾之忧,拿潜在威胁朱高煦开刀

在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初,朝内大臣联名上书,举报身为汉王的朱高煦要效仿父亲朱棣当年,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带兵进都再来一次“靖难”。朱瞻基二话不说,立即决定亲率大军南下征讨。当亲征大军来到朱高煦的封地,山东乐安城时,还没等进攻,吓得半死的朱高煦就出城受缚请降了。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2)

朱棣

朱瞻基当即命御史于谦高声宣读其罪状。就是曾经写过《石灰吟》的那位明朝忠臣。《明史·于谦传》记载,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却“伏地战栗”,一旁的随征群臣纷纷落井下石,齐求宣宗“大义灭亲”。跪在地上的朱高煦求饶说“臣罪万死,惟生杀在皇上”。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高煦虽然平日里行为轻佻,恃蛮好勇,但其实内心胆小软弱,贪生怕死。

本无反心的朱高煦被朱瞻基表面的假仁义所蒙蔽

那么面对群臣处死朱高煦的呼声,看着跪地求饶的叔叔朱高煦,明宣宗是怎么想的呢?明史记载:朱瞻基以“彼固不义,祖训于待亲藩自有成法”拒绝了建议。明宣宗是不是真的良心发现不杀朱高煦呢,非也,斩草未能除根,何必操之过急。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3)

朱瞻基少年老谋

于是,他把大臣们告发的密信给朱高煦看,叫他给五个儿子写信让他们一同回京师。这就说明了朱高煦的五个儿子均不在乐安,而明成祖借以征讨朱高煦的告发信中“立五军都督府:指挥王斌领前军,韦违左军,千户盛坚右军,知州朱烜后军。诸子瞻垐、瞻域、瞻埣、瞻墿各监一军。高煦率中军,世子瞻垣居守”完全是污陷编造。

朱瞻基以莫须有罪名杀朱高煦党羽树立朝野权威

朱瞻基并没有立刻回京,而是在乐安停留了三天,安抚朱高煦的家眷,确保五个拥有军队的儿子能顺利就范,然后以一同谋反名义将朱高煦的死党王斌、王彧、韦达、朱恒、钱巽等数十人抓捕囚禁。再以胜利平定了朱高煦的“反叛”名义,发捷报给在北京,由留守的皇弟郑王瞻埈、襄王瞻墡代为祭告天地、宗庙,及全朝文武百官。然后朱瞻基的征讨大军才带着朱高煦全家,以及一同逮捕的谋逆者,浩浩荡荡返回北京。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4)

朱高煦

可以看出,新登基的朱瞻基可谓少年老谋,他为了树立自已的皇威,首先炮制了朱高煦谋反的罪名,然后亲自出征,对不战而降的朱高煦,并不着急诛杀,以仁义不忍杀的表现,让朱高煦全家抱有免死希望束手就擒,然后将朱高煦党羽一并铲除,以绝后患。

回京后,仅过了三天,朱瞻基即下令诛杀与朱高煦有勾结逆党640多人,发配流放2300多人,忙碌之余,朱瞻基还亲自动手写了一篇《东征记》把,从北京至山东乐安本是向南而行,也不知他咋分的方向,文中大讲朱高煦各种罪孽和自已艰幸的讨逆过程,并传抄后由群臣和天下文人传阅。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5)

给朱高煦定罪的于谦

扫清朱高煦党羽的朱瞻基最后撕下仁义面罩斩草除根

朱瞻基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愿让人们对他此次亲征有质疑,同时坐实朱高煦的反叛罪名,以彰显自己的权威。罪名定了,逆党杀了,朱高煦已经没有解释的机会了。

朱高煦以谋反罪名被贬为庶人,并被关在专门的牢房里,朱瞻基还美其名曰“逍遥城”,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了他的结局:“汉庶人高煦锁絷之内逍遥城。一日,帝往,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踣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

朱高煦谋反过吗 被明宣宗烤全羊(6)

被烤死的朱高煦

当年主动请降时吓得战栗不止的朱高煦,难不成呆在牢里还胆肥了,敢捉弄杀其党羽近七百人的皇帝侄?就这样,史书上说把明宣宗朱瞻基拌个跟头的朱高煦,就这样成了烤全羊。

烤死朱高煦后,朱瞻基又将朱高煦满门抄斩,连几月大的婴儿都没有放过。就这样,协助父亲朱棣夺得江山的朱高煦,惨遭灭门。而对于夺了侄儿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三个儿子中原来最优秀的一支,最终却被以夺侄皇权的罪名被灭绝,不能说不是一种报应。

参考史料:《明史纪事本末》《明史·于谦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