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主要是写北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污吏陷害忠良,民不聊生很多正直善良的人被迫落草为寇,也就出现了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故事这些好汉,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惩恶扬善,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层的嚣张气焰,弘扬了人民群众的英勇斗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于水浒鲁智深的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水浒鲁智深的故事(嫉恶如仇的好汉)

关于水浒鲁智深的故事

《水浒传》主要是写北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污吏陷害忠良,民不聊生。很多正直善良的人被迫落草为寇,也就出现了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故事。这些好汉,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惩恶扬善,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层的嚣张气焰,弘扬了人民群众的英勇斗志。

精彩书评

嫉恶如仇的好汉,憨直可爱的和尚——《水浒传》人物鉴赏之鲁智深

金圣叹先生曾说:“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性格迥异,身怀绝技,在历史上书写下了一笔辉煌的传奇。其中,我最欣赏的人物之一,便是鲁达鲁智深。

鲁智深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三拳便打死了恶霸镇关西:“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出来……”足见其力气之大,下手之狠;在大相国寺看管菜园时,因乌鸦叫不吉利,于是“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呵!这不禁让人想到项羽的那句诗:“力拔山兮气盖世”,真是天生神力啊!

鲁智深在一百零八将中排名十三位,但他古道热肠,在对朋友的仗义相助上,绝对称得上是第一位。鲁智深与史进初次见面,便豪爽地请他大快朵颐;他与金家父女非亲非故,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盘缠让他们回东京,而当他发现自己的银子不够时,便向李忠求助;在结交林冲时,林娘子被高衙内欺辱,他仗义相助要教训高衙内;后来林冲被压往沧州时,鲁智深不放心便一路尾随,关键时刻救下了林冲。鲁智深与梁山其他好汉不一样,史进虽血气方刚,但做事没有主见;林冲虽待人真诚,但逆来顺受,常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与鲁智深的快意恩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智深向来都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而大打出手,甚至豁出性命,这么仗义的人,在梁山能有几个?鲁智深是孤独的,那便是为什么在最后,鲁智深被封为了天孤星。

鲁智深不但待朋友真诚,更让我欣赏的,是他的粗中有细,头脑灵活。与梁山其他的只会鲁莽行事的好汉相比,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如在帮助金氏父女逃走时,他不是蛮横地直接教训郑屠,而是先借买肉三次刁难他,这样一来就为金氏父女争取了远走的时间。不过,他的性格也的确粗鲁,急躁。吃酒时,听得有人啼哭,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在五台山做和尚时,他打破寺院的清规戒律,不参禅打坐,喝酒,吃肉,甚至怂恿和尚们吃狗腿肉。他随性而为,不受礼教束缚。可虽然如此,却也十分憨直可爱。在耍酒疯时,误将门外的金刚当成人,一边用木棍打,一边说:“你这个大家伙,不帮我,还握拳吓唬我,我不怕你!”又让我们惊喜地看见了他有趣的一面。

梁山一百零八将,最终只有鲁智深修成了正果。在梁山归顺朝廷平定辽国后,鲁智深前往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前途。长老只道:“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回京途中,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顿悟“圆寂”之意,便沐浴更衣,焚香打坐,圆寂而逝。鲁智深成了佛。不知你们是否记得,在鲁智深上山拜智真长老时,长老道:“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眼下凶顾,久后会得清净。”果然是了。

我想,鲁智深得到了他最好的归宿。

作者: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第三中学九(10)班 刘念

辅导老师:孙前兰

主编:李坤媛

编辑:王镇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