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奥克克戎毒株的扩散,到今天已有半年,全球的病例数激增。国内的疫情此起彼伏,特别是上海和吉林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关于对防控政策和处治也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热点话题。上海每天无症状感染的人数已持续多日在2万以上,个人预计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持续到月底。那么,我们现在除了封控以外,还需要做哪些事情来积极应对潮水般的疫情呢?减少疫情带来的伤害呢?

已经有多位专业人士推荐进行第四针的强化疫苗策略,美国总统拜登也已经注射了第四针,而国内接种完第三针的人数比例还不理想,很多人质疑疫苗的作用,担心其副作用。还有一些医务人员自己也没有接种疫苗,甚至连一针都没有接种。其实,我们不要轻易批评国外的躺平策略,在我看来,很多人不接种疫苗也是变相躺平。相反,西方不少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我国,例如以色列在这方面就走在了前面。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本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注射第四针疫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文章的题目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接种第四剂COVID-19疫苗BNT162b2》,来自于真实世界的研究。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1)

2022年1月3日,面对奥米克戎的巨大威胁,以色列卫生部开展了全国性的针对高危人群(例如>60岁的老年人或者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注射第四针疫苗的运动。第四针是在第三次接种疫苗后的至少4个月后开始,也就是离上一次接种必须在4个月以上。经过2个月,至少有70万以色列人接种了BNT162b2疫苗(以色列总人口只有926万)。那么接种第四针的效果如何呢?研究又是如何开展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接下来,我将一一道来。

研究者收集了2022年1月3日到2022年2月18日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覆盖超过一半以色列人口的Clalit健康服务机构(简称CHS),这个CHS从2000年开始就完全数字化,储存了大量的医疗数据,能给研究提供很大的便利。

做研究首先要纳入研究对象,这项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之前没有新冠病毒感染的证据(核酸检测阴性),但排除了医务人员、长期在养老或者护理院生活的老人,和在研究入组前三天曾去医疗机构的老人。

研究的结局包括:

  1. 新冠病毒核检测结果阳性(PCR方法证实);

  2. 有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

  3.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住院;

  4. 严重的新冠病毒感染;

  5. 新冠病毒相关的死亡。

以上结果分别在2个时间段内进行评估(接种后7-30天和接种后14-30天)。

研究设计:

为了搞清楚注射第四针疫苗的效果,需要和仅注射3针的人群进行比较,因此研究者通过严格的配对,包括种族、年龄、性别、居住地、基础疾病,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2)

大家可以看看这项研究的两对完美的配对,我看了后惊讶于数据的匹配度实在是高。说实话,我们国家至今还无法做到如此好的数据匹配。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3)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4)

最后,我们来看看最关心的结果吧,先看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注射第四针后的疫苗相对保护性在五个结局都有非常漂亮的结果。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5)

我们就以第14天-第30天这段时间来看,注射完第四针后相对于对照组(仅接种3针人群),第四针疫苗的能够减少52%核酸阳性率、减少61%的有症状的感染率、减少72%的新冠病毒相关的住院率、减少64%重症新冠病毒感染、减少76%新冠病毒相关的死亡。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6)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7)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8)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9)

奥密克戎疫苗什么时候能全民接种(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10)

上面5张图,是第四针和对照组在五个结局的图示,其中蓝色是仅接种3针的人群,橙色是接种第四针的人群,横坐标是接种后的时间,纵坐标是累积结局的发生率。

这篇文章带给我以下一些感受:

  1. 要立即全面推广第三针以及第四针的疫苗接种,可以考虑引进BNT162b2疫苗。可以想象,接种第四针疫苗可以极少减少新冠病毒带来的对我们医疗系统和社会生活的冲击,其带来获益是巨大的和确切的。但是在国家,由于“自愿”政策、很多错误的观念,以及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很长时间以来,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缺陷(如癌症患者)不敢进行疫苗接种,让这些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这种做法要及时纠正,要向民众宣传疫苗接种的益处,积极鼓励大家接种。对于公共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更是要积极推动疫苗第四针的接种计划。

  2. 针对疫苗保护作用,我们应该尽快开展前瞻性研究。目前我们国家生产的疫苗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这是由于之前我国的动态清零做得很好,因此散发的病例不具有代表性。以往的数据结果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我国疫苗的结果。但是这一次上海已有30多万的感染者,那么这样的大数据就很有代表性。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上海2500万的数据进行分析,从目前30万只有7例重症的结果看,我们的疫苗接种是有效果的,这会给我们以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进行更有说服力的前瞻性研究,分析第四针带来的益处。相信以上海医学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的实力是能做好这样的研究的。

  3. 对于普通人,我们要相信科学。关于疫苗接种的话题有很多坊间传闻,很多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都拿不出数据。其实疫苗作为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自它诞生之日起,可以说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天花消失了,小儿麻痹症消失了,麻疹控制住了,肝炎的病例极大地减少了。不否认,注射疫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与其益处相比,微乎其微。所以,我仍建议大家抓紧时间接种新冠疫苗,没有接种第三针的抓紧时间接种。医务人员更要带头做好这个事情。

  4. 新冠疫苗接种未来趋势。可以预计新冠病毒有可能流感化,因此我们未来很有可能将会每年需要注射一次新冠疫苗,当然未来注射疫苗可能主要针对特殊人群,如医务人员,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正如现在我们每年的流感疫苗的接种一样。

  5. 新冠病毒持续2年多了,在这场全人类的挑战中,也产生了大量可称为经典的研究,临床医生和医学生们,应该要多看看这类文章,学习如何开展临床研究,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作为临床医生,我一直强调要用数据说话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