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31日,粟裕向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军委于次日批复同意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淮海战役究竟谁指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淮海战役究竟谁指挥(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是粟裕而不是刘陈邓)

淮海战役究竟谁指挥

1948年10月31日,粟裕向军委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军委于次日批复同意。

  假如当时粟裕仅是向中央呼吁“建议统一指挥”,但不讲谁统一指挥,那会怎么样呢?毛泽东会不会仍然下令由陈邓统一指挥?这个可能性不大。战争的常规是先打响的指挥后打响的,兵力强的指挥兵力弱的,有独当一面能力的指挥无独当一面能力的。

  中野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野单独歼黄百韬,单独阻击邱李二兵团。而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野连单独歼黄维的能力都不具备。

  由粟裕任淮海战役总指挥,符合战争自身规律。毛泽东不会不清楚这个规律,所以假如当时粟裕不是“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那么中央下令统一指挥时,只能是由粟裕统一指挥,不太可能是陈邓统一指挥。

  另外,据师哲等著《在毛主席身边》一书,毛泽东曾对蒙哥马利介绍淮海战役时说:“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根据上面的话,我们发现,毛泽东就是到了60年代,在向外国朋友介绍时,仍然认为淮海战役是粟裕指挥的。这更让人联想到,如果当时粟裕不发那个电报,毛泽东很可能指定粟裕统一指挥。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最紧张,但这种紧张,刘陈邓的体会就不如粟裕深。因为从全局的角度来排兵布阵,只能是粟裕。刘陈邓站在大树底下乘凉。全局的事,他们只要得到粟裕的通报就可以了。

  如果把刘陈邓比喻成辽沈战役中的韩先楚,那么粟裕就是林彪。韩先楚是攻锦总指挥,毫无疑问攻下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就象攻下黄维是淮海战役的关键一样。但韩先楚就不如林彪紧张,因为韩先楚不必对大局负责。

  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人品都达到了张鼎丞的层次,陈军长、邓政委不可能主动建议由粟裕统一指挥。陈毅1948年5月往中原调时,还闹情绪,这跟当初,张鼎丞主动建议粟裕任华中军区司令员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另外,以邓小平和陈毅的军事才能,当时未必预计到了此役转为南线决战的可能性,和“统一指挥”的极端重要性。说不定就象国民党一样,也认为淮海战役就象豫东战役一般,顶多是规模比豫东大点,而不存在质的差别。

  解放后,有人请粟裕谈谈向中央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建议时的考虑,粟裕说:“谈这个问题要从豫东战役说起……为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我反复考虑了我军的作战方针,认为面对敌人的新情况,我军必须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如果我军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是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就很难寻找……豫东战役歼敌九万多人,证明打大歼灭战的想法符合实际。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个客观规律。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

  如果淮海战役真与豫东战役仅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差别的话,那么不“统一指挥”,倒也并无不可。而粟裕10月31日建议“统一指挥”,表明粟裕已经认识到淮海战役将与豫东战役存在质的差别。

  此举一例:

  张克侠率第59军2个师、何基沣率第77军1个半师,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起义。但是,何基沣、张克侠二人在排名上谁先谁后?

  当二人通电起义时,何基沣排在前面,张克侠排在后面。后来党中央发来的贺电,也是将何基沣排在张克侠的前面,历史为什么会这样?

  据《淮海战役亲历记》披露:起义通电时,何基沣迟迟不签字。张克侠理解何基沣的“想法”,主动提出将何基沣的署名放在自己前面,何基沣这才签字。

  张克侠的人品,就是粟裕的人品。

  粟裕事后总结:“敌人犯错误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客观因素。战役开始前,敌人对我军的战略意图并无所知,对我军主力的攻击矛头指向何方,模糊一片,曾一度想撤离徐州。战役开始后,敌人没有估计到我们会同他们决战,仍然以旧眼光看我们,以为打一仗就会停一停。敌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同我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打算的。战役开始后,敌人着着被动,部署错乱,终至完全失败。”

  这是对国民党所犯错误的总结。一句话,国民党对这一仗“南线决战”的性质缺乏充分的估计,还以为是第二个豫东战役,所以失败。那么陈毅和邓小平呢?陈邓二人的认识层次是不是跟国民党一个档次?也差不多。陈邓既然还没有认识到“向战略决战转化”这一趋势,自然也用不着向何基沣同志学习。

粟裕是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第一大将,在新中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里只有粟获得了下述两个评价:杰出军事家和特别善于大兵团作战。刘伯承说过:“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的最优秀将领。”这句话刘帅不仅在开国大典时政协会议讲过,而且在南京军事学院他又多次阐述。南京军事学院开会有人请常胜将军刘司令讲话,刘司令说,我不是常胜将军,常胜将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