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改编自迈克尔·萨度里安的小说,由法国与意大利合拍。它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出发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顾人生的故事。

故事只是一段生命的最后旅程。约翰是一位文学教师和作家,钟爱美国作家、以自杀结束生命的海明威。他尽管阿兹海默症已经让他的记忆越来越差,甚至会忘记妻子和儿女的名字,却依旧可以随口说出海明威的所有作品,喋喋不休地向陌生人讲解《老人和海》(寓意是精神不能被打垮)。不幸的是妻子艾拉患绝症需要住院治疗(其实她的生命也就几个月了), 等待约翰就只能进入养老院,携手走过一辈子的二人面临的是阴阳两隔,永远不能相聚的未来。于是,他们有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决心驾驶名叫“求闲者”的一辆旧房车,从马塞诸塞州一路南行,开始了生命的最后一段令人心碎又美好的旅程。一路他们放往昔岁月的照片,回顾旧时曾和孩子们一起度假的美好日子。他们到达了目的地——西锁岛的海明威故居。不幸的是艾拉病发作了,住进了医院。约翰找到了病重的妻子,并逃离了医院,他们终于回到了“家”——承载最后梦想的房车。艾拉把自己丈夫哄睡后,给儿女留下一封信,告知不拖累他们,带着深爱着的你们的父亲,离开人世。他们服了大量安眠药,相拥在一起而平静的死去,演绎出现代版的“生前共罗帐,死后成对双”的悲喜剧。儿女在他们墓前静静送别了父母,没有太多的悲痛,是遗憾、解脱,抑或是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这是一部探讨生命伦理、又充满诗意的影片,它值得人们,尤其老年人去观看,获得些启迪。话题虽沉重,但引起深刻的思考——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以及如何面对人生的结局。下面谈一些个人感悟,希望能入大家的法眼:

一则,也是人们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死亡。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逃脱的宿命。虽然佛教讲轮回转世、涅槃重生,基督教以天堂的辉煌来使人们忘却尘世的痛苦,但人死后万事皆空,无非化为腐骨而已。莎士比亚提出的严峻话题——生存还是死亡,至今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电影女主人公身患绝症,明知与其在病床上拖延时光,忍受肉体被一点点蚕食的痛苦,还不如选择走出去,接受大自然最后的拥抱和完成他们未了的愿望。于是他带着阿茨海默症的丈夫,瞒着儿女,驾着一辆旧的房车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之旅(驾车的是丧失记忆的她的丈夫,本身就是一种带有黑色幽默的举动)。且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否合乎逻辑,可这种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令人钦佩。当他们在参观完故居(老人一生的夙愿)时,她病情发作了,医生几乎提前宣判了她的死亡。艾拉不愿意就此听凭命运的安排,而是鼓动他已丧失自主意识的丈夫神奇的逃出医院,回到他们最后的家——车房,然后做出自己的生死选择。她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与其痛苦的生,不如痛快的死。她不仅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还要带走她的丈夫。这就是违背常理的地方,谁也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何况还是一个老年痴呆的人?它不符合生命的伦理,有悖人伦,但这种选择也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因为她死后一个小便失禁的人将怎样活下去?谁又能像她一样照料和容忍他?与其没有尊严的活着,不如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到另一个世界厮守。于是,她给丈夫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自己化了妆,留下给子女的一封信,然后躺在他身边相拥而逝。

可能这种结局太戏剧化了,更不符合“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价值观,但这种为尊严作出的生死选择,却让人景仰。(生命是在最美处结束?还是听任命运的安排自然死亡?——说实话,本人也没有结论)自杀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更不值得提倡,但对有些人来说它又是一种解脱之道,甚至是自我选择结果。海明威自杀了,川端康成也自杀了,他们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难道他们已名利双收,人生还不够辉煌吗?马雅可夫斯基与老舍,如此热爱生命的人也是自杀而亡。人生之复杂,人心之深奥,决不能以简单的道德原则去评判。我们不用效仿女主人公的极端作法,但能坦然地面对死亡,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和人生态度。

二则懂得享受生活,不论处于什么处境。要说女主人公身患绝症,自己丈夫又老年痴呆,理应窝在家里,或躺在病床上苟且偷生。但她选择的是选择带着自己丈夫做一次疯狂的旅行,并将此作为生命的终极体验。他们厮守的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可能是人生最美的。为了他不规范的开车吵闹,为了他小便失禁而指责,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才构成了这段略显沉重乐章的和谐音符。他们享受自然美景,陶醉于诗意的奇遇,如遇到了打劫,丧失记忆的男主人公要求把钱包里的全家福给他留下,而女主人公则拿起枪自卫。他们一路放幻灯看老照片,住进一晚500美元的豪华套房,一起喝酒、跳舞,都是享受生活(生命奢侈一下又何妨?)。最后他们到达了海明威故居,完成了人生的宿愿,何憾而有?套用两句唐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如白驹过隙,要抓住有限的时光享有爱和乐。可能我们从小就被责任和义务所熏陶,不敢放纵自己的情感,等老到动不了了,享受变成了奢侈品,再感叹往事不堪回首。人生应有追求,像男主人公家人都记不住名字,但能大段背诵海明威的作品,到了海明威的故居,他忘情地跳起了舞,看了令人动容。所以,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生命的真谛,何况对于垂垂老矣的我们来说,时日无多。

三则正如影片名字所言——爱在记忆消失前,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无法挽回时去追悔莫及。女主人公懂得两人不可能真能厮守到天荒地老,故抓住最后的机会实现他们彼此的承诺。当男主人公把她当成自己的情人时,她震怒了,把他扔在路上一所养老院,不再管他。可是她终归还是原谅了他的过失,把他接回自己的身边。就是最后的结局,也是爱之切才作出的残酷选择。她不忍心让他一个人留在世上受苦,所以才二人共赴黄泉。当然见仁见智,理不容恕但情有可原。故爱是一种心灵的陪伴,长相守不分离,才使这对老夫妻找到了永恒。

最后再说两句,现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确实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女主人公之所以要带自己的丈夫走,也在于不想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他成为儿女的负担,所以她在给儿女的信中说,要卸下他们的负担,不想让他成为儿女生活的负担。看了很心酸,一个沉重的话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该如何面这严峻课题呢?去养老院可能是唯一出路,但能代替亲人的呵护吗(周边的人似乎多对养老院颇有微词)不要像七十多岁的蒲松龄一样,总是感叹“死者方为快活人”吧!

总之,一部小说和电影,难免与现实相距甚远,只是或然而不是生活必然发生的,但通过它能让你直面生活的问题,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也不枉观影一场。

下面是我截取的一些电影画面,以飨同好: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

身患绝症的妻子与阿尔兹海默症驾着房车踏上生命的最后旅程。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2)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携手见真情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3)

灵魂的伴侣,眼神说明一切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4)

晚风袭来,共同回忆往事,阿尔茨海默症并未影响他对美好的记忆,老照片承载着岁月的梦痕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5)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6)

面对打劫的,她拿起手中的枪,捍卫了自己和无助的丈夫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7)

彼此信任,是感情的基础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8)

他犯糊涂,用枪指着他的妻子,让她说出谁是她的情人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9)

他们对自己奢侈一把,住在一晚500美元的豪华套间,并且必须是双人床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0)

翩翩起舞,跳出爱的最美旋律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1)

他认错人了,把妻子当成旧日的情人,都是失忆惹的祸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2)

她一怒之下,把他塞进一所养老院,但最后还是和好了,双双回到房车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3)

他们停车欣赏美景,大自然是生命的最好报偿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4)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5)

来到海明威故居,他不禁跳起舞来,不想妻子晕倒,已被救护车拉走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6)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7)

她决定要把丈夫带走,两人深情拥吻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8)

两个相爱的人,告别了人间,兑现了彼此爱的承诺

对爱情有所启发的电影(一部令人深刻思考人生归宿的浪漫影片)(19)

葬礼

葬礼平静的举行,逝去的与活着的,都在继续他们的不同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