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曾经六次征战西夏,其中一次从鄂尔多斯南下直扑西夏国都兴庆府(今银川)而来。蒙古大军在今宁夏石嘴子渡口过黄河时,突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渡船皆无法靠岸,顺水漂流而下,有的渡船被水冲翻,人马落入黄河中,蒙古军是马上民族,不习水性,死伤无数。成吉思汗的船也被冲走,到了今乌达胡杨岛,胡杨岛是黄河中间的一个冲积形成的岛屿,岛上生长着许多胡杨树。这时一颗巨大的胡杨树突然倒向河内,拦住了成吉思汗的大船,成吉思汗等人迅速下船登岛得以脱险。大汗认定此树乃神树,随命军士将此树扶正,带众人祭拜谢救命之恩。经此一惊,大汗悟道天意不可违,不可继续进攻西夏,随罢兵回朝。

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征战西夏,攻克应理(今宁夏中卫)、灵州(今灵武)、盐洲(今盐池)。随即围困兴庆府。至1227年5月,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兴庆府谕降。6月,西夏境内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兴庆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能力。西夏末主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告谕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7月,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的泾源县凉殿峡得重病,病中召集四子托雷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时,对兴庆府进行屠城。这是成吉思汗吸取以往的教训,二十多年的交手,西夏人一打就降,一撤就反。使他再也不会相信西夏人。不久,西夏末主投降蒙古,蒙军带着末主及几位夏将行至凉殿峡时,成吉思汗病亡。为了防止夏主生变,蒙古军队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夏末主等杀死,并一举荡平兴庆府,大肆屠杀党项人。有人说是党项人被屠杀殆尽。事实上并非如此,近些年的考证,位于甘宁交界的中卫南长滩居住着党项人的后裔。这里是黄河河谷,山高谷深,十分隐蔽。正是因为如此,逃亡到这里的党项人躲过了蒙古军的追杀。

成吉思汗生平简介和事迹(成吉思汗在宁夏的点滴传说)(1)

党项人村落

成吉思汗生平简介和事迹(成吉思汗在宁夏的点滴传说)(2)

仍然在使用的古老水车

还有一个传说,一部分党项人一路向西逃窜,最远跑到尼泊尔,被称呼为夏尔巴人。他们自称是党项人的后裔。当地尼泊尔人称他们为来自东方的人。这些人大多至今从事着为登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旅行者做向导。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杀人无数。担心死后会被人盗墓鞭尸,所以死后埋葬便极为秘密。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人将其遗体运回草原安葬,不留坟茔,驱使马群踏平墓地,不留任何标志。为了后人每年来祭拜能够找到墓地。蒙古人在每次祭扫完后,将一对母子马牵到墓地,当着母马的面杀掉小马,这样母马就记住了自己孩子死的地方。这样,第二年老马就带着众人找到了墓地,同时带来的还有一对母子马。年复一年,蒙古人就是这样祭奠他们的民族英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