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测试下,小毛的问题原形毕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学长学霸学渣赛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长学霸学渣赛跑(家有高考生9.20)

学长学霸学渣赛跑

原形毕露

高强度测试下,小毛的问题原形毕露。

继化学53,数学103后,昨天的物理测试也仅得55分,充分体现了小毛在高速要求下基础不扎实的问题,难题连边都摸不着,很好地打击了他自以为不错、能得过就且过的惰性。

问题是暴露出来了,可是如何弥补呢?

(说些题外话,比如我写了这么多字,如何确保小孩能听你的?不听写得天花乱坠也白搭呀!所以有些家长会认为我们是用强迫的方式要求小孩接受,以及小孩会失去学习的自主性等等。

其实小孩内心都是只听自己的,所以我们要变成他去想问题。

我们从学校老师那得来的反馈,小毛的自学能力是全班最强的,且各科成绩相对均衡不偏科,成绩也比较稳定,虽然目前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但向上冲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就说明了小毛不是被动接受我的分析,而是有他自己的主动思考并选择性去做,做得不好,然后又有自己的反省并重新调整,而非被我强迫做这做那。

从他小时候我们建立的交流机制就是在思考上是平等的,谁说的话有道理,就应听谁的,而没办法判定谁对时,就应用结果去证明。当然我多活了这么多年,大多时候肯定是我对,也就显得他听我的比较多)

这里要谈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速度与激情

先谈速度如何上去,回头再谈下这种高强度的激情如何持续。

学习计划调整

做任何调整,都要站在小毛的立场上去设计,比如我们设计学习计划的要求就是如何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又学得更好,学得有趣。

以此为原则就需要在不增加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微调一下学习计划,使之更有效率更具象化。

一、总框架流程

之前计划中没有详细描述的比如订正、每日一题,自此也有了细节:

  • 各科确保在各自的时间规划中运行,不互相占用时间,确保时间是高效利用的。

  • 不占用语、英、生提高时间的同时,做到数、理、化极效提高工作。

  • (测试、作业)数、理、化提升的方式就是规范做题时间,然后从测试、作业中筛出错题。

  • (订正)检讨错题原因:超时、知识点、习惯、思维、计算等。

  • (练习/每日一题)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纠错,找同类题反复做一直做

  • (总结并规范)调整做题规范,使之更加行之有效。

    这样划分好后,各科都能均衡发展,且有足够的放松时间,不至于顾此失彼或疲劳作战。

    以数学为例,每天有两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

    听课20分钟、作业/测试45分钟、订正30分钟、每日一题(练习)45分钟。

    二、高速测试的可能性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做法。

    现在作业也一样是按考试时间来练习了,所以我们可以都用测试卷为标准来做一个分析(目前包含作业在内的提速训练大多以中等卷为主,难度较零模还要稍难一些):

    如何在80分钟内完成一套数学中等卷,我们做一个时间与难度的参考模型,以数学中等卷为例,表中的时间为参考,可动态执行(尽量快就是)。

    先依自己当前的经验做一个判定,然后去执行,执行中发现问题再调整,一直到最优化为止,以下次月考的成绩来观察成效。

    1. 难度分类:简单:很会且计算少的。中等:思考一下才会或计算多的。高难:不太会要想很久的或计算极复杂的。(难度判定时间:30秒,30秒没有任何头绪的为高难题,直接跳过先做简单的!)

    2. 时间设定:选择填空类--简单(30秒)、中等(2分钟)、高难(不设时间,有多时间就做)解答题类(依小问)---简单(2分钟)、中等(第一问3分钟、第二问5分钟)、高难(不设时间,有多时间就做)

    3. 如上表,没有难题的选择填空要在15分钟内扫完(如有难题也是15分钟做完,只是难题空着)

    4. 没有难题的解答题在35分钟内扫完(一般3-4题,每题不超过10分钟,会者不难,平时训练好的话10分钟绝对够的)

    5. 难题只在简单、中等题完成后去做,以确保有保底分数,此时做出一题赚一题,优先挑有些头绪的做,哪怕写些步骤都是有得分可能的。

    二、带着思考的订正过程

    限时作业或测试下来,我们拿到了一堆的错题,但我们订正时间很少,按照上面的规划,只有30分钟。30分钟对于高难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错题要分类。

    先把高难题分出去,让它去每日一题(每天半小时用来解高难题),余下只有简单或中等题,分类如下:

    超时的、知识点不会的、计算错的、书写错的、看错题的等,并做针对性地补足。

    超时与知识点不会的,均属对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应当先看下书,从原理上理解,弥补知识点上的不足,然后找同类题(2题即可)训练一下(额外练习时间用上课时的碎片时间即可),一直到在限时内能完成为止。

    其他,均属粗心,哪里错了抄5遍加强记忆即可(一般1分钟就完事了)

    以上,对小毛来说,因为基础算不错的,半小时订正时间绝对够用的。基础差的同学,就不要搞难题了,多花点时间订正吧。

    订正完成后,对整个测试要有个总结,想清楚为什么会错,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

    三、强调积累的每日一题

    到了高三,我觉得应当开始功利一些,不要刻意去做难题。难题多如牛毛又深如大海,还是随缘比较好。

    做难题,重要的是对自己思考能力上的提升,侧重于想清楚这些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我为什么想不出来?如何在考场上限定时间的状态下做出来。也因此,就算你会做,如果花了1个多小时,对其他基础题造成了影响,那考试结果注定好不了。

    那平时能这样做吗?如果高一、高二,练下脑子也没啥不好的,但现在高三,你看看我们的测试和作业,全是用分钟计的,你一道难题就去了几个小时.....就算学有余力,也显得太奢侈了。

    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找开创性的解法,而是学习别人的解法并加以融会贯通,时刻提醒自己我如何要在考场上20分钟完成这些题。所以现在的每日一题就是限时20分钟,做不出来的话就再花10分钟看答案并总结原因,加上15分钟左右的针对练习,合计45分钟左右。

    接下来就是坚持做到这样的强度并持之以恒,30天能积累30道各式各样的难题解法或组合(你会的题不会进入到这里),这样的持续积累将会在量变后达到质变的效果,具体因人而异。

    四、日三省吾身

    无论再累,每天也要写一下当天的总结,并为第二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今日有收获否?

    省时效率否?

    犯错必纠否?

    先写到这里,明天再完成物理/化学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