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1)

贺兰山草原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2)

贺兰山脚下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3)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4)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5)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6)

宁夏贺兰山的特点(塞外秘境宁夏贺兰山)(7)

“塞外”这个代表着中国版图的某一区域,自古以来,就充满着神秘色彩。每当我们学习历史时,遇到“塞外”这个词语,总会好奇的向老师请教塞外是哪里?甚至有很多成年人,或是工作了许多年的人,仍然不知道塞外到底在哪里?小编作为纯粹的塞外人,就为亲们揭秘塞外。

塞外从地图上看,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区,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塞外主要指黄河流域中上游一带,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一带。要说最神秘的,就算宁夏了,因为宁夏是中国最小的省,宋朝时期的西夏国就是现在的宁夏,并依托贺兰山的绝佳地理地形,对当年的大辽国形成了天然防御屏障。贺兰山作为塞外的中心,不只是天然的军事要地,更充满着各种神秘色彩,小编接下来为亲们逐步介绍。

贺兰山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隋书·赵仲卿传》。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赵仲卿为攻打突厥而出贺兰山。有关贺兰山名称的来历,自古就有“驳马”和“贺赖”之说。“驳马”之说来自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后世相沿其说,还引申出阿拉善山之说。“贺赖”之说,源自《晋书·四夷列传》对匈奴“北狄”的记载:“其入居者有屠各种……贺赖种……凡19种。”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米。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其中最著名的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北流。现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曾经西夏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墓也坐落于贺兰山脚下,至今仍然作为旅游景点供游人参观。明代时,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宁夏建立了总镇、卫、千户所、屯堡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而贺兰山上的明长城遗址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

贺兰山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成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7亿年前的震旦纪,贺兰山地区出现了宁夏最古老的动物,在苏峪口至樱桃沟一带的山路上,偶尔也能捡到一块蠕虫动物化石。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世界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宁夏举办。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而关于贺兰山的旅游景点和历史神话传说,就太多了,待亲们实地游玩时,可以亲身领略曾经的美丽传说是否真实?

总之,巍巍贺兰山,自古就充满着神秘色彩,无论自然资源,还是地理位置;无论它的气候,还是它的环境,都是游人们最想揭开的面纱。小编作为贺兰山孕育的原住民,欢迎亲们游览这座秘境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