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眼,周围全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实,人到中年,无论是谁,生活里都是兵荒马乱,一地鸡毛。

但日子总得继续,每当我们被生存逼到无路可走,都得靠自己凿开一扇走出困境的大门。

“中年渡难”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堪称经典的当属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1)

在书里,余华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与命运“死磕”的故事。

当你看到许三观靠着一次次卖血,杀出厄运的重围时,终会明白:

人到中年,靠谁都没有用。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2)

生活,得自己扛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一名普通的送茧工。

他命苦得很,很小的时候没了父亲,母亲又跑了,他只能跟着乡下的四叔过活。

长大后,许三观听说这个地方的男人,不卖血根本娶不到媳妇儿。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就加入了卖血大军。

卖一次血,可以赚三十五块钱,足足是乡下人半年的收成。

许三观靠卖血娶到了“油条西施”许玉兰,有了三个儿子,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虽然生活的压力不断加码,但许三观心里却充满干劲儿,还乐观地给儿子取名为:一乐、二乐、三乐。

当时,丝厂每个月会发给许三观一副线织的白手套。

许三观舍不得戴,把手套一副副攒下来。

攒够四副时,给三乐织一件线衣;攒够六副时给二乐织一件;到了八九副,一乐也能有一件新线衣。

后来,攒了十七八副,许玉兰都有线衣了,唯独许三观不舍得再给自己织。

结婚九年多,许三观偶尔会怀念起那次卖血的经历。

因为只有卖了血,他才舍得去胜利饭店吃一盘炒猪肝,喝上二两黄酒。

艰苦岁月里,许三观就这样靠着踏实工作和省吃俭用,担负起一家五口的生计。

因为他明白,他没有父母可以依赖,更没有谁可以指望。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生活只能自己扛。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3)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人这辈子,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才最牢靠。

生活里,无人为我们雨中撑伞,我们就把自己活成挡雨的屋檐。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4)

脸面,靠自己赚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不久后,一场多年前的风波,在许三观的生活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头巷尾流言四起。

大家都说,一乐长得不像许三观,像许玉兰的初恋男友何小勇。

许三观被嘲笑“当了九年的乌龟”,白白替别人养儿子。

更让许三观恼火的是,许玉兰默认了这件事。

就在一家人为此大动干戈之时,一乐闯了个大祸——他为了保护弟弟,砸烂了方铁匠儿子的头。

方铁匠每天向许三观要赔偿,还说不给赔偿就要抄了许三观的家。

许三观气不过,他觉得这个医疗费,得让一乐的亲爹何小勇出。

几天后,许玉兰拉着一乐去见何小勇,却被何小勇打出了家门。

最后,方铁匠终于没有耐心了,他一气之下带着十来号人把许三观的家搬空了。

这天晚上,在许玉兰的哭喊声中,许三观想通了。

方铁匠的钱得还,因为欠债还钱是天理;一乐不能不管,因为这个家不能散。

第二天一早,许三观去卖血了。

他第二次卖血,不仅保住了家,还为自己赚回了脸面。

那些议论他是“乌龟”的声音小了,不少人钦佩他是条汉子。

反而是何小勇,因为自私无情、胆小怕事丢尽了脸面,整天夹着尾巴做人。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5)

有句话说得好:“人心靠交换,情义靠积攒,尊严靠自己赚。”

人活一世,脸面和尊严不可能靠别人给,只能靠自己挣。

比起有权有势,有情有义的人,更有脸面。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6)

苦难,凭自己渡

1958年的夏天,城里发了大水,紧接着就闹起了灾荒。

天暖的时候还可以挖野菜,但冬天一到,人们就只能靠点薄粥果腹。

在喝了57天稀饭后,许三观终于坐不住了,他必须得去卖血了。

这次卖完血,许三观没有去吃炒猪肝,而是带着全家去吃了一顿饱饭。

岁月慢慢地走,人也慢慢地熬出了头。

几年后,年馑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

除了三乐留在身边,一乐和二乐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离家远去。

此时的许三观尚且不知,他人生路上最大的难关,就在不远的前方。

两年后,一乐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肝炎,只有上海的医院可以治。

许三观把家里的钱全交给许玉兰,让她带着一乐先去上海,还说剩下的钱,他来解决。

他能怎么解决?

无非还是卖血。

许三观下了狠心,他要一路卖血去上海。

一个人最快也得间隔三个月才能卖一次血,但许三观像不要命似的,几周就卖一次。

有时候,他卖完血后会剧烈地咳嗽,背后的汗像雨一样落下;

有时候,他冷得像掉进了冰窖,晚上盖五层被子还瑟瑟发抖;

最惨的一次,他还没从卖血室出来,就当场晕倒。

医院为了救他,又给他输血。

苏醒后的许三观老泪纵横,他说:“我卖了一辈子血,到头来怎么能买血呢?”

许三观硬着头皮继续卖血,直到凑齐了一乐的医药费。

后来,许三观把一乐治好了,他可是亲自去鬼门关把儿子领回来的。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7)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活一世,万般皆苦,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8)

人生,得自己走

一乐痊愈后,许三观似乎瞬间变老,头发都全白了。

不过,上天似乎停下了对他的所有考验,许三观的生活迎来了岁月静好。

儿子们都参加了工作,一乐在食品厂上班,二乐成了百货公司售货员,三乐接班当了丝厂工人。

又过了几年,儿子们也成了家。

每到周末,他们会携妻带子地回来,好好陪陪许三观两口子。

但孩子们一走,许三观就立刻陷入无限的孤独之中。

他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完全没了价值,他有点想念当年卖血的日子了。

这天,许三观溜达到胜利饭店门口,闻到一股炒猪肝的香味。

他忽然心念一动,竟背着家人,偷偷跑去医院卖血。

可是他太老了,不仅被人嘲讽了几句,还直接被撵了出来。

许三观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越想越难过,坐在路边抱头痛哭。

街坊四邻以为他疯了,喊许玉兰和一乐他们赶紧把许三观领回家。

儿子们理解不了父亲的心情,还觉得他是在无理取闹,都劝他不要在街上丢人现眼。

许玉兰多少能体谅一点,她骂完儿子后,带着许三观去吃了一盘炒猪肝。

其实,许三观的失落与孤独,没有人能完全理解。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9)

就像梵高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每个人生命里的悲喜,大抵只有自己懂得。

人生本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有人可以陪你走一阵子,却无人可以陪你走一辈子。

人生的路,终究要靠自己一个人慢慢走完。

许三观卖血记深度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人到中年)(10)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人到中年,谁不是被生活逼着向前走。

眼下无路时,你得自己踩出一条路;前路受阻时,你得自己击溃阻碍。

我们不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不怕伤不怕死;我们也不是道德圣人,没有怨没有恨。

但我们却是自己世界里的顶梁柱,是父母的依靠,孩子的臂膀,更是自己的主宰。

人生半坡,万般险阻,我们只能靠自己奋力前行。

正如季羡林所言: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