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12月24日,记者在广西推进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来宾)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三年来,来宾市按照“聚力产业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提振发展信心”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破局突围、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广西来宾市gdp三季度(来宾奋力打造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1)

广西推进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来宾)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李琴摄

据来宾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廖和明介绍,2020年,来宾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排全区第4位,创近十年最好排位;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3.6%,排全区第2位,进入全区第一方阵,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加快、好于预期。初步预测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排全区前3位。

大抓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据悉,来宾加快电力、制糖、铝、冶炼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热电联产”成效显著;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链不断延伸,建成全区最大的可降解环保餐具生产基地;铝及精深加工业产值实现翻番,广铁公司完成重组,合山煤业公司完成破产清算,汇元锰业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二氧化锰生产企业。大力发展精品碳酸钙、木材加工及林浆纸用一体化等特色产业,碳酸钙产值是“十二五”末的3倍;木材加工年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建成广西中沛电子信息产业园、数字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44家,获评“瞪羚企业”2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国字号”品牌,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107.5万亩。服务业加速提质发展,市、县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成功打造国家4A级以上景区14家,金秀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从无到有,近两年,服务业增速持续排在全区第一、二位。

抓住重点、加速东融,全力扩大开放合作

来宾紧紧抓住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来宾航道升级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充分发挥三江口地区岸线资源、港口资源、土地资源高度匹配的优势,及时果断提出把三江口新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主平台。按照“修码头、建园区、招大商、兴产业、港城互动、一体推进”思路,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园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三江口森林工业城、三江口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三江口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投产后总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三江口新区获列自治区第一批园区建设集成改革试点,逐渐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一极和新支撑,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加快完善市域合作载体平台,推进市县工业园区发展,形成了“一主一副两翼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强抓交通、扩大投资,全力夯实发展基础

来宾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建成运营柳南高速八车道改扩建、新柳南高速、梧柳高速、象州石龙至来宾二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大仁作业区、猛山作业区一期等一批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北部湾港务集团率先在我市开通江铁海联运,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稳居全区前三位。在全区率先成立直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办,推行四级协调、“五个有”等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成立来宾东融项目投资公司等,全力服务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大项目投资连续3年保持20%左右的较快增长,增速稳居全区前列,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后劲更足。

优化环境、强力招商,全力积蓄发展后劲

围绕企业最关心的营商环境问题,来宾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做到“有事必到、无事不扰”,全市营商环境21项重点指标全面提升,其中2020年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名列全区第二,有效提振了企业对来宾发展的信心。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培育新增长点、扩大优质增量的“一号引擎”,作为促进资源要素重组、提升优化存量的“关键因子”,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深入实施区市联动招商三年行动和“三企入桂项目落实、行企助力转型升级”行动,创新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合作”等招商引资新模式,开展补链强链延链精准招商,近三年来,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07个,总投资3203亿元。

下一步,来宾将全力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全力打造新时代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广西内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以桂中水陆联运区域物流枢纽基地为支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城市。

编辑:黄思宁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