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北师大版商不变的规律课堂实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北师大版商不变的规律课堂实录(吴正宪老师商不变的性质)

北师大版商不变的规律课堂实录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吴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算一算,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同学们瞪大了眼睛,静静地倾听。吴老师绘声绘色继续讲: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合,只见吴老师话锋一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探究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怎么分,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吴老师面带疑惑:“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指名学生板演算式:

6÷3=2 

60÷30=2 

600÷300= 2

  师: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生:这几个除法算式的商都是2。

师:商为什么不变呢?是谁在变,使商稳稳地不变呢?

生:被除数和除数都在变化。

师相机贴出:被除数、除数、商

师:这里的商为什么不变?里面藏着什么小秘密?

吴:(又出示一组数据)你看懂了什么?

生:这是一幅统计图,商店卖牙膏,2支10元,4支20元……。

在学生的交流中,形成完整的统计图,体会支数越多,价钱也越多。一支牙膏的价钱是5元,始终不变。

师:从哪里看出一支牙膏的价钱是5元,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板书:10÷2=5 

20÷4=5

40÷8=5

吴: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每位同学独立思考,不讨论,选择一组算式研究,可以在算式中标一标、画一画,看看被除数是怎样变化的?除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商就不变呢?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算式中。

  指名在黑板上表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二、学生汇报,各抒己见

生1:我们的想法,你看懂了吗?

生2:被除数乘2,除数也乘2,商不变。

生1: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师:从算式中还能看什么?

生3:从第一个算式到第三算式,被除数乘4,除数也乘4,商不变。(学生边说边写)

师: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逐步完善认知。

三、举例验证,质疑提高

师:请大家尝试再写一组算式,标一标、画一画。(吴老师在学生当中进行个别指导)

生4:30÷6=5,90÷18=5,被除数和除数都乘3,商不变。

生5:45÷9=5,35÷7=5

学生5在吴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下,学生写出450÷90=5。

师:同学们,这样的算式能写完吗?你能总结总结这一类算式中的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

生6:我发现一生也写不完。(全班学生大笑)

生7:每组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商不变。

吴老师引导学生评价两位的发现。

生8:我发现在一首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9:(如下图)

生10:生9用最少的字,表达了最重要的道理。

课件出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乘的这个数,什么数都行吗?(0不可以)你还有什么新的猜想?

生:你加几,我加几,商不变。

生:你减几,我减几,商不变。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师:假如用猴王分桃得出的算式,你还能讲讲商不变的故事吗?

指名尝试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