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1)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2)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觉得荆棘岭的杏仙和树精们实在是太无辜了。不就是邀请唐僧喝了个茶,聊了会儿天,为什么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要痛下杀手。

难道杏仙不美吗?为什么贪恋美色的八戒这时候也毫不怜香惜玉呢?倒是唐僧还念着众树精并没有伤害到自己,恳请二位徒弟手下留情。

如今看到充满毒插画的儿童教材竟然在大众眼皮子底下流传了10多年,而一群高知人士还拼命为之辩护,我终于明白悟空和八戒为什么要对树精痛下杀手了。

与唐僧不同,悟空和八戒看到了荆棘岭问题的实质。毒插画并非审美问题,荆棘岭的谈诗论道也压根儿不是闲聊,稍有不慎取经团队将在这个风景秀丽的荆棘岭就地解散,取经大业也将灰飞烟灭。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3)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4)

这场其乐融融的茶话会,其实一开始就是一场阴谋。

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树精们装扮成同道中人邀请唐僧谈诗论道,只不过是为了使唐僧放松警惕,更容易落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一群客客气气的老树精,唐僧没有太多戒备,先是吃了两块赤身鬼使捧来的茯苓膏,后面就开始加入树精们的商业互吹,宾主尽欢。

在和唐僧的闲聊中,一开始树精们还是比较矜持的。但慢慢地他们就开始诋毁和嘲讽唐僧的取经行为,甚至说唐僧“忘本参禅”,“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

树精们在唐僧面前涂脂抹粉自抬身价,吹嘘自己为仙。整场聊天分明是一场洗脑大会。众树精各显神通,试图从理论上批驳唐僧,让他觉得自己西天取经的行为十分荒谬和可笑,从而麻痹他的意志,并最终毁灭他的取经大计。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5)

常言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一个人说你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你可能不以为然。但是当所有人都说你是错的,你即便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在心底也会对自己有那么一丝怀疑。

试想如果唐僧修为不高,被花言巧语和树精们的吹嘘所蒙骗,那会不会导致取经团队就此解散了?这个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荆棘岭确实暗藏杀机。

荆棘岭上有一座废弃的古庙。“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考虑到荆棘岭的古木遮天蔽日,连唐僧师徒四人也难以通行,显然是先有的庙,后长出的八百里森林。庙外的树精已有千年修行,可见古庙已经荒废了千年以上。那么,是谁阻挡了古庙的香客和信众?是谁阻挡了之前的取经人?显然荆棘岭上的树精们"功不可没"。

清龚自珍有言“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很好地描述了树精们的伎俩。树精们试图贬低丑化唐僧的取经行为,给唐僧洗脑。见唐僧并没有上套,他们又送上貌美如花的杏树精,一边继续洗脑,一边想让唐僧在温柔乡里沉沦。毒插画和树精们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处。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6)

毒插画如果出现在别的地方,可能会因太过丑陋而被抛弃,可是在教材里立马就鸡犬升天,羽化成仙。10多年来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可普通人质疑教材,无疑是螳臂挡车。

更恐怖的是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不高,很难看清对与错,模仿能力却特别强。在潜移默化中,毒插画不知道已经祸害了多少儿童。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7)

面对唐僧的求情,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悟空抄起如意金箍棒劈碎了树精举办茶话会的石头桌子,告诫众树精不得再作恶,否则桌子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而在原著中,面对唐僧的不忍,悟空劝道:“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八戒毫不留情,抡起耙子将连拱带筑,一时间根下俱鲜血淋漓。松柏桧竹丹桂腊梅,一众千年老树精皆被斩草除根。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8)

面对教材中的毒插画,我们应该杀鸡儆猴还是连根拔起?这绝不是审美问题,而是一场决定未来方向的生死之战。好在一场疫情早已让人认清了西方世界,他们编织的谎言早已成了笑话,毒插画也将再无容身之地。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9)

西行纪猪八戒为何自缝双眼 面对杏仙八戒为何毫不怜香惜玉(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