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到“桃园三结义”这个演义中的经典桥段,相信不少读者都曾为之津津乐道。关羽为了结义之情,拒绝曹操许以的高官厚禄,不惜千里走单骑,也要重回先主刘备麾下。后来为报曹操旧日恩情,关羽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这样一来,关羽“义绝”的名声也就通过演义流传下来。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1)

▲“桃园三结义”题材绘画

需要指出的是,“桃园三结义”只是演义杜撰的情节,正史中并没有刘关张三人结拜的记载。不过三人的关系确实非常不错,史载三人的关系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在演义和民间传说的推波助澜下,时至今日在广东和港澳等地,乃至于东南亚地区,依然有许多关帝庙以供人祭祀。在一些黑帮题材的电影中,一些古惑仔在结拜之时,也总要先拜一拜关二爷。说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会联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人拜的又是谁?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2)

▲现代关帝庙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现代人如何结拜的。除了祭拜关帝爷塑像外,现代人还会恭恭敬敬地插上三炷半香。这其中大有讲究,比如第二炷香,就是敬刘关张三人的结义之情;第三炷香,则是敬梁山好汉的侠义之风。剩下半炷香,是敬秦琼与单雄信之间的兄弟情。不过因缘际会之下,这两人却是有始无终,所以后人只敬奉半炷香。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3)

▲刘关张三人剧照

回到刘关张三人结拜的话题上来,他们三人结拜时最有可能祭拜的,便是这第一炷香所代表的人物——左伯桃与羊角哀,二人生死相随的兄弟之情令无数人感慨动容。所谓“八拜之交”,其中一拜便指的是这二人。两人的忠义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不过早在东汉时期,民间便已经流传这二人魂魄迎战荆轲的故事了。明代冯梦龙经过搜集整理,这才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并记录在《喻世明言》第七卷。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4)

▲刘备桃园结义剧照

羊角哀与左伯桃是两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偶然结识之后便结为异姓兄弟。不久听说楚王四处招揽贤才,二人相约并行。不料半路遇到暴风雪,二人被困在一个山洞中。左伯桃认为自己才华不如羊角哀,于是便放弃求生的机会,将粮食与衣物全都留给羊角哀,结果被被冻死在山中。后来羊角哀果然凭借自身才华,成功受到楚王重用。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5)

▲马连良先生扮羊角哀

出人头地之后,羊角哀便向楚王禀明左伯桃的事迹,后者亦受到感动,遂命人寻回左伯桃尸首,将其隆重安葬在荆轲墓旁边。不久之后,羊角哀梦到,发现左伯桃被荆轲打得遍体鳞伤。在醒来之后,羊角哀派人制作了三个铜人偶并带到左伯桃墓前,然后毅然选择自杀,要去帮左伯桃打败荆轲。是夜,只听见轰鸣一声,荆轲墓一下子炸开,原来左伯桃和羊角哀成功打败了荆轲。

关羽为什么要桃园三结义(现代人结拜都拜关羽)(6)

▲关羽及张飞剧照

就这样,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忠义故事也流传后世,受到无数人的赞美和推崇。不难想象,到了东汉末年以后,刘关张三人倘若真的结拜,也必然会学习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同生共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剔除,商朝忠臣比干也有可能是刘关张三人的结拜对象。不过客观而言,比干之忠更偏向于是一种对君王的愚忠,左伯桃与羊角哀之间的忠义之情则是一种兄弟之情。况且他们生死相随的精神,也更加符合刘关张在结义之时所许下的同生共死的诺言。

参考资料:

《喻世明言》《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欢迎加入古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培养思维、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