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凤梅(1927—1995),河南卓越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生于1927年,祖籍河南临颍。她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47年,她所在的民间戏班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剧团,后改为河南省越调剧团。申凤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以“活诸葛”蜚声剧坛,同时在近200个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可谓“生旦不挡,悲喜咸宜”。曾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1)

申凤梅,中国越调表演艺术家。1945年因演出《砸当典》受到好评,被誉为铁嗓子大梅;1956年出演《收姜维》获得河南省戏曲会演一等奖;1992年获得白玉兰荣誉奖。

人物相关

代表作品

《孔明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诸葛亮吊孝》)、《七擒孟获》、《收姜维》、《失空斩》、《明镜记》、《哭四门》、《苦菜花》《李天宝吊孝》《朱元璋斩婿》《洪湖赤卫队》《牧羊卷》《过街楼》《杨门女将》《扒瓜园》《双灵牌》《哭殿》《吵闹亲家》《马大哈找拐棍》《蝶恋花》等。周恩来总理看了她的《收姜维》后称她为河南的“活诸葛”,还风趣地说“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多次观看她的演出并合影留念。周恩来总理还请她到家中做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破例收她为徒。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2)

申凤梅曾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分会副主席、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是我国著名的越调大师!

申凤梅曾亲自筹资30万拍摄了七部十三集越调电视系列艺术片《诸葛亮》,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弟子

申凤梅所收弟子有:田发根、黄兰、徐广芝、曾广英、李金枝、杜朝阳、方玉兰、杨艳丽、申小梅。

1962年5月:田发根、黄兰、徐广芝拜申凤梅为师,田发根为申凤梅的开山大弟子。

1991年:收徒申小梅(原名赵玉霞,淅川县越调剧团演员,1993年调至省越调剧团),申小梅是申凤梅的关门弟子。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3)

生平介绍

1927年 农历腊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马庄村

1938年 入临颍县张盘镇越调科班学艺

1941年 出科,投靠南将罗村江湖班的大师兄李大勋。在江湖班里师从名老艺人姜高,学唱《临潼山》、《陈士美》、《蝴蝶杯》、《抱琵琶》、《林风山》、《下南唐》、《送灯》、《送京娘》、《高才女挂海》、《青龙山》和《大保国》。同年秋,随南将罗剧团赴周口演出,在牛行街幸会毛爱莲,与毛爱莲同台演出《周天榜私访》和《贾秀英闹书馆》

1942年初 与毛爱莲赴漯河演出。因灾荒先后流落南将罗剧团、临颍县李庄剧团、七里头剧团

1943年夏 流落到临颍县樊锡敏办的樊城越调剧团

秋 在临颍县小阁庄与老演员金凤楼(艺名“假宝贝”,又称“螺丝转嘴”)同台演出。以后跟着金凤楼学会了《火焚绣楼》、《张羽煮海》、《游西湖》、《陈妙常》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4)

1945年 农历3月28日在襄县双庙,樊城剧团和襄县剧团对戏,因演《砸当典》受到好评,被誉为“铁嗓子大梅”

1947年 被编入刘邓大军二纵队胜利剧团

1950年秋 随金凤楼赴西安演出,轰动西安城

1951年 转入项城县越调剧团

1956年 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与张秀卿合演《哭殿》,在剧中扮演长孙皇后;并在《收姜维》一剧中扮演诸葛亮,荣获演出一等奖

1958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月 在郑州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收姜维》

1963年 进京演出,轰动京华

4月1 日 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

1965年 在郑州演出《卖箩筐》,获演出一等奖。并到广州演出现代戏《扒瓜园》,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同年,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1979年 为戏剧事业积劳成疾,先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肾炎、糖尿病、胃溃疡和肠道炎

5月 在郑州演出《诸葛亮吊孝》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5)

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和《李天保娶亲》拍摄成电影。担任诸葛亮一角,并力推未转正的青年学员马兰担任李天保一角,使马兰一举成名

夏 老伴李大勋病逝,料理完丧事后继续投入新编历史剧《明镜记》的排演中

1987年 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

10月 河南省首届艺术节期间,在郑州度过了第五十个艺术春秋

1988年 值离休年龄,依然为剧团发展不辞辛劳,被剧团反聘 1989年中秋节前夕 在西华县代项城县越调剧团挂牌义演,热情资助项城剧团

1990年 率《吵闹亲家》剧组进京演出,力推优秀中年演员陈静担任主演,演出成功,陈静荣获全国文华表演奖

7月中旬淅川县青年演员赵玉霞随团在平顶山梁洼煤矿演出《诸葛亮吊孝》,为了了解并支持赵玉霞,停止在郑州住院治疗,驱车二百多公里亲赴煤矿

1991年夏 赴河南九市灾区义演

冬 赴山东曹县演出,谢绝县委招待所的特意照顾

1992年 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

被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3年春 在周口陈营乡演出时热情地为一位74岁的老人演唱

11月 在河北邢台演出。惊闻妹妹申秀梅在许昌逝世,匆匆回许,办完丧事,继续回团工作

1994年 抱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

1995年春节抱病参加河南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戏曲晚会

5月 率团赴山西太原参加中国戏曲第三届“金三角”交流演出,因成功演出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荣获最高荣誉奖。尔后,又赴山西大同演出

5月28日 应文化部邀请,最后一次率团进京演出。在这段时间里,病情愈益严重,每场演出,都要靠吸氧和打针服药维持着

1995年6月20日 随剧团从北京回周口

26日 为庆祝郑州大众越调剧团成立,亲临现场,抱病演出

28日 为省银海音像出版社补录了诸葛亮电视系列片的一些唱段

1995年7月10日为配合河南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宣传,应邀到省电台灌制了新编越调清唱盒式磁带,为人民留下了她生前最后的录音

20日凌晨零点五十分在周口病逝。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6)

人物纪念

简述

2005年7月20日,是我国著名越调大师、越调泰斗,人民艺术家、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申凤梅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昨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越调剧团、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纪念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同志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省文化艺术界、文艺理论界知名人

士,著名表演艺术家,省越调剧团及申凤梅生前好友等参加了座谈会,缅怀大师。

昨晚,省越调剧团在人民会堂举办了纪念申凤梅专场演出活动。

“诸葛亮”

申凤梅艺名大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大师,在她57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在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等200多个剧目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塑造了各色各类性格迥异的众多艺术形象。尤其是她在《诸葛亮吊孝》、《收姜维》等三国戏中塑造的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深得观众好评。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7)

申凤梅一生倾心塑造了6个“诸葛亮”形象,《诸葛亮出山》《舌战群儒》《斩关羽》《诸葛亮吊孝》《七擒孟获》《收姜维》,在这6部戏中,从小生到老生,申凤梅塑造了不同时期的6个诸葛亮,且6个艺术形象各不相同,用申凤梅自己的话说这叫“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诸葛亮吊孝》中的诸葛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血气方刚;《收姜维》中的诸葛亮稳健沉着……周总理看过《收姜维》后夸赞她说:“你们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思想工作。”申凤梅还曾受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一生的舞台实践证明申凤梅是一位戏路宽广、功夫全面的演员。她表演真实,动作稳健,唱腔吐字清楚,以声带情,行腔婉转,声音宽厚有力,质朴豪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申派”艺术。她使一个原本程式简单、表演粗糙的民间小戏发展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剧种,将越调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1995年7月20日,这位声震河南的艺术家,因病离开了成千上万喜爱她的观众,离开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越调艺术。

弟子泪念

申凤梅的入室弟子、国家一级演员申小梅谈起老师来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她向与会者诉说着老师申凤梅对她艺术的教诲、人格的感召,声泪俱下。

申小梅说,老师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学艺先学做人,实实在在做人。”这个教诲她铭刻在心。“老师是一位平凡、慈祥、伟大的艺术家。有一次我在平顶山煤矿演出,她特意跑去看我演出,说了一句话,让我激动不已:u2018我答应收下你这个徒弟,你要为越调争光呀。u2019老师为我买来练功鞋、练功衣,把我调到她的身边,给我说戏,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道白、每一句唱腔,手把手、绘声绘色地教给我。老师的人品艺品一直影响着我,她曾告诫我说,演员的职责就是演好戏,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还要不停地练习。在拜师仪式上,老师送给我一套《三国演义》和一把羽毛扇,我知道,我的背后是老师的厚望。”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8)

专家追忆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赵铮老师说起话来掷地有声,她说,申凤梅表演艺术潇洒、凝重,表现人物的准确在河南很少见。因为她的人品好,跟群众的关系特别好,“我经常说u2018老百姓对你真好呀。u2019为什么好,是她自己言行值得尊重。什么是人民艺术家,不是这个人自封的,是老百姓封的。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越调、献给了越调剧团!”

戏剧评论家荆桦直言不讳,他表示:河南戏剧界有很好的主流,但也有些是是非非,但申凤梅是没有争议的人。她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艺术,至今在越调界真正超过她的还没有,她的心中装着观众,不论顺境逆境、不论观众多还是少,不论条件差还是条件好,她对待演出都是一丝不苟,她为越调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戏剧界专家齐飞、张新芳等纷纷表示申凤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她一生演活了诸葛亮,也用毕生的精力忠诚实践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这句名言,我们要弘扬“凤梅”精神,传承申凤梅艺术,把申凤梅一生铸就的巨大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9)

山阳情

7月20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0年前的今天,著名河南越调大师、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活诸葛”的申凤梅与世长辞了。10年来,人们没有忘记她,她在《诸葛亮吊孝》、《收姜维》等剧中的著名唱段在许多戏迷中广为传唱,她是无愧于人民的艺术家。作为一个老戏迷,我曾与这位大师有过多次接触,也为她写过一些文章,最难忘的是她曾到我家中为我祝贺生日。豫剧大师常香玉说“戏比天大”,而对于申凤梅,我要说她“德比天高”。

抱病受访

1987年春节期间,申凤梅率河南省越调剧团到焦作艺新剧场演出。我很早以前就看过申凤梅的戏,但从未拜访过她。2月16日晚,我看了她演出的《诸葛亮吊孝》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冒昧到她下榻的山阳宾馆去拜访。这位艺术大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可是因为天太晚了,她约我第二天上午再谈。第二天上午我去之前,她就早早泡好茶在那里等候我了。谈话中,她对自己避而不谈,却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她的恩师——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教她学戏的故事来。她说从马先生身上学到的东西,为她以后进一步演好诸葛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到戏曲改革,她说虽然自己已经60岁了,唱了一辈子戏,但对新东西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主动学习。她在《收姜维》中学习了京剧念白的艺术特色;在《舌战群儒》中又融进了四平调和河南坠子等曲调,使这段戏不但好听,而且更符合人物的性格。这天,申凤梅老师拖着感冒的病体,和我热情地谈了一个多小时,告别时又把我送到大门口,并要我代她向焦作的广大戏迷朋友问好。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10)

心系矿工

后来申凤梅多次来焦作演出,每次我都要去看她的戏,慢慢我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申凤梅心系煤矿工人,多次到焦作各个煤矿演出,并且利用午饭后的时间到食堂为炊事员清唱。她说炊事员很辛苦,没时间看戏,我们就应该送戏上门,让大家高兴高兴。1990年的一天,申凤梅听说冯营矿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就亲自带领演员到矿上慰问演出。冯营矿的干部工人深受感动,当场授予她“名誉矿工”称号。还有一次她到小马村矿演出时病了,不能好好吃饭。团领导劝她休息两天,她执意不肯,并语重心长地说:“煤矿工人一年到头看不了几场戏,我既然来了,怎能不出场呢?”实在坚持不了时,她就为矿工们清唱几段,和大家见见面聊上两句。有一次她率团在焦作人民会堂演出,恰逢省里召开文代会。于是,她白天到郑州开会,晚上回焦作演出,一场也没缺过。有人劝她休息一天,她说:广大观众想看我的戏,我不能让观众失望,自己辛苦点没啥。

最后演出

1995年5月5日,听说申凤梅在沁阳影剧院演出最后一场戏,我便急忙于当天下午赶往沁阳,看望这位老朋友。申凤梅见到我非常高兴,她告诉我,记录她主要艺术成就的13集舞台艺术片已经拍完,可望年底与广大观众见面。她说,这部片子拍摄的是从《诸葛亮出山》到《空城计》的七部戏,是对她一生所演诸葛亮戏的精彩总结。七部戏拍了半年,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可把她累坏了,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总算把诸葛亮的光彩形象留给了后人。

这天,申凤梅老师和团长姜勇请我到怀府酒家共进晚餐。吃饭时,两位服务员认出了申凤梅,拿了两个本子请申老师签名留念。临走时,申凤梅又被餐馆的一群姑娘围住,要求和她合影留念,申老师满足了她们的要求。就这样,这位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家站在餐馆门前,和姑娘们一个一个地合影留念。

申凤梅患糖尿病多年,当时瘦得体重只有35公斤。平时走路少气无力,可是一到舞台上她就来劲了,扮演的诸葛亮的舞台形象依然光彩照人。我说,申老师你真把诸葛亮演活了,不愧是大艺术家。她深情地说:“啥大艺术家,咱不就是会唱两句戏吗?我要不是心里装着观众早就不行了,我宁愿累倒在舞台上,也不愿病死在医院里。我这次在沁阳演出后,就要进京演出新排的《七擒孟获》。我今年67岁了,恐怕这是最后一次进京了,许多在京的老朋友都盼望着再见见我,所以我拼上老命也得去!”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11)

爱心永恒

两个月后,也就是1995年7月初,我随市演出公司的同志到郑州看某越调剧团演出,恰巧申凤梅也去看演出。她一看见我,就亲切地说:“老弟,看后要多给我们越调宣传宣传呀!”我开玩笑道:“诸葛先生的旨令我怎敢不听?”

十几天后,我同市演出公司的同志再次去郑州看这个越调剧团演出经过修改的剧目,听到该团团长对演员说,明天早上几位团领导一起前往周口同申老师告别。我忙问:告什么别?团长说:申老师病故了。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十几天前在这里我还跟她开玩笑、拍照片,怎么一下子就不辞而别了呢?原来申凤梅是7月20日5时由于心脏病突发,带着对戏剧艺术深深的眷恋而去的。她床头放着的全套《三国志》,标志着这位“诸葛先生”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听说她去世前一天还交代团领导赶快把她支援“希望小学”的钱送到有关部门。她一生无儿无女,但成千上万的孩子不都是她的儿女吗?我带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发去了唁电,并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在报纸上发表。

申凤梅离开我们已有10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犹在。我把她1992年到我家中给我祝贺生日时一起碰杯的照片,恭恭敬敬地挂到了新居的墙上,一遍又一遍地重温同申凤梅老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申凤梅逝世12周年祭日10个省12名戏迷祭拜申凤梅

今报周口讯 今天是越调大师申凤梅逝世12周年祭日,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2名越调戏迷相约周口祭拜。

昨天上午,12名越调戏迷齐聚周口市河南越调剧团会议室内,缅怀越调大师申凤梅。在这次“全国戏迷缅怀申凤梅·共谋越调艺术发展座谈会”上,还有曾与申凤梅同台演出的陈静、何全志、田发根、陈家训等一批老艺术家。

郭庆璋网名“赵钱孙”,是北京电子竞技杂志社副主编,青年越调活动家,中国越调网创始人,这次全国戏迷来周口的发起人。据了解,12名戏迷多是年轻人,除祭拜申凤梅大师外,还将于今晚参加周口电视台《情系梨园》栏目的“越调专场”演出活动,互动表演越调戏曲艺术。

越调申凤梅大师是哪里人(越调大师申凤梅)(12)

主要贡献

越调本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小剧种,是申凤梅和一批致力于越调发展的老艺人一起把越调推向全国。申凤梅对越调的贡献我认为表现在两点.

其一:越调从民间小调走向都市,走向大舞台,申凤梅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进京演出,受到了国家领导人以及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越调走向全国,成为全国观众喜欢的剧种。

其二:越调从都市后台回归民间。越调本来是植根于民间的,在民间才有生存的土壤,申凤梅深知这一点,她放弃都市生活,经常下乡演出,把唯美的艺术带到民间,这才是越调能生生不息的本质。

人物传记

基本介绍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429 pages

·ISBN:7535422020

·条码:9787535422026

·版次:2001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长篇纪实小说。作者以感人的文字,催人泪下的语言,深刻描述了越调大师申凤梅曲折坎坷和辉煌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代戏剧舞台巨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作者描述的是戏剧艺术家的人生,展现的却是一个时代。戏剧舞台上的真善美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作者简介

李佩甫,男,1953年10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笔耕不辍。出版《李氏家族的十七代玄孙》、《金屋》、《城市白皮书》等7部长篇小说,《颍河故事》、《平平常常的故事》、《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等4部电视剧,电影《挺立潮头》以及多卷文集。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盾文学奖”、“华表奖”、“人民文学奖”、“全国十佳小说奖”等多项大奖。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等称号。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2002年获省"十大文艺成果奖"。

编辑推荐

本书成书于2001年,一经出版就引起广泛重视,成为这一领域一本重要的书目。本书是一部长篇记实小说,深刻的描述了越调大师申凤梅曲折坎坷和辉煌的人生经历。本书故事震撼人心,语言催人泪下,是一本了解申凤梅一生传奇经历不可不读的好书。

文摘

书摘

这时,台下人群中,有了些骚动,有人喊道:看,灯灭了!灭了!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北边戏台上,“十行班”的仗着阵容强大,竟然不肯罢戏!他们的锣鼓敲得更响!更急!更骤!那一出《火焚绣楼》反倒越唱越提劲了!……

戏台前的两根柱子上,一左一右两只香油大鳖灯依然亮着!!

南边,后台上,小余子惊慌失措地跑过来,喘着粗气说:“金爷,坏了!坏了!……”

金石头脸一黑,骂道:“狗日的,你说啥?再说一遍?!”

小余子一愣,忙扇了自己一耳光!说: “呸,嘴臭!……”接着,又报道:“金爷,狗日的不住戏。他、他、他……不灭灯!咋办哪?!”

这么一说,金石头立时傻脸了。他跑到台角上一看,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后台上走来走去,看见什么摔什么……嘴里骂骂咧咧地说:“王八蛋!狗日的王三不罢戏?他竟敢不罢戏?!我杀了他!我非杀了他不可!……”在后台上走了几个来回之后,他把手里的小茶壶往地上一摔,一捋袖子,大声吩咐说:“不住算了。不住就不住!黑头,你去说一声,叫大梅给我顶上!死撑!拼死他狗日的!……小余子,小余子,去,把灯再给我点上!全点上!对!跟他狗日的对!”

台前,一左一右,两盏大鳖灯又重新点上了!……

片刻,站在南北两个戏台前的观众大哗!……

南边戏台前,观众们齐声高喊:对呀!跟狗日的对!

有人喊:我出一篮油馍!跟他对!

有人喊:我出一篮鸡蛋!对!

有人野喊:我出一头猪!对呀!

北边的戏台前,也有观众在喊:“对呀!对败他!”

有人喊:胡辣汤锅我全包了!给我往台上送!

有人喊:大蒸馍一笼!抬过去!

有人喊:赢了我出十碟子八大碗!对呀!

立时,人群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蜂房!一时流向南,一时又流向北……

已是深夜了,在南边的戏台上,扮演剧中人物“田金莲”的大梅,正在台上唱着《打金店》的最后一场,戏,眼看就演完了。老天,怎么办呢?大梅一边唱一边暗暗发愁……

戏台一角,伴奏的鼓手们一个个小声说:这咋办?这咋办呢?戏可是快完了呀!……

台下,几个常看戏的观众看到这里时,一个个扭过头说:这戏快完了。走,去北边看去!……

立时,人群里像是刮起了一阵“小旋风”,在几个观众的带动下,人们起着哄乱纷纷地朝北边拥去……

后台上,立马也乱套了!演员们四下跑着,乱纷纷地说:走了,老天爷,人都走了,人都走了呀!

然而

……

礼赞作品

招魂

也许是你持着的羽扇

在高空中轻拂

要不越调的大旗

何以如此的招展

回来回来吧

这里有你耕耘过的梨园

也许是你驾着的四轮

在旷野中疾驰

要不戏曲的发展

何以如此的飞速

回来回来吧

这里有你培育出的高足

也许是你高亢的唱腔

响遏在了行云

要不流动的溪水

何以戛然而止

回来回来吧

这里有你热爱着的人民

2003年2月20日夜

赠申凤梅

【作者:老舍】

【年代:现代】

【诗文】:

东风骀荡百花开,

越调重兴多俊才,

香满春城梅不傲,

更随桃李拜师来。

【注释】:

凤梅同志越调能手,生旦不挡,悲喜咸宜,一九六三年春来京公演,内外行争

誉成功,而不自满,拜温如先生学艺因献小诗致贺即乞正教适苦恼疾未事推敲文字

为憾。

一九六三年四月

《鹧鸪天.记河南越调“活诸葛”申凤梅》词一首

越调名家申派腔,

字清奔放见柔刚。

恩来赞誉活诸葛,

为艺为人得益彰。

摇羽扇,洒飞扬,

梨园内外竞芬芳。

倾心塑造勤浇灌,

德比天高后世飏。

释文:恩来赞誉: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活诸葛“的美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