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和别的闺蜜闹矛盾了要不要劝(叫千万别把闺蜜变妯娌)(1)

文/芨芨草

如果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很好,好到无话不谈,无事不帮的程度,通常会把这种感情称之为“闺蜜情”。

说到闺蜜,女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数量不同,程度深浅的问题。

闺蜜的感情很让人羡慕,因为一般来说,没有多年的生活积累,是很难达到闺蜜的程度的。

那么,闺蜜的感情会不会变化?

当然也是会的。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事情。而且,感情的变化往往与利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样的。

读者小薇(化名)就说她这一辈子做错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闺蜜变成妯娌,以至于现在,闺蜜之情没有了,妯娌也变成“仇人”。

小薇说,她和玲珑(化名)本来是闺蜜,两人从大学到工作都在一起,至少也有七八年的时间。她自以为,这份感情是很难打破的。

小薇找了一个男朋友,叫大米(化名),在研究所工作。有一天大米生日,小薇去给他过生日的时候,才发现大米还有一个叫小米(化名)的双胞胎弟弟。

看着帅气阳光的小米,小薇突然想到了自己的闺蜜玲珑,于是和大米一合计,就把他们俩撮合在一起了。

也是他们的缘分,小米和玲珑一见面就对上眼,之后迅速热恋。

闺蜜和别的闺蜜闹矛盾了要不要劝(叫千万别把闺蜜变妯娌)(2)

他们的婚礼在同一天,双胞胎娶一对好闺蜜,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情。小薇也觉得,这肯定是老天安排好的,才会让她们一起嫁给这兄弟俩。

大米小米的老家在乡下,按习俗,婚后他们小夫妻,要回乡下住一阵子。

乡下的空气好,小薇和玲珑都很高兴。只是小薇不知道,就因为回了乡下,玲珑的心思才会发生变化。

按农村的习惯,如果家里有男孩,结了婚就要分家。所谓分家,就是父母把自己名下的房产什么的指定给兄弟。

大米小米家,有三间平房,分别在村里的三个地方。小时候他们家穷,是父母一分钱一分钱攒着建起来的。

大米因为是长子,便分到了村东头那间比较好的平房,而小米分到了村西的一间。他们父母现在住的一间,是留给长房长孙的。也就是说,这一间房,到时也归给了大米和小薇。

本来,这是农村的习俗,也算是公平的。但是玲珑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分给小米和小薇的平房远比她和小米的要好得多,虽是平房,但前面有阁楼,等于是一间两层的房子,而且前几年刚刚翻新,钱虽然是兄弟俩一起出的,但小米当时因为挣得多,出的也多,所以公婆这样分是不合理的。

在利益面前,从事销售工作的玲珑更看到了房子的价值。她怂恿小米去跟父母抗议,说如果大米要得现在的那间平房,父母住的这间到时就得归小米,不成就现在他们要跟大米和小薇换一间。

没想到大米小米的父母是那种很有主见的人,特别是大米的母亲,更是行事泼辣的农村妇女,当然,她是讲道理的那一种。

所以,老夫妻根本不同意小米的提议,并且三言两语就套出是玲珑的意思。因为这事,公婆一下子对玲珑有了很大的意见,倒是小薇和大米说,不成就换一换呗,反正也不回来农村住了,没必要因为这个而离心。

但这一对比,更显得小薇和玲珑的不同,公婆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把兄弟俩都叫到跟前,当着两个儿媳妇的面,也当着村里几位长辈的面,写下了遗嘱,并做了公证。

这一来,把玲珑气得半死。她恨上了公婆,顺带地把小薇也恨上了。

闺蜜和别的闺蜜闹矛盾了要不要劝(叫千万别把闺蜜变妯娌)(3)

小薇有苦难言,倒是大米一席话开解了她。大米说,在利益面前,亲情都有可能翻脸,别说只是闺蜜了。

因为分房的这事,玲珑对公婆有意见,此后公婆有什么事,她也不愿意出钱出力,比如婆婆住院,她也不肯去伺候,还阴阳怪气道:不是疼大儿媳嘛,让人家去尽孝就好了嘛。

那时小薇正好怀孕,挺着个大肚子,却也不得不单位医院两头跑。幸好有大米疼着自己媳妇,不仅给她足够的爱,还经常开解她,让小薇的心也渐渐看开了。

现在做了几年的妯娌,她和玲珑基本都不来往。兄弟俩有什么事也只打电话,很少见面。虽然无奈,但没有办法。

小薇说,她特别后悔,把闺蜜变成了妯娌。如果是别人,她不会在乎,但这个人,是她那么多年的闺蜜啊!

经过这么多年,小薇也终于相信大米说的话:在利益面前,什么感情都可能变质!

这话,也许会成为“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