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1)

大家好啊,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家人团聚的日子即将来临,开不开心!

出门在外,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其中,有关人身安全的信息更是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

相信你和家人一定看到过以下信息:

A4个和尚潜入家中挖肾

外地人年前来B镇偷走3个孩子?

C城共享单车座椅上惊现艾滋针!

看完是不是冒出了涔涔冷汗?忍不住感慨世间险恶?

但今后别再相信和转发了,因为这些统统是流传已久的“经典”谣言。

小编就来讲讲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2)


一、花样百出的挖肾传说

肾,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一般都处于安全状态。但是,在网络谣言里,它随时处在可能被偷走的高度危险中!

* 今天十二点左右,衡阳两个学生被挖肾后直接扔在草丛里,千万千万看好自家的娃啊!

谣言宣称偷来的肾可被用于地下移植交易,就问你怕不怕?

辟谣:

其实啊,从医学角度来看,这条谣言的荒谬在于,“肾移植”不是简单“取出来”“放进去”的过程,而是需要严格的卫生环境和运输条件,且在移植使用之前,需要精准的配型。因此,“偷肾”背后是金钱交易的逻辑是不合理的。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3)

各地辟谣信息

此外,“挖肾”类的都市传奇(urban legend)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在国外流传开来。

在国内,此类谣言也组合变化应用到多种场景:比如上个月在路边挖“妇女”的肾;昨天在玉米地挖“农民”的肾;今天在警局挖“醉汉”的肾。策划这系列挖肾的坏人从“一名男子”“四个和尚”发展到“百人团队”“挖肾公司”。不过还是能被轻松识破!

头条上,洛阳、咸宁、沈阳、周口多地网警执法已辟谣,上文中提到的“衡阳两个学生被挖肾”的谣言制造者已被警方拘留。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4)


二、行踪不定的外地人拐卖团

孩子若是走失或被拐卖,是每个家庭不能承受的痛。关注寻亲信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就在这样的公益行动中,也掺杂了不少谣言!

* 110已证实不是假的!请大家注意:从三亚来了100多个外地人,现已经到了福建附近,专来偷小孩抢小孩……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5)

辟谣:

初见这条消息着实心头一紧,不过当地已迅速辟谣并处罚传谣者。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6)

此类谣言并不高明,内容都极其类似,能做的也就是换换地点。于是乎,来自炎热三亚的外地人去了西藏偷孩子,爱打麻将的四川外地人去海南偷孩子…

但是这些谣言利用大家的善意和紧张情绪,依然收获了大量的转发,越传越广。

头条上包括西藏、河南、海南、天津、湖南等多地网警都发布了官方辟谣,经警方调查核实,该类信息纯属谣言。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7)

今后,对于这种“不求点赞只求扩散”的诱导转发,小编送你一条锦囊妙计不点赞不转发只举报!见一个举报一个,绝不手软。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过年期间,要注意自家孩子的安全,如有走失事件,请第一时间报警。

三、神出鬼没的艾滋针

在我们的认知中,感染艾滋病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大事,因此会格外敏感,而这正中了一些造谣者的“心思”。

* 骑共享单车的时候请注意查看,有些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血染到针头上。你要是被扎到你就被感染了……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8)

辟谣:

首先,我们来看看,针头是否真的可以传播艾滋病毒呢?

谣言宣称针头带有的病毒会进入人体血液,导致感染。但其实,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后,人体血液非常容易凝固。而一旦血液干涸,艾滋病毒也会失去活性,无法存活。

“艾滋针”类谣言最早可以回溯到2001年。虽然很快被权威部门和媒体辟谣,但是多年来,仍在众多城市流传。版本有网吧座椅、公交车座椅、地铁座椅,连当下热点的“共享单车”都不放过。

为此,小黄车还发表声明:“公司第一时间对谣言中涉及的城市进行核实,没有发现任何谣言中所说的相关情况发生。”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9)


以上这3类人身安全类谣言,堪称谣言界的“明珠”。经久不衰,一年转发成千上万次,连续多年传播量“领先”。

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有人会轻信和传播呢?

首先,对接触到谣言的我们而言,这类消息与我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其中的内容还并非100%虚假配方,因为确实有关于人体器官黑色交易、拐卖孩子犯罪团体的报道。这使谣言有些真假难辨。

其次,我们接触到这类信息时往往第一反应是害怕、恐惧、同情、谴责等,而对信息的来源以及准确性少了几分理性思考。

加之我们当时所处的的情景,很多时候会倾向于选择相信和传播,将其当做真事来规避危险和提醒注意。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10)

最后,在当下发达的新媒体环境中,信息获取和转发都十分便捷,人际间的转发不过是“指尖”几秒钟的小事。

很多长辈传播此类消息,大多出于关心关爱他人的目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识”传播了谣言。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主动传播辟谣信息的行为相对较少。

这些骇人听闻的谣言年年都出来捣乱,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再也不要轻信啦!

快过年了,小编希望大家平安顺利归家,开心过大年。比心!

谣言的危害和解决办法(拒绝人身安全谣言)(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