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清官制,各省知府缺出,例由京察一等记名之翰林侍读、侍讲,内阁侍读、给事中、各部郎中、员外郎,以及府同知、直隶州知州升任。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全国一百八十多个知府中,正儿八经从基层爬上来的并不多,更多的都属空降,其中又以翰林、郎中居多。这种任职情况在如今看来是很不科学的,就好像现在中央某部的司员,一下子放在地方当市委书记,显然不符合人尽其才的用人思路。
清代京官与地方官性质不同,京官职责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地方官则统筹全局,执掌辖区内所有的民政事务。说白了京官走的是专业路线,而地方官则属于全能型选手。
既然京官与地方官的定位不同,那么为何清代皇帝却总是喜欢以京官空降知府?显然,朝廷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是有几点原因:
其一,限制地方督抚的人事权
按照正常的逻辑,地方督抚比朝廷更了解属员的情况,一旦知府出缺,督抚举荐人选是最合适的。实际上,由督抚举荐担任知府的情况也不少见,很多在地方上干得好的知州、同知一类的,往往都是通过督抚举荐得以升任知府的。
督抚举荐制度固然有其可行性,但朝廷为了不让各省督抚尾大不掉,所以在人事权上加以限制,更何况知府又是地方最紧要的中级官员,一旦形成利益集团,对政治的稳定是不利的。
因此,各省知府出缺,皇帝都会令吏部、军机处列出一份名单,然后由皇帝钦点。从全国的知府任免情况来看,大多数知府的任免权,都必须得到皇帝的点头认可,就算是掌文官升迁的吏部,也仅仅只有建议权。
不难看出,知府的人选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事管理,实则事关皇权,朝廷留给督抚的权力十分有限,不仅仅是人事权,还有财权、军权同样也是如此。
其二,京官空降知府属于历练
京官的优势在于更接近皇权,他们中自然有些人是受到皇帝赏识的,这些人由于资历不深且年龄也不大,皇帝如果要提拔他们,放到地方任职最合适,既可以让他们得到历练,也能检验他们的办事能力。
京官外任知府以翰林、郎中居多。这要区分对待,一般情况下,翰林出身者汉人居多,而各部郎中却是旗人居多。翰林官品级不高,但却经常能够接触到皇帝,有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
对于这样的翰林官,直接升任更高品级的京官显然不太现实,毕竟高级别的京官缺少,且在没有资历的情况下升任高级别的岗位,是容易引起非议的。因此,外放是一个最合适的渠道。不过,久在京城任职的翰林官,如果出任知县、知州一类的,显然是大材小用,故外放道府名实相副。
郎中、员外郎是京城中数量最多的,他们也是专业性的人才,分管某一部的某一块具体事务。相对而言,以郎官外放知府比翰林更有优势,尤其是户部、刑部的郎官,平时负责的就是钱粮、刑名,外任知府倒也很容易上手。
六部的官制设置比较奇葩,正二品的侍郎以下,不设三品、四品官,一下子就降到了正五品的郎中以及从五品的员外郎。如果皇帝要提升某个郎官,总不至于连升数级,一下子放在侍郎的位置了。所以,以知府、道员为过渡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在地方上干得好,先升按察使、布政使,再调回京城担任部堂。
其三,未来的封疆大吏
京城任职的翰林、郎官,肯定也有一些是才能出众且具备很好理政能力。对于这些人,皇帝培养的路子又是不一样的,是发自内心想要他们走出去,长期在地方任职以期封疆。
清代从基层爬到督抚的就更少了,凡是封疆大吏,绝大多数起点都比较高,至少在地方任职时,往往都是以知府起步。说白了,这些空降的翰林、郎官才是道府这个级别的主力队伍。
皇帝对于督抚的任命尤其慎重,毫不客气地讲,督抚在皇帝眼中要比各部尚书重要,道理很简单,因为尚书都在朝中为官,人品能力高低一下就能看出来,而且也不会害怕他们会威胁皇权。
而督抚则不同,一定得用自己信得过、有能力,还有实心办差的。翰林、郎官等有在京城为官的经历,皇帝对他们知根知底,而那些就在地方基层混迹的知县、知州,不能上达天听,皇帝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有些人连面都没有见过,这些人如果不是政绩十分突出的,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