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校发通知书的时候,总有这样的故事出现在网络上:家长成“老赖”,孩子需“背锅”。父母失信,究竟会不会影响孩子上大学、考公务员?7月22日,记者采访了太原中院执行局法官黄正杰和杏花岭区法院立案庭法官冯建军,作出专业解答。

黄正杰法官表示:“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法官解释,这里所说的父母“失信”,一般是指父母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的,会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法律规定,即使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但这里“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指的是,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和高学历教育,但不包括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那么,父母失信对孩子还有哪些影响?法官举例,在一起民事纠纷中,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但张某仍无动于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法院决定将张某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当时张某儿子在当兵政审时期,因张某是失信被执行人,所以政审没有通过。面对此情此景,张某彻底着了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急忙履行了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案件最终圆满执结。

冯建军法官提醒,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因严重失信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会影响其子女在某些特定领域和方面的就业。比如,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国防类院校),或子女报考公务员或报名参军时,资格审查严格,考生很有可能因为父母的失信行为无法通过政审。“逃避执行的当事人,一旦构成拒执罪,还要被判刑,犯罪记录将会伴随终生。”记者 陈珊 太原晚报

父母成了老赖对孩子的影响(太原人你知道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