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渭水访贤遇到姜太公,周文王在姜太公吕尚的辅佐之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讨伐商纣准备工作。周文王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父亲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经过多年阴修文德、韬光养晦政策之后,已经具备了灭商的先决条件,浩浩荡荡的周朝军队踏上了灭商的征程,讨伐商纣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1)

牧野之战

序曲:孟津之盟

周武王继承父业之后,一即位就把全部心思放在灭商上,厉兵秣马。周武王非常尊重姜太公吕尚,尊称太公为“尚父”,周武王姬发完全执行着姜太公制定的策略。武王即位之初,就将国都从沣水西岸迁到东岸,称为“镐京”。

武王还依从吕尚的建议,邀请各路诸侯到黄河渡口孟津观看周朝军队的演习,其实就相当于阅兵式,这次军事演习中周朝士兵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斗志与士气,极大地鼓舞了各路诸侯。

这次演习更加坚定周武王灭商的决心,因为这次军事演习的地方叫做孟津,而且这次军事演习还起到了联络各路诸侯的意义,所以史书上记载这次阅兵为“孟津之盟”,“盟”就是有会盟各路诸侯的意思。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2)

图片右侧人物为周武王绘像

周武王以其个人的魅力与在此次阅兵式上展现出来的非凡气度,让周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每一个士卒空前的团结起来,而且还与前来参加阅兵式的各路诸侯达成了盟誓,古代诸侯之间盟誓就有结盟的传统,据《春秋左传正义》记载:

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

这些前来与周武王盟誓的诸侯大多是对商怀怨已久,对商纣王的统治失去信心的一些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后来的灭商行动中有力的配合着周朝的主力军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粮草,武器,马匹,战车,向导等等。这些诸侯国也因为在灭商行动中的贡献而载入史册。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3)

第一幕:誓师大会

盟津观兵后,又过了几年,周武王姬发和姜太公吕尚等一致认为伐商时机已经到了,武王便派遣使者通告各路会盟的诸侯,让他们高举义旗,共举大业,伐商灭纣。

这次军事行动准备之充分,规模之宏大,装备之精良,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集团作战。周武王一共出动了战车三百乘,大部队四万五千人,先头冲锋部队(虎贲军)三千人,周朝的大军渡过了黄河之后,各路诸侯纷纷遵守盟约,前来会师。

这个时候,武王面对着士气高昂的出征队伍,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激越昂扬的演讲。由此可见,周武王不光有雄韬大略,而且还是一位口才滔滔的演说家。我国古典文献《尚书·周书·泰誓》里记载了周武王的演说词: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従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周武王在鼓动人心的演说词里列举了商纣的一系列暴政,还强调了伐纣灭商是秉承上天的意志,是执行天命,是众望所归,是正确的选择。这样的一番演说词就讲将各路诸侯的人心凝聚在了一起,就都愿意为周武王效力了。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4)

誓师大会

第二幕:决战前的再次誓师大会

会盟的军队在周武王的统率之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牧野(牧野就是今天河南省淇县以南卫河以北的地方,牧野距离商纣的国都朝歌仅仅只有七十里路),一路没有碰到商朝军队任何有效的阻挡。

但是商纣的主力就在前方,周武王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黎明时分,大战将至,周武王走上了一辆战车,这就是前敌指挥台,周武王左手拿着象征指挥权的黄鉞,右手拿着指挥军队前进的白旌旗,面对着自己的将士。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5)

这些将士已经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了准备,他们手中的戈褶褶生辉,在黎明前的牧野的上空发出一道道寒光。周武王看到将士们如此的激越,自己的内心也被极大的振奋了,周武王又发表了对商纣的最后一战演讲。这篇演说词也记载在《尚书·周书·牧誓》里: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周武王演讲时目光如炬,声洪如钟,每一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周武王的声音回荡在牧野的上空,和将士们激昂的呐喊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渲染了黎明前牧野的上空。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6)

第三幕:交锋

与此同时,朝歌城里的纣还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在酒池肉林中汪洋恣肆的快活着,忘记了白天与黑夜。当纣王听到周朝的军队杀到了牧野的时候,才撤掉酒宴,停止了歌舞。

纣王在醉梦状态下,慌忙把大批的奴隶和刚从东夷抓来的俘虏拼凑起来,竟然凑够了几十万人马,这个时候,纣王才觉得踏实了一点,心想姬发不过区区五万人马,肯定不堪一击,就能轻易击败。

人马嘶喊,战鼓轰轰,双方军队对阵于大平原之上。虽然周武王的军队数量上与商纣相差悬殊,但是周朝的军队有着“亮剑”的精神,他们组织有序,军纪严明,训练有素,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赳赳武夫”。

纣王把由奴隶和俘虏编凑的队伍布置在最前面,让他们与周武王的军队对战,把奴隶和俘虏当成了挡箭牌,商朝的正规部队却在后面督战,甚至不准奴隶后退。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7)

短兵相接的时候周朝的战车和将士左冲右突,瞬间打乱了商朝的阵型,这些商朝的奴隶和俘虏平日受尽了纣王的虐待和凌辱,都对纣王怀恨在心,这个时候还要充当商纣的炮灰,一时之间,怒不可遏,纷纷调转戈和矛,指向商纣的督战部队,他们不是退缩,而是临阵倒戈,倒戈相向。

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周朝的军队和商朝的军队同仇敌忾,共同把矛头和戈头指向了商纣和助纣为虐的人。

落幕:另一片时空的开启

弹指间,商纣的“樯橹”灰飞烟灭,纣王一看大势已去,吓得一路逃进朝歌,躲进鹿台,自焚而亡,纣王死都没有明白自己是怎么失败的,在他认为,商朝的江山是铁打铜铸的,是固若金汤的。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江山在他的荒淫无道,骄奢淫逸,酒池肉林,歌舞靡靡之中早已一点一点的被他自己侵吞掉了。

牧野一战,商纣覆灭,从此周武王和他的周王朝走上了了历史的前台。在姜太公、周公等人的辅佐之下,一个崭新的朝代乘坐着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另一片时空。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8)

一件青铜器还原了牧野之战的真实

一件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西周青铜器,这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一个叫做“利”的人制作了这件青铜器,“利”随武王参加灭商战争,战争胜利后,他因为功劳而受到周武王的奖赏,武王赐给了“利”一些青铜(当时称青铜为金),“利”用赐予的青铜铸造这件了这件青铜器物,并将他跟随周武王出征讨伐商朝的经过、牧野之战的日期、以及周武王给予他赏赐的事迹刻在这件青铜器上。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9)

(利簋)

人们将这件青铜器称为“利簋”。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利簋铭文为 :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利簋铭文中所记载的武王伐纣的日期在甲子日清晨,并逢岁星当空,利簋中的铭文也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利簋铭文的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这些赏赐的青铜为祖先檀公作了一件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纣王牧野之战的青铜器(从尚书中的记载)(10)

(利簋铭文拓片)

铭文中记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武王伐商的这天,正好是甲子日,岁(木)星当空。

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和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记载的天象记录,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的1月20日清晨。

由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而且印证了古代许多文献资料的记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