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来之不易的笫一名

陆游的梦想是通过科考走进官场,实现报国梦。

有青梅竹马的表妹唐婉倾心相伴,他的读书生涯并不枯燥。公元 1143年,陆游信心满怀地走进了考场。因文章持主战观点,与当权者观点相左而榜上无名。

第二年,19岁的陆游和表妹成婚。婚后,俩人谈诗论赋,耳鬓厮 磨,幸福生活让陆游渐渐把功名之事拋到了脑后。陆游的母亲惯使大家长作风,性格强势,她见儿子不思进取,认为都是儿媳的错。老太太愣是逼着儿子休掉唐婉,另娶了王氏之女。而唐婉不久也改嫁了赵士程。陆游与唐婉的美满婚姻只持续了短短三年。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

休掉唐婉是陆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没有了唐婉,他像丢了魂儿一样,手里捧着书本,心思在往事里游荡。科考之路因此而加倍延长,准备了很久很久,他才攒足底气走进考场。

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在等着他呢?

宋高宗是个经历比较特殊的皇帝。他曾被金兵追着打,陆地、山谷、近海轮番躲藏,一直亡命天涯。

胆战心惊的逃亡生涯让他极度渴望和平,骨子里根本不想与金兵交手,更不想收复什么失地。他大概想的是﹕真收复了失地,把被金军掳走的父亲和哥哥迎回来,那皇位还有他的份儿?过安稳生活才是他的最高追求。

因此,宋高宗对主和派秦桧言听计从,权势熏天的秦桧趁机大肆拉帮结派。宋代史学家徐梦莘说﹕“由是中外大权尽归于桧,非桧亲党及昏庸谀佞者,则不得仕宦,忠正之士,多避山林间”。

公元 1153 年,28岁的陆游答完了卷子,他那才华横溢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主考官陈之茂。陈之茂充满正义感,无视秦桧淫威,冒着巨大风险将陆游判为第一名。此举让秦桧火冒三丈!早在考试前,他就把一大批亲信弄到了副考官的位置,这些人对秦桧的意图自然心领神会,届时将按计划将秦桧不到一岁的孙子秦埙录为头名状元。而陈之茂居然拂了秦桧面子,将那个襁褓里的小屁孩儿录为了第二。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2)

一场灾祸眼看就要降临陈之茂头上,幸好秦桧在身边人的极力劝阻下改变了主意,毕竟录取婴儿这事传出去太过轰动。不过,秦桧也不亏,虽然孙子没中状元,但他的侄子秦焞、秦焴、姻亲沈兴杰、朋党周夤都得到了进士头衔。

陆游就在这一干实权人物的夹击中拔得了这来之不易的头筹,是福还是祸?

公元 1154 年,陆游又参加了复试——礼部考试,正直的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这回,秦桧终于大发雷霆,直接将主考官降职,陆游除名!

一个爱国青年的豪情壮志、报国情怀、安天下的大梦就这样破灭了。

这一次,陆游既失去了考试资格,又求职无门,成了一名落魄的待业男。

十年之后偶逢唐婉

无所事事的陆游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靠东游西逛打发时光。

一天,他信步走到了绍兴会稽著名的园林胜地——沈园中,回想起记忆中的唐婉……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真真切切地闯入了眼帘。他使劲儿揉了揉眼睛,没错,真的是唐婉!

自离婚后一别十年,她的身影只在梦里和回忆中无数次出现过,如今竟真的近在眼前。看着当年的妻子如今的消瘦模样,陆游的心仿佛被撕成了碎片,他真后悔,不该屈服于母亲的威严与表妹离婚。唐婉见到他后,惊喜之余更是犹如百箭穿心,忍不住泪珠打转儿。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3)

身边的丈夫赵士程将这一切都看到了眼里,心中颇为不忍,他也是个大度的君子,于是借故回避,并差人送来了酒菜。

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何况这是一杯苦酒!前尘往事一幕幕闪现,那些曾经的幸福片段撕扯着陆游的记忆。满含着悔意、不舍,陆游一饮而尽,然后提笔,一气呵成地在沈园墙上写下了《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被迫与唐婉离婚的那种伤感与痛楚,在这次偶然的相逢中,再次让陆游痛彻心扉。写完这首词,他伤心欲绝,踉踉跄跄黯然离去。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4)

唐婉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回到家中的她想起陆游,念起那首词,辗转反侧,泪流不止。她拿起笔,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一见,对二人俱是折磨,尤其是唐婉,心中百转千回,痛苦难解。郁郁寡欢的心境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不久,痴情才女竟大病一场,郁郁而终。陆游知道这个消息,更加重了心中的痛楚。后来,他数度游览沈园,只为拣拾追忆,能与唐婉梦中一见。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5)

公元 1199 年,74岁高龄的陆游往游禹迹寺,他登上高处眺望南面的沈园,心思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桥下之水依然碧绿,她的倩影曾如惊鸿飘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唐婉已逝40余年,斗转星移,沈园柳树已老,飞绵不再,“我”终究会化作会稽山的尘土,日日凭吊怀念,却只能黯然泪下。即使进入古稀之年,那种浸透悔意的怀念也从未消失。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6)

报国梦一度破灭

公元 1158 年,距秦桧死去已有三年。高宗总算想起了陆游,安排33岁的他到福州宁德县做主簿(秘书长)小官。陆游把对唐婉的思念深埋心底,决定告别过去,开启心中一直萦绕的那个宏大的梦—— 报国。

处理政务之余,陆游经常与县尉朱景参一起喝酒聊天。慢慢地,两人交上了朋友。在同游北岭的时候,陆游写下了《出县》﹕

出县

匆匆簿领不堪论,出宿聊宽久客魂。

稻垅牛行泥活活,野塘桥坏雨昏昏。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分泉自遍村。

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绕吴门。

还县

霁色清和日已长,纶巾萧散意差强。

飞飞鸥鹭陂塘绿,郁郁桑麻风露香。

南陌东村初过社,轻装小队似还乡。

哦诗忘却登车去,枉是人言作吏忙。

陆游当的这个小官人微言轻,每天鸡毛蒜皮的事层出不穷,根本没有精力寻求报国途径,苦闷包围着他。

公元 1161 年,金朝由于内讧,只得向南宋讲和。宋高宗扔下烂摊子,当了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太子赵眘,是为宋孝宗。

陆游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京城形势。随着时间流逝,他愈加感到自己距京城天遥地远,职微言轻,这样下去,恐怕一辈子也得不到报国机会。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7)

宋孝宗

宋孝宗是个行动派,上位之初积极主张抗金——转机来了。宋孝宗听说陆游有才又主张抗金,便召见了他,赐进士出身,调任镇江府通判。

为了能参与到收复中原的事业中,陆游主动接近被皇帝重用的主战派老将张浚,提出了许多中肯可行的政治军事主张。可一意孤行的张浚并没有采纳陆游的建议,而是按照自己那一套,贸然出征与金兵交战,结果被打得落荒而逃。开局如此不利,使年轻的宋孝宗一下子失去了斗志,主和派趁机抬头。经过密谋与运作,公元 1164 年,宋金双方签订了“隆兴 和议”,规定南宋依旧每年要向金国交纳“岁币”。南宋聚之不易的财力再次以这种屈辱的方式主动向金国转移。

张浚兵败被罢官后,有人造谣说张浚北伐是陆游鼓动的结果。朝廷也不调查,就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将陆游削职还乡。

激情燩饶的岁月

陆游积极投身抗金斗争,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他黯然离开伤心地,回到了家乡山阴县,闲居岁月,笔不离手。纯朴的乡村、丰足的生活、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了陆游很多慰藉。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对于心里有梦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奋斗在追梦的路上,反而过着无所事事的乡居生活,那越是美好、越是闲适,越是让人心焦难安。不错,这样的好日子应该是常态,人人都应该好好地拥抱它,可是金国的铁蹄不离开,这样的好日子焉能长久?中原沦陷,南方岌岌可危,自己却躺在这里歌唱田园,实在太不该!对有着满腔赤诚报国情怀的人而言,任何丁点儿的享受都会让人惭愧。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8)

陆游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从来就没有平静过﹕

闻雨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只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有心杀贼,可是没有战场。脱下官衣的陆游,主战的心愿更加坚定,上战场统兵打仗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机会在哪里?只能把这个梦一遍遍地写进诗里,说给自己听。

他在幻想中继续等待着。闲居几年后,公元 1170 年,45岁的陆游接到了朝廷要他到夔州(今重庆水都)任通判的通知。这让他欣喜若狂,因为驻守川陕交界南郑一带的王炎是主战派的领袖人物。这不意味着战争就要打响了吗?王炎在政治军事上都很有才能,全盘掌握着西北的军权、财权和人权。他早就听说过陆游的才干,于是聘他为幕府的干办公事,主抓军务。陆游心情大好,多年的报国愿望就要实现!他毫无保留地提出了大量守城防攻的要点和计划,数次向王炎献计献策。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9)

南宋西北边境上的南郑周围全是地形险要之处,现在梦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抓住,一切艰难险阻在陆游眼里都可克服。他攀山越岭,涉峰过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数次往来南郑和前线之间观测地形,侦察测量,接触群众,了解敌情,然后形成大数据,为将来举兵北伐做充足的准备。这期间,陆游整个人仿佛年轻了20 岁,浑身充满了激情与斗志,他信心满怀,活力无限。就在陆游日夜练武,准备跟随王炎痛击金兵时,朝中的投降派听说王炎的计划后拼命阻挠。结果,王炎被召回朝,幕府随即被解散。陆游的一腔热血和良言上策转头成空,慷慨激昂的战争梦只维持了短短八个月。

这八个月,是陆游最接近理想的时段,他着戎装,骑战马,驰骋在西北边防前线。这一期间,他射猎深山,亲刺猛虎,饮酒赋诗,畅想胜利。

饱满的激情浸泡得文笔更加成熟,他大量汲取现实题材,形成了悲壮宏丽的诗风。如今,王炎离去,孤身一人的陆游再次体味到了前途渺茫、报国无门的苦楚。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0)

木兰花·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这时的陆游已是人到中年。其实,他在夔州只待了不到一年,一开口却夸张地说“三年流落巴山道”,大有壮志不得酬之愤,所以词中颇有抱怨之意。

泪成《剑南诗稿》

无可奈何的陆游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成都,任成都安抚使参议官,参与军事谋划。

即事

渭水岐山不出兵,却携琴剑锦官城。

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扪虱雄豪空自许,屠龙工巧竟何成。

雅闻岷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

复官罢官、得失错落、梦醒梦灭、兴奋沮丧,情绪的大起大落最容易颓放。陆游陷在悲伤里无力自拔。真能身心合一也好,而陆游不管在田园里待着、在酒精里睡多久,还是眼下这样得过且过,他的心始终是那颗不变的爱国心,情始终是那拼却生命为国一战的真豪情。他为着这种情绪的不能落脚而失落郁闷、悲伤痛苦。他知道自己太消极了,既然变成了颓废哥,干脆自号“放翁”吧,呈现给世人的是饮酒寻乐的形象,看上去似乎旷达颓放,实则内心盛满了愤慨和悲哀。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临边不战的将军只知寻欢作乐,沦陷区的父老只能忍死垂泪……陆游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做了无情痛斥!对沦陷区的百姓遭遇,他则给予了深切同情。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1)

驿站外,断桥边,寂寞寒梅独立枝头,同形单影只的自己多么相似!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清醒时,陆游一遍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似乎看到了将来。如果真的就这样成为废人,平生理想就真的成过眼云烟了。他已经在川、陕两地待了9年了。这期间,全靠诗支撑着那个遥远的复国梦。300多首诗,里面包裹的全是坚定的理想。这份火热,足以烘干那些悲愤难掩的泪水。

为纪念这段在川、陕度过的军旅生活,陆游把自己一生创作的诗作全部集中到一起,整理成了一部厚重的诗集,名字就叫《剑南诗稿》。

情绪是一场苦役

自己的心结自己解,陆游逼着自己振作起来。公元 1180 年,55岁的陆游打起精神,赴江西抚州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掌管茶、盐税收)。

赴职途中别有风景,但并不能抵消伤感。自己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离梦想却还是那么遥遥无期。愁绪和苦闷是孕育作品的温床。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当陆游辗转奔波地来到抚州时,现实为他展现了一幅凄惨画面﹕当地先是大旱,接着又发洪水。陆游把旱情收录笔端﹕“嘉禾如焚稗 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然后紧急上奏朝廷“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2)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很多时候,这都是文人的一厢情愿。陆游将一颗心急火燎的心寄往朝廷,可朝廷回复的只有冷冰冰的空气和无边的沉默。民众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饥民死伤无数。陆游实在忍不住了,一着急,竟擅自开仓放粮,并主动到周边地区去视察灾情。这一举动被给事中(常侍从皇帝左右的官)赵汝愚狠批一通,旋即上奏皇帝,陆游即被免职,再次回到了家乡,这一待又是6年。

已值耳顺之年的陆游,想起一生蹉跎,不由得心绪难平。眼见报国梦一次次被投降派扼杀,陆游胸中怒气冲天,一腔《书愤》喷薄而出﹕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余生岁月里,陆游不断地被启用,又不断地被罢职,原因皆是由于坚定的抗金主张与当权者背道而驰。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3)

公元 1186 年春,61岁的陆游奉诏人京,接受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须先到临安觐见皇帝。陆游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漫无聊赖的等待中,穿越往复的前尘往事点燃了诗人的灵感。他提起笔,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在浙江干了两年,因上奏劝谏朝廷减轻赋税遭弹劾,结果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被罢官。这次,陆游退隐山阴故居,一待就是12年。

这期间,陆游的心境依然苦闷。他常常在风雪交加之夜,伴着微弱的灯光,在往事中游走。想起在川陕交界度过的那段激情澎湃的日子,唯清泪一串、长歌一曲。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已是蹒跚老人,可爱国情怀丝毫未随年龄而消退。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那个一辈子没实现的梦碎了。就在陆游以为余生再也北伐无望时,传来了韩侂胄要北伐的消息。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4)

韩侂胄是宋高宗的亲外甥,靠裙带关系进人官场。这个坚定的抗金派果断地把陆游调进朝廷。在报国梦的激励下,陆游仿佛年轻了20 岁,浑身焕发出无限活力。他点灯熬夜,不辞劳苦地整理出一套详细的北伐策略和方案。当他满怀期待地来见韩侂胄时,韩侂胄却指着一堆史料让他整理。

陆游瞬间明白了,原来韩侂胄只是利用他的声望来巩固地位。看透后,陆游掉头而去。现实很快就应验了他的猜测﹕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北伐失败。南宋再次向金国求和。这次,金国怒了,他们对软弱油滑的南宋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割地赔款,外加韩侂胄的人头。

南宋统治者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了,贪恋富贵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使这一切用屈辱来换也毫不犹豫。朝廷决绝地杀掉了韩侂胄。这个举动让耄耋之年的陆游感到绝望。生命就快要走到尽头了。一个人临终前,大都会对一直得不到的东西不再耿耿于怀。可陆游仍痴痴不忘,仍不愿彻底放下。他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将毕生信念推广出去。他把儿孙们叫到跟前,将自己的毕生心愿凝练进了《示儿》中,留下了史上最动人的遗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5)

公元 1210 年,85岁的陆游与世长辞。长寿让他留下了丰厚的作品﹕ 9300多首题材广泛的诗歌,触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我们了解南宋的社会风貌提供了最好的导引。

这位老诗人一生经历了四任皇帝﹕高宗赵构、孝宗赵昚、光宗赵惇、宁宗赵扩。没有一位成全他的爱国梦!究其一生,他大部分时光都在闲居,在闲居中追逐、接近梦想。正因为收复失地这个梦,陆游的一生才显得那么有温度、有力量。他自始至终地坚持抗金理想,矢志不渝。

从青年时期遵从母命与表妹唐婉离婚,堕进痛苦深渊,到在政治上力主抗金却频遭打击,陷入颓放迷途,陆游的命运一直磕磕绊绊。但他从未忘记表妹,从未放弃抗金。爱让他将苦闷酿造成诗,梦让他将逆流化作动力,一次次地在失落中振作起航。

在金戈铁马的漫天风尘中,他一直心怀复国壮志,这使他的诗雄浑豪迈、奇伟壮丽﹔而长久闲居也激发出其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令其作品中有闲适细腻的一面,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慢生活的美。无论何时何地,收复失地这个念头都贯穿了陆游一生,串起了所有破碎动荡却从未消失的梦﹕“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陆游生平经历简单介绍(爱国诗人陆游错失挚爱唐婉)(1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陆游一首《诉衷情》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诉说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

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陆游这首词写尽拳拳爱国之心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与唐婉的那场沈园遗梦

漏尽钟鸣有夜行,几人故里得归耕——陆游田园诗里的情与志

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陆游田园诗中爱国的生命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