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瓷器#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

雍正朝单色釉瓷器成就卓越,唐英撰写成《陶成记事碑文》,概括了五十七个烧造品种,其中有近三十种颜色釉,基本都是雍正时期所创造的新品种,很多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单色釉名品,全部都创烧于四爷一朝。而十二菊瓣盘便是对于雍正单色釉的一次高大上的炫技!

十二月二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宋涛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瓷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2)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足见雍正皇帝对于此种作品的喜爱之情。取秋菊之形,配以十二道匀净莹润的釉色,将文人的意趣融入其中,遂成旷世名品,独步古今。雍正菊瓣盘存世量较少,基本只能看到单件的零星上拍,而有的品种更是堪称稀罕,也只有北京故宫的展厅之中,十二种釉色同时亮相,才有了让我们膜拜的机会。

但这里,十二块瓷盘纯纯粹粹展现十二种色彩,仅绿色就有葱绿、湖绿等数种,都是从未曾有的颜色。而这也仅仅是当时所能使用颜色中的一小部分。放在今天,也足以让人赞叹(事实上,此后还不断有新颜色继续烧造,传世的颜色远多于十二种)。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3)

清雍正 葱绿釉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4)

清雍正 湖绿釉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5)

清雍正 绿釉菊瓣盘

清宫旧藏的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盘中的上品,十二件一套,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菊花瓣式,有黄、红、蓝、绿、紫、白、酱、藕荷等十二种颜色,多数圈足白釉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少数圈足内满釉,有釉下暗刻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菊瓣盘色彩丰富、釉汁莹润,菊瓣棱线坚韧有力,体现出雍正官窑颜色釉瓷器雅、秀、精、纯的时代特征。

不过,不同颜色,所用的工艺大不相同,烧造的难度也差异巨大。比如颜色釉之中最难的是高温红釉,如永乐的宝石红、康熙的豇豆红等。但瓷器上的红色还可以通过低温的色釉,比如矾红、珊瑚红代替,却是完全不同的工艺。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6)

清雍正 酱釉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7)

清雍正 葡萄紫釉菊瓣盘

因而十二色菊瓣盘看似仅需简单更换釉色,其实却要调动一个庞大的工艺体系。有的是高温色釉(比如古铜釉),需在素坯上施釉,高温下一次烧成;而黄釉却需要将素坯烧成瓷器,然后上釉二次低温烧造。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8)

左:清雍正 黄釉菊瓣盘 右:清雍正 姜黄釉菊瓣盘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9)

左:清雍正 明黄釉菊瓣盘 右:清雍正 米黄釉菊瓣盘

即使同是低温色釉,操作的手法也大不相同(比如同是低温色釉,黄釉需要先烧成无釉的素瓷,而胭脂釉则需要先烧出覆盖透明釉的素瓷)。但不管哪一种方法,要保持釉面的绝对均匀都是不小的挑战。更不必说菊瓣盘的表面有凹有凸,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艺的难度。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0)

清雍正 胭脂紫釉菊瓣盘

最早的菊瓣盘应该追溯到宋代漆器,雍正非常喜欢宋代文人的品味,而宋人喜欢的梅兰竹菊都成了雍正的宠儿。曾经跟一些行内的研究员聊过,据他们说刚开始烧制菊瓣盘是为了试颜色效果。由于年希尧对于几何学的精通,由他设计出的菊瓣盘线条、器型都是几何学上最美的,又很有宋代漆器的韵味,因此得到雍正的喜欢。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1)

清雍正 洒蓝釉菊瓣盘

新奇优雅的器形,纯正丰富的色彩,足以使之成为陶瓷史上的不朽经典。 但它的美还有另一重意境。在古代,菊花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观赏花卉,它与梅花、兰花、修竹并称为四君子。它是“采菊东篱下”的隐逸;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傲霜挺立。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2)

清雍正 白釉菊瓣盘

雍正皇帝当然深谙此道。并没有确切记载皇帝本人亲自参与了设计,但在其授意下完成却没有疑义。事实上,他比大多数明代皇帝更懂得也更欣赏汉族的文化。菊瓣盘以极其高超的工艺与丰富的细节处理,体现出细腻高雅的风格(细节本身却几乎难以让人觉察),由此更展现出皇帝个人的艺术修养、对器物的敏锐感觉以及高超的控制力。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3)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在短短十余年间,雍正一朝就开创出陶瓷史上一座新的高峰。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拍卖纪录(清宫旧藏雍正十二色菊瓣盘)(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