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二)黑格尔心目中的神——“绝对理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黑格尔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黑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黑格尔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黑暗(黑格尔心目中的神)

黑格尔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黑暗

黑格尔美学(二)

黑格尔心目中的神——“绝对理念”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有一个神秘的,同时又至高无上的存在,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我们要想弄清楚黑格尔的美学,就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绝对理念”。

要想理解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我们可以从他对理念做过的定义讲起。黑格尔说“一般来说,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这句话包含三个内容,一个是“概念”,一个是“概念所代表的实在”,还有一个是它们的统一。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叫正、反、合。

首先是正,即“概念”。概念是绝对理念的抽象状态,它在理论上、在逻辑上是“有”,或者说应该有,在事实上却又是“无”,是没有。因此,它是片面的、不真实的。这就必须否定。用什么来否定“概念”呢?用“实在”,概念所代表的实在。“实在”为什么否定概念呢?因为它和概念刚好相反。“概念”是理论上有,“实在”是实际上有,“概念”是抽象普遍的,“实在”则是具体个别的。所以“实在”能够否定“概念”。

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实在,它的片面性就被克服了,所以,概念变成实在,既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否定,也是它的自我确定。但是事情还没有完,因为“实在”也有它的片面性,它只有感性,只有具体,只有个别,所以它还要被再否定一次,把它的片面性否定掉。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合”。

合就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它是概念的再次自我否定,同时也是它真正的自我确定。在这个阶段,它既不是片面的抽象,也不是片面的具体,而是“抽象具体”,因此叫做“绝对理念”,也叫“绝对精神”。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管它叫“上帝”或者“神”。

在黑格尔看来,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个客观存在的、不断运动的“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在自身的运动中“外化”出各种现象。先是自然界,然后是人类社会,最后是人的精神。

世界为什么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呢?黑格尔的解释也有他的道理。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这个绝对精神如果想要认识它自己,它该怎么办,我们不要忘了“绝对精神”在初始状态下是纯精神的,作为纯精神性的存在,最能否定它的就是最物质性的存在,这就是自然界了。可是“绝对精神”的目标并不是变成纯物质,而是它要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一旦变成了最具物质性的自然界,它必须向自身回归,而绝对精神的自我回归只能实现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

所以,绝对理念自我运动的三个阶段,就只能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这就是黑格尔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质给出的答案。

“神”为了认识他自己,创造自然界,又为了实现他自己,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毕竟,“上帝”只能在人的精神中复归到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