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精美的配图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1)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工具人”,为人古板,不修边幅,生活单调,不爱钱财,不爱美女,一心为皇帝打工,却屡遭弹劾。

但王安石依旧很“牛”。

即是今天的学者们坐在一起,谈起“王安石变法”,依旧会吵闹起来,有人说他好,有人说他不好。

但是没关系,他是知名的“拗相公”,20几岁就写下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样的诗句,还会怕谁呢?

关于王安石的“轴”是有史可查的,他这个人太认死理,比如: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他只爱吃鹿肉丝,吃饭的时候不吃别的菜,只吃这个。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2)

他的夫人听后哈哈大笑,告诉他们说,下次再一起吃饭的时候,把菜换个位置试试。于是人们发现,王安石只吃眼前这道菜。

对了,王安石还是宋朝少有的,“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专情男子,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他的好友加政敌,司马光。两个人都是只结一次婚,拒不纳妾,要知道,北宋纳妾是一种时尚,比如苏东坡、张先、秦观等。

有一天,王安石的妻子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了,就为他安排了一个“妾室”,没想到王安石很生硬地问那女子:“你是谁?”

后来得知女子是因“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还送了她钱财,使得她和自己的恋人重逢,成为一段佳话。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3)

不仅如此,王安石还很讲义气(认死理的人都这样),他主张改革,而司马光、苏轼都反对,为此他们之间还结下了恩怨。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是王安石上书替他求情,苏轼才捡回一条命。

最重要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是王安石的“死敌”,王安石母亲病逝时,只有苏洵没有去吊唁,并且还写下了《辨奸论》暗讽他和背后的势力。后来苏轼升官后,也几番上书弹劾了他的变法。

当然,苏轼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复官后,亲自去看望了王安石,两个人一笑泯恩仇。

包括司马光,虽然是王安石最大的政敌,但私下他们俩,还有包拯,都是非常要好的。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4)

尽管如此,世人对王安石的评价依然是褒贬不一,不止他的政敌们反对他,连他的“自己人”也会坑他。比如“乌台诗案”的爆发,就是他提拔的沈括、舒亶和御史台暗中制造的,最后闹得他不得不罢相下野。

所以说白了,王安石是没有党派的,他只是想认认真真地做事,并且努力把事情做好。奈何,世事总是不如人愿。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前,司马光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劝他收手。当时弹劾王安石的人有:苏轼,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等。

这个阵容可怕吧,然而还是没能扳倒王安石,只因为宋神宗太崇拜他。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5)

当初王安石并无意仕途,只想做个小小的官,专心研究学问,然而宋神宗继位后,三番五次请王安石出山,这要比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次数多。最后王安石才同意入朝,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而王安石下野,是因为曹太皇太后和高太后不喜欢王安石,几次向神宗哭诉,王安石才不得不引咎归隐。

可是一年后,王安石又复出了,还是当宰相。

遗憾的是,他当时已经55岁,身体状况愈发不好,而自己的长子王雱病故了,心力憔悴的他于1076年再次辞去宰相职务。

回乡后,王安石不再操心政务,休养期间写了一首《清平乐》: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6)

写下这首诗时,王安石大有看破红尘的心境,回顾自己的一生,波澜壮阔,可最后改革依旧没有推行下去。

“云垂平野”是引用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遭遇,并且置于这首词端部,单独成句。看来他是真的累了。

所以整首词的大概含义是:广阔的原野上,浮云翻滚,淹没了我的草屋。像隐士一样幽居,看看春红柳绿的日子,真是太潇洒了。大丈夫光明磊落,即便曾经遇到不能释怀的坎坷又能怎样,给我一杯美酒,就让我这样自由自在也无妨。

因为看透了人生,这种无拘无束、闲云野鹤的日子,王安石整整享受了10年。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公元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于钟山逝世,享年66岁。

同一年九月初一,他的好友司马光也与世长辞,北宋同时失去了两位文坛巨匠,从此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灭亡。

王安石写的最好的一首诗(王安石晚年这首诗)(7)

后人评价王安石变法,依旧是褒贬不一,我们谁也说不出到底是错是对,但是要把北宋的灭亡强加到他一个人身上,这个罪责未免过大。

相反,我们用历史辩证法看,当初反对他的那些人,却从没在政绩上有过任何显赫的举动。尤其是司马光,他的生平受每个人爱戴,几乎接近于一个完人。

可就是因为思想保守,反对变法,同时又拿不出治世的办法,而屡屡遭到批评。并且这种批评声几乎没有争议。

至于像苏东坡,他只是一个词人、文学家、美食家,再加上一个画家,仅此而已。他还没有能指点江山、左右历史的能力。

- END -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司马光这首诗,轻巧随意,却写出了人性的复杂

孟浩然这首诗,高明,既写出交友之道,还损人不带脏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