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博,口腔医学博士,苏州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美学正畸。热衷于用简单浅显的文字,为您打开口腔知识大门,欢迎关注。

不少人对牙齿矫正的印象就是戴钢牙套,但很少有人知道钢牙套是如何起作用的。今天就为大家科普牙齿矫正的原理。

第一、牙齿矫正的前提——牙槽骨具有弹性

为什么牙齿能矫正,其他骨头不能?因为牙槽骨是人体中新陈代谢最强的骨头。简单点讲,它可以改变形状。

牙齿矫正,其实就是牙槽骨改建的过程。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1)

牙长在牙槽骨里的,就像树根种在泥土中一样。由于牙槽骨具有重塑性,所以牙齿并不是纹丝不动屹立在牙槽骨之上。正因如此,牙齿是可以"移动"的,也就构成了矫正的基础。

如果牙槽骨没有弹性,那牙齿就没有矫正的可能了。

但由于牙槽骨毕竟是骨头,不能用强劲勇猛的力气去改变,所以每次只能微微调整一点,逐渐加力。这也就是矫正周期长的原因。

第二、矫正的过程

矫正呈现的结果是"戴了牙套",但牙套可不是简单套上去的。相反,这是个复杂而精细的活儿。

2. 粘贴托槽

看似小小的托槽,其实每个都有自己的位置。医生先找准位置,再用酸蚀剂酸蚀牙齿表面(牙表面的牙釉质是光滑的,酸蚀剂可以增加摩擦力)。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2)

再用专门的树脂材料将托槽一个一个耐心粘上去。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3)

粘一颗很简单,但一口呢?所以,它非常考验医生的耐心。

2.牵引弓丝

托槽就是弓丝的家,粘完弓丝,就是将一根弓丝卡在一排托槽里。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4)

弓丝是个调皮的孩子,无论你怎么掰扯它,它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原来的形状。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5)

所以!!!重点来了!你将弓丝"强行"塞进了托槽里,但它会拼命回到原来的状态,它就像火车头一样,拉着牙齿回到它的状态。

当然,弓丝需要定时更换,因为每根弓丝的力量是不一样的。

牙齿能沿着医生设计的"轨迹"移动,全靠弓丝的"调皮"属性。

3.拉橡皮筋

有些人会有疑惑:为什么有人用橡皮筋,而有人不用呢?

橡皮筋的作用是拉间隙。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6)

什么叫间隙?就是牙齿与牙齿间的缝隙。

有人矫正需要拔牙,拔牙后自然有间隙;有人天生牙缝大,也是需要收的。

一般来说,医生会先"排齐"——让牙齿排整齐;

再"收间隙"——收紧牙缝。

第三、保持器的坚持使用

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牙齿。

由于牙槽骨具有重塑性,所以我们用外力将牙齿的位置进行移动。但这并不代表牙齿就乖乖听话。所以,为了改变它的"本性",我们需要再佩戴两年的保持器,维持它现在的状态。

矫正两年没什么效果(科普看完矫正原理)(7)

千万不要小瞧保持器,矫正失败十有八九与不配合戴矫治器有关。

牙齿矫正,说白了就是自然与人力的抗衡,它基于破坏与再生的原理机制,改善口腔环境。

但最后还得啰嗦一句,口腔正畸学博大精深,原理、方法各不相同,涉及到生物力学、组织发育、机械力学、材料性质等众多领域,一位正统的正畸医生至少需要本科五年、硕士三年的培养,绝不是"移动牙齿"这么简单。

所以,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医生的技术非常重要!明白了吗?集美们~

PS: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评论,也希望您收藏、分享给朋友,让您和身边人在口腔治疗与护理的路上,少走弯路多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