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2)

相传,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郭璞在构建温州城时,有白鹿衔粉红色的杏花经过,此城故名白鹿城。

杏花开,当然是春天,杏花春雨江南。春雨滴落瓯江水,春雨流过南塘河,舟楫泛中流的水乡温州的春天,是充满柔情和诗意的。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早秋,大诗人谢灵运来了,被贬谪于当时的偏远边境温州任永嘉守。

恰温州建城百年后,也就是423年的春天,谢灵运在白鹿城中的池上楼写下了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正是在温州,谢灵运开创了中国山水诗之流派。

近日,我省率先在全国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重点打造了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等四条诗路。其中的瓯江山水诗路,开山鼻祖当然就是谢灵运。

谢灵运之后的千百年来,依然有不少著名大诗人沿瓯江或者从陆路到访白鹿城,尤其是江中孤屿江心屿,历来号称“中国诗之岛”,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无数。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3)

夏日九山

今天,

我们一起来逛逛白鹿城~

瓯江山水诗路怎么玩?先去池上楼走一走

作为江南园林式建筑的如园,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位于温州市中心中山公园旁。里面依旧有池上楼,当然,不是一千多年前谢灵运写《登池上楼》的那个池上楼,但是如今挨着这个池上楼边的池塘,依旧是谢灵运当年开凿出来的春草池塘。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4)

池上楼树丛深处的珠颈斑鸠

作为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如园,如今也是谢灵运纪念馆,闹中取静,占地面积不大,但是绿树成荫,亭台阁榭一应俱全。游人不多的时候,如园的墙头、青瓦上,就是小松鼠、珠颈斑鸠、白头翁之流的自在小天地。你到如园的各个展馆,可以很清晰地了解谢灵运的生平以及他在温州走过的足迹,当然,还有他为温州写的许多诗。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5)

雨中,如园里的怀谢楼

挨着池上楼的春草池塘位于中山公园里,周边无柄小叶榕肆意漫长。遥想当年,郭璞始建温州城,在城里凿了二十八宿井,其中之一名冽井,谢灵运为永嘉守时,认为冽井水好,故而引泉凿春草池塘并筑池上楼赏景。如今,冽井依旧在,冽井边上的积谷山中谢客岩(谢公岩)也依旧在。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6)

池上楼屋檐上的小松鼠

清朝大诗人袁枚过此地时,写了《过谢客岩有怀康乐公》:“一梦传千古,诗人重友于。池塘应在此,春草绿如初。水色芙蕖嫩,苔痕屐齿疏。相传崖上篆,犹是谢公书。”

池上楼的周边,中山公园也是值得去的,这里有大树参天,也有温州老城区最接地气的民众休闲画面,拉二胡的,拿着扫帚在地上练书法的,打太极的……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7)

倒映于中山公园春草池塘的池上楼

“中国诗之岛”江心屿东西双塔中间全是诗

诗仙李白名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谢朓,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曾有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古代,大概有过“舟楫泛中流”的经历才能被称为诗人,所以,独处瓯江中心的孤屿江心屿,自然是诗人泛中流游赏的好去处。在温州,泛舟江湖留下名句的,当然也始于谢灵运。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8)

晴日江心屿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有名句如是:“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故而江心屿上,如今有澄鲜阁。

澄鲜阁位于江心屿西塔山南麓,阁楼的墙上,列着很多后代名家写谢灵运与江心屿相关的诗文。澄鲜阁畔,是谢公亭。谢公亭,顾名思义,是谢灵运为永嘉守时常常游江心屿驻足望江之处。

自谢公始,追寻着谢公的足迹登江心屿的大诗人很多。如孟浩然《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国辅》中有言:“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江心寺旁有浩然楼,起初是为了纪念到访的文天祥的,取名于文天祥《正气歌》。因为孟浩然,如今,我们普遍认为,浩然楼既是纪念文天祥的,也是纪念孟浩然的。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9)

夕阳西下,江心屿西塔下澄鲜阁及谢公亭一带

位于澄鲜阁和浩然楼中间的江心寺,寺门有王十朋的千古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王十朋,乐清人,南宋高宗时状元。江心屿曾是中状元前的王十朋读书处,他在江心屿,也是留下了许多诗篇。

这中间,为江心屿赋诗的,还有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当然,还有上文提到的文天祥。现如今,江心寺旁还有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文天祥祠。其他的诗人,太多,不再赘述。

游人到访江心屿,除了赏瓯江山水及孤屿景致,跟着山水诗的足迹再赏孤屿,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书圣王羲之的足迹挨着朱自清的美文

从车程上算,九山到江心屿,约在10分钟;从江心屿出来到朱自清旧居陈列馆,只要5分钟;朱自清旧居前往池上楼,也在10分钟左右;池上楼折回墨池公园,也在10分钟之内。如果是单车骑行,时间不相上下。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0)

温州墨池里的游鱼

墨池公园在解放街旁的墨池巷里。顾名思义,墨池,当然就是书圣王羲之洗笔砚处。温州城关于王羲之的传说非常多,全城最有名的五马街取名也跟王羲之有关。大意是说,王羲之曾任永嘉守,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即控之。所以,后来温州就有“五马坊”,也就是现在的五马街,也有了现在的墨池。

因为是“据说”王羲之曾为永嘉守,不排除推崇书法艺术的古人傍名人之嫌,但是,后世的大诗人们到访温州,许多都把王羲之在温州的经历写到了诗词中。

比如南宋著名词人姜夔,著有《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温州郭公山曾有富览亭,“富览亭”三字相传为王羲之手书。

姜夔也是在瓯江“舟楫泛中流”,去追王羲之和谢灵运的脚步,因而有“不问王朗五马,颇忆谢生双屐”之句。

我们且跟着瓯江山水诗路,跟着这些诗词,去寻访墨池。墨池公园,也是江南园林式公园,亭台楼榭都有,还有围墙,如此近乎封闭式的公园,游逛起来相对安静,也能遇见小松鼠。一隅的墨池井水是墨绿色的,池中的锦鲤不时浮上水面,游踪也像在写毛笔字一般,时开时合。

朱自清旧居纪念馆,同样位于解放街一侧,在其中的四营堂巷里,挨着南戏博物馆。1923年至1924年,朱自清在温州教书,租住在四营堂巷。朱自清将写温州的四篇散文,编为一组,取名《温州的踪迹》。其中有语文课本名篇《绿》,还有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写的是当时他的温州朋友、书画大师马孟容的一幅国画意境。

温州作为南戏故里,游人若是能赶巧的话,南戏博物馆内的戏台上,入夜偶有好戏上演。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1)

南戏博物馆里的越剧演出

倾城之恋的张爱玲在九山碎了岁月静好的梦

温州九山路,挨着九山河,拥有全城最美的林荫道。即便在炎夏,这里也是有凉意的,路边有承载温州人几十年集体记忆的九山冰淇淋在卖,河里有贪凉的人们在游泳。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2)

骑行九山路

九山河畔的松台山,山不在高,高不过100米,但是有名僧,也有名诗。唐高僧永嘉宿觉大师逝世后便葬于松台山。

至于诗词,清朝词坛领袖之一朱彝尊写有《永嘉杂诗·松台山》:“苍苍山上松,飒飒松根雨。松子落空山,朝来不知处。”

温州曾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老温州城水网密布,舟楫往来。如今,游人到九山,尚可找到水城的影子。从九山路绕着九山河到胜昔桥,依旧有不少老温州的记忆。九山糯米饭、灯盏糕……都是老温州的美食。

遥想当年,九山河畔的胜昔桥路,滚滚红尘里隐约还流传着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传说。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3)

胜昔桥路,徐家大院旧址

“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1946年初,张爱玲从上海一路赶到温州,追寻丈夫胡兰成的脚步,写了上面那段话,可见她的期盼。

当时,逃难到温州的胡兰成,借住在胜昔桥徐家大院,另有新欢相伴。于是,这段曾许下“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美好心愿的一纸婚约,最终在九山河畔的短暂三角恋纠结中破碎。

斯人已去,徐家大院的门台倒尚在,路旁的九山河一角,夏日荷花正迎着日光绽放。路上人来人往,穿梭于隔壁的油条老店、糯米饭团、灯盏糕老店。还有路边那根须深扎于河水中的无柄小叶榕,依旧数十年肆意生长,从未停歇。

九山河畔胜昔桥,除了张爱玲这段红尘往事的足迹,还有一处不错的去处,是温州教育史馆,也临着九山河,安静地坐落于籀园小学墙外一角。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4)

九山胜昔桥路,温州教育史馆的门台

百多年前,温州人为了纪念教育家“籀公”孙诒让先生,在胜昔桥兴建了籀园,温州教育史馆属于旧籀园领地,庭院里尚有并列的三块古碑:顺治年间进士王锡琯所书“学院王公纪德碑记”、乾隆二十年(1755)中山书院碑、温属图书馆碑。其中布局,分古代教育展厅(文德堂)、近代教育展厅(籀公祠)、现代教育展馆(籀园图书馆)、文献阅览室(服膺轩)和庭院等五部分,展品1081件(套),展示温州一千七百多年来教育人文历史变迁。

游人到了九山,除了可以感受这些老温州的经典诗词和文化韵味,最重要的是,品味九山一带尚保留着的老温州最纯正的人间烟火味。

心动不如行动,

趁着周末,趁着暑假,

一起走起,

做这条街上最有诗意的仔~

线路:池上楼——积谷山(谢客岩、春草池)——五马街、禅街——江心屿

看景学诗

1、江心屿·谢公亭

何文渊的《谢公亭记》:

温州城外江中旧为两寺,东曰净信,西曰普寂,有孤屿亭,相距里余,背阴面阳而并列焉,谢公政事暇时,常乘舆马出至江浒,驾舟游于亭寺,徜徉移时而不知返,谢公既去,僧不能忘,乃即兴庆寺之南偏岩石之上而作亭,以公常憩于此故也。

2、江心屿·澄鲜阁

谢灵运的《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当然,

在江心屿不能不默读下

李杜两位唐诗“大神”

为致敬谢灵运而写的诗。

李白《与周刚青溪玉镜潭宴别》: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我来憩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别后经此地,为予谢兰荪。

杜甫《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故人官就此,绝境兴谁同。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扁舟吾已就,把钓待秋风。

3、池上楼、春草池(谢公池)

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还没吟够,

再来几首后人的致敬诗

唐·张又新《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唯有灵池月,犹自婵娟一水间。

唐·张又新《春草池》:

谢公梦草一差微,谪宦当年道不机。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园柳亦依依。

北宋·杨蟠《春草池》:

寂寂绿岩畔,相期无数人。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

南宋·徐玑《初夏游谢公岩》: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水国乘舟乐,岩扉有径通。州民多到此,独自忆髯公。

清·朱彝尊《谢客岩》:

朝看白云飞,暮看白云宿。闻有山阿人,曾歌白云曲。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摄影:翁卿仑

版式:周斌杰

大家都在看

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法治论坛在温举行 助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

陈伟俊调研城建工作时强调: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全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想体验诗意山水风情,一定要收好温州这些精品旅游线路

温州市图书馆将于7月1日正式开馆!约上小伙伴看书去

每月最高可报销2214.4元!温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了!

温州生活垃圾分类有了新标准!8月1日起实施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5)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6)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7)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

春节心动之旅来厦门(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18)

”分享给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