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人如何才能最快捷地走向人生“巅峰”?
相信各位的答案不出三个方向:钱、权、色。
凡是和这几样绑在一起的操作,就不愁人生没有光环。
但如果我说只需一件东西,就能将此三者一网打尽从而走向人生巅峰,你一定觉得那是胡说八道。
别急,等看完夫人今天推荐的电影,你就会恍然大悟:
2003年,刁亦男导演的处女作《制服》。
一、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建,一名青年男裁缝。
和绝大多数的文艺片一样,小建的身份也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父亲是退休工人,患病在家,小建经营着一家小裁缝店,勉强能糊口。
家里欠着一屁股债,毋庸置疑,日子过得紧巴巴。
性格懦弱沉默寡言的小建到了适婚年纪,可他还是单着身,显然是因没钱没本事的缘故。
除了勤恳地工作,小建唯二的休闲消遣,便是去游戏厅,或是借买烟的名义和小卖铺的老板娘搭讪几句。
然而,他打游戏刚出门就被街头的小混混一通欺负,实在窝囊得很。
小建的眼神里自带忧郁和沧桑的气质,看不到他脸上有笑容,仿佛活着是上苍给予他的惩罚似的。
任谁再怎么脑洞大开,也不会想到他的命运竟然会因为一件衣服而彻底改变。
某日,小建在店里发现一件早已缝制完毕,放了好几天的警察制服没有取走。
他从兜里翻出一张发票,打算根据上面的地址给主人送回去。
可数次敲门无人应答,邻居告知那人几天之前就出车祸死了。
返回时突降大雨,小建跑到地下通道躲雨,他顺手换上袋子里的干制服,然后点上一支烟。
同来躲雨的女孩郑莎莎,略微迟疑后走过来问他借打火机点烟。
一场雨一件制服,让两个陌生人有了一次偶然相遇,为什么要强调制服呢?
正是由于小建身穿制服,令郑莎莎在潜意识中对他多少有些信任和安全感。
小建也似乎心领神会到,一件衣服是如何吸引一位陌生女孩向她靠近的。
他开始在这件警察制服上大做文章,将它的功用发挥至极致。
二、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强调的是衣着打扮的重要性。
其实,着装不仅代表人的外在形象和气质,还可代表某种特定的身份。
小建恰是充分认识到了这点,所以才能堂而皇之地过上一种双重生活。
在裁缝店,他是给人修补缝制衣服的无名裁缝,做着最辛苦的活,挣着极少的小钱。
走出家门,小建会在无人的空旷之处,偷偷换上那件短袖的警察制服,别提多神气!
为了看上去像真正的交警,他观察真警察的行为举止,他们的日常动作、说话语气,全被训练模拟了一番。
经过自行操练基本功课后,小建正式“上岗”,他跑到离家较远的街上,行使起警察职能。
比如,指挥交通。先前从未有人注意他,没人把他当回事,现在不同了,有人会对他投来尊敬的目光。
穿上制服的小建,越来越享受他的新身份,其所拥有的权力和野心也越来越膨胀。
毕竟,指挥交通很受累,没啥实质性的好处。
于是,他走向人烟稀少的公路拦截车辆,以种种理由罚款。
不知情的人们纷纷踩坑,不但对他毕恭毕敬,而且还乖乖地交钱。
一件交警制服,让小建的腰包越来越鼓,连腰杆也越来越硬,他敢于名正言顺地欺负别人了。
先前,小建去厂里替父亲办理相关手续,看门大爷连门都不让进。
现在,他敢闯入门卫室挥起拳头教训老头,然后光明正大地扬长而去。
总之,没人再瞧他不起,他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做人的尊严。
那是无形权力带来的快感,是轻轻松松得来的金钱。
穿上制服的小建,早已分不清自己拥有的只是短暂虚假的荣耀而已,反而以假当真愈演愈烈。
三、小建第一次穿上制服,就遇见了美女郑莎莎。
之后在这件衣服的加持下,他加快了追求莎莎的速度。
莎莎在一家音像店做导购,两人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逛街、看电影。
小建利用他的高超手艺,还为莎莎做了件白色的裙子,而莎莎也仿若那件洁白的裙子般纯洁。
如果剧情一直顺此发展就好了,可惜小建的警察身份被拆穿,莎莎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不过,当有客户刁难莎莎时,暗中保护她的小建会及时出现,替她解难。
处于这种能得到实际好处的考虑,他们还是在继续交往。
小建也知晓了莎莎的另一重身份,公关女郎或者交际花。
白天下班后她会浓妆艳抹地精心打扮,再跟着老板出入在酒吧等场所。
同样,“警察”小建给她的老板提出警告,让他好好对待莎莎,不得搞事。
小建和莎莎的爱情之路还在缓缓而行,他们以虚假的身份相见,想寻得一份真情。
至少对小建而言,他是认真和渴求的,只是这样的爱情好像很难有结果。
影片结尾,小建和莎莎约会时他去买烟,却被真正的警察识破身份而追赶。
小建骑着自行车在城墙下疯狂地奔跑,不知道他能否成功地躲过一劫?
莎莎百无聊赖地等他归来,直到黄昏直到夜幕……
学戏剧文学出身,以先锋话剧入行,刁亦男终于在2003年推出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制服》。
这部片子的故事很简单,叙事简约,人物不多,却意蕴悠长。
导演通过一件制服的去向,解构了欲望、身份、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也透视出了成人世界的种种潜规则,令人细思极恐,久久难以释怀。
四、
我们常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实际上中国更是权力社会。
从权力角度解读,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刁亦男的《制服》选取的就是这一视角。
在穿上制服扮演假交警之前,小建懦弱寡言,是受人欺负的对象。
他的生命就像犬儒般蜷缩着,没有表情没有欢声笑语,只有隐忍内敛只有唯唯诺诺。
而当小建偶然间拥有了一件制服,他毫无亮点的人生便开始弯道超车,高光时刻接踵而至。
最为核心的一点,是小建有了身份,有了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身份,有了能控制一定社会资源的身份。
即他是个“警察”,而不是普普通通的随便什么人。
这种身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了一定的权力支配。
小建可以穿着制服,以警察的身份走进社会,在街道上在公路上,在一切能去的地方,施行他的权力。
而权力从来不抽象,他用权力置换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对司机的罚款,对门卫拳打脚踢的报复。
小建有了像样的社会身份,也意味着他不再那么差钱了,也不会再遭人欺压了。
他能用罚款为父亲交住院费,他能替女友莎莎成功解围,他能让别人听他说话……
在小建身上,身份和权力划了等号,也说明在成人世界里,拥有身份就等同于拥有权力拥有地位。
制服赋予了小建身份和权力,让他获得了钱财和尊严,也激发了其压抑已久的情欲。
一言以蔽之,穿上制服的小建,活得更像个人了!
他再也不愿脱下身上的制服,甘做那个默默无闻的小裁缝。
刁亦男借助一件制服,非常巧妙且深刻地揭示了身份问题的本质: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身份,就能掌握多大的权力,就能释放多少的欲望。
导演对小建这个人物的塑造,也昭示了国人潜意识里对权力的渴求。
制服“诱惑”的含义,深矣!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