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有不少狂人,如章太炎、鲁迅等,而章太炎的学生刘文典也是一位狂人,甚而远胜。

刘文典,字叔雅,安徽怀宁人,早年加入过中国同盟会,并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凭借《淮南子鸿烈集解》与《庄子补正》两部巨著震动文坛,一跃成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文史大家。

这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曾留下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奇闻轶事。

刘文典讲民国最傲娇的大师(民国狂人刘文典的奇闻轶事)(1)

西南联大时代,刘文典在乡下居所书房留影

脚踢蒋介石

成名后的刘文典,不仅才高学广,其性格也狂狷孤傲。

1928年,刘文典回到老家创办安徽大学,代行校长职。当时安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潮,外边传言学校里有共党分子,可能要被抓起来,刘文典知道后就悄悄把学生放了。此时,恰巧被正在安庆巡视的蒋介石闻知,就召刘文典训示。

刘文典见到蒋介石,既不脱帽,也不向对方行大礼,找了把椅子昂然而坐,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蒋介石一看火起,当场严厉喝道:“你就是刘文典?!”

刘文典抬了下头,口气生硬地回道:“字叔雅。”

这下更激怒了蒋介石,他一拍桌子,并怒吼:“你这个无耻文人!你怂恿共党分子闹事,该当何罪?”刘文典见对方如此,照样蹦将起来,反指着蒋的鼻子道:“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员,你是总司令,带好你的兵就是了;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自会料理,由不得你多管闲事!”

蒋介石大怒之下,顾不得身份,给了刘文典“啪啪”两记耳光,又一脚将刘文典踹倒在地。刘文典一个鲤鱼打挺站将起来,倏地飞起一脚踢向蒋的裆部。蒋“啊”了一声,弯腰双手捂住下半身在屋内转起圈来,表情痛苦不已。众人见状,知刘文典的一脚正好踢中了蒋的小蛋蛋。

因为这事,刘文典坐了一顿大牢,若不是蔡元培和陈立夫等要人出面斡旋,差点就被蒋严刑正法。

令刘文典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了这一段传奇经历,使他的声名一夜间传遍国内,为天下儒林士子所重。

刘文典讲民国最傲娇的大师(民国狂人刘文典的奇闻轶事)(2)

刘文典和蒋介石

怒斥周作人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刘文典因家庭拖累而未能及时转移。华北沦陷后日伪政权建立,许多丧失民族气节之人纷纷投靠。由于刘文典留学日本多年的经历以及在学界、政坛的声望,日伪政权想将其拉拢过去,于是就派刘文典的原北大同事周作人来游说。

周作人说:“文典兄誉满学界,如今政府虽伪但教育不可使伪,以你的学问才识,应到‘维持会‘做事,以维持教育,抵抗奴化。”

刘文典强按怒气说:“你有你的道理,但国家民族是大义,气节不可污,唐代附逆于安禄山的诗人是可悲的,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啊!”听此,周作人只好面带愧色离开。之后,又有几批身份不同的说客分别登门游说,都被刘文典严词拒绝。

但日伪政权仍不甘心,为逼刘文典就范,索性派日本宪兵上门强行搜查,施以颜色。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宪兵,刘文典不知从哪里翻出一件袈裟穿在身上,做空门高僧状,端坐椅上昂首抽烟,冷眼斜视。面对日本宪兵队长的质问,刘文典始终以鄙夷的神态,口吐烟圈,一言不发。

翻译官见状,喝道:“你是留日学生,精通日语,太君问话,为何不答?”

刘文典白了对方一眼,冷冷地道:“我以发夷声为耻,只有你们这些皇城根底下太监们生就的孙子,才甘当日本人的奴才与胯下走狗!”

这种不失气节的文人风骨让国人敬仰。

月下讲课

刘文典讲课也别出心裁,自成一格,在众多教授中是难得一见的“另类”。据说,每逢上课,先由校工先提一大茶壶,外携一根两尺来长的竹质旱烟袋,端放在讲台上。刘文典讲到得意处,一边喝茶吸烟,一边解说文章的精义,从不理会下课铃响与否。

最让当年的听课学生津津乐道的是刘文典月下讲课。

在一个月圆之夜,只见清扫一新的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一身长衫端坐桌前,在一轮皓月之下大讲《月赋》之韵味。许多教授闻讯纷纷前来看个稀奇。文典一看听课的人越聚越多,非常得意,就像集市上的说书人一样,神情激昂,时起时坐,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瘦削的身子前仰后合,长衫衣角左右摆动,一番仙风道骨的模样。听课的人是如痴如醉,大呼“过瘾过瘾”!

这一别出心裁的讲课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此后,西南联大的其他文科教授,有时也模仿刘文典在校园广场的摆桌设椅,于皓月下开设讲座。

刘文典讲民国最傲娇的大师(民国狂人刘文典的奇闻轶事)(3)

刘文典讲完课后,挟着包袱借着月色回家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