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花姿优美、各色品种的月季竞相开放,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习习清香。相信大家从小最熟悉的花就是月季了,毕竟它又好看,又好养,因此从大街小巷到居民楼的阳台上,总是少不了月季的身影。

经典月季花语录(夏日花语月季)(1)

说起来,月季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中国。有考古发现,月季是华夏先民黄帝部族的图腾植物。汉唐以来,宫廷花园也已开始大量栽培月季。明代《群芳谱》更有记载:

“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

可见在明代,月季在普通人家的栽植已经非常普遍了。

月季作为“花中皇后”,用其坚韧不屈、香气悠远的品格,让历代文人爱不释手。曾有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格外地偏爱月季。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杨万里《腊前月季》

在寒冬凛冽的风雪里,杨万里家的月季却如春风扑面般,娇艳欲滴。它尖尖初绽的蓓蕾像是女子镜前,削葱手中缓缓摇动的胭脂笔,小小的花蕊像是耳垂悬着的翡翠茸。此时的月季清丽婉转,摇动一身香。杨万里忘了桃李,也莫顾寒梅,喜得折了一枝来正要玩索,起身往窗外一看,不见春草盈盈,只见风雪漫天,还是腊前凛冬。世人口中的“花无十日红”呢?杨万里乐了:我家的月季“无日不春风”!

经典月季花语录(夏日花语月季)(2)

话说回来,月季还是世界性的花卉。不过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象征意义有所不同。在中国的文化中,月季常常代表着坚韧不屈,顽强生长的精神。在西方,则被赋予了宗教神话的色彩,代表着圣洁高贵的圣母,更是爱情与美丽、战争与和平的象征。早在十八世纪,月季的花影就已经遍布全球,成了摩洛哥、卢森堡、坦桑尼亚等国的国花。

有趣的是,中国的月季在欧洲还有一个小小的轶闻。

十九世纪初,正是法国皇帝拿破仑时代。当时的法国外战不断,甚至与英国结下了世纪之仇。某次海战,英法两国正战得胶着,法军不慎让英军截获了一艘“战船”,而这艘战船居然能够让两军达成了短期海战的停火协议。

原来,这艘船只运载着一批中国月季,经印度转运到欧洲,送到法国,是约瑟芬皇后的“玫瑰专线”。这批月季里有“斯氏朱红”、“柏氏粉红”、“黄色茶”、“绯红茶香”四个来自中国的优良品种,在运送到法国之前,就已经引起了整个欧洲广泛的议论和评价。

经典月季花语录(夏日花语月季)(3)

这位法国的一代缪斯女神本就有她的玫瑰情结,巴黎南部的梅尔梅森城堡就是她的玫瑰园。约瑟芬出于对玫瑰的狂热喜爱,为一位伦敦的园艺家办了特别护照,让他能够穿过战争防线,定期将园中没有的新品种运到法国来。两军舰队出于对美丽的约瑟芬皇后的尊敬,达成协议,暂时停止海战,只为了让运送玫瑰的船只顺利通行。这样一来,误打误撞的中国月季倒成了浪漫的和平使者了。

不论中西方,月季都以其优美的花姿承载着各种美好的品质,人们把月季栽植在花盆里、庭院中,闲来为其赋诗一首或临摹描画,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这样,传承了几千年的月季文化,还将继续延续下去。而我们现在,趁着这大好时节,快走到户外去,欣赏月季盛放的姿态,对着月季比个心,和月季一起拍个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