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年,就在这一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李品仙盗掘楚王墓案,说起此案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个盗墓过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民国版的《盗墓笔记》。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1)

话说,距离寿县30公里外有个朱家集,位于朱家集东南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个李三古堆,当地人只认为那是一个高坡,并没有人意识到下面藏有大量宝物。

早在1932年,此地发生灾荒,有几个士绅想要筹集钱财赈灾,却一时找不到来钱的好办法。有个学过地质学的学生,在勘察过李三古堆的地形后,认为这不是普通的土坡,而是一座古墓,若是设法将古墓掘开,便可以将里面的古物拿出来变卖,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赈灾款。

这个挖掘古墓来赈灾的提议让士绅们左右为难,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说得难听点,这种行为有些损阴丧德,但若不如此,又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于是只得委托寿县的联保主任和保安队长,全权负责此事。

随后,有超过五百名当地农民被召集起来,开始有序地挖掘。果不其然,在挖掘之后,得到古物3000多件,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臻品。这些古物之中,体积大的,足有七八百斤重,上面雕刻着龙,或是别的什么神兽。由于当地人识货的极少,故而托人运到上海,南京等地出售,经过鉴定,认为这些古物都是楚怀王的随葬品。(是否真为楚怀王墓,尚待证实。)

卖掉古物,换来大量钱财,却根本没有用于赈灾,全被一层层瓜分掉了。时任安徽主席的陈调元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禁止挖掘,并派军警把守,不准任何人靠近古墓。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2)

京津沪等地许多考古学家蜂拥而至,进行实地考察,有人顺手牵羊,以鉴别文物为借口,又将差不多六百多件古物拿走。

时间来到了1938年,此时日军猖狂,各路守军都在准备迎战,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奉命驻守寿县,寿县专员马吉为了讨好李司令,获悉老李极为喜好古董,因而投其所好,将自己曾经得到的几件珍宝送给李品仙,并将挖掘楚王墓的经过讲给李品仙听。

李品仙贪财如命,又是个古董狂,认为李三古堆下面还有大量宝物,如果自己不趁机大捞一笔,等到自己离开之后,别人一定也要去挖。

于是乎,李品仙遂找来参谋长何宣商议此事。何宣遂委派交际科长邓峙一领人去实地勘察。得到古墓未被完全毁坏的消息后,立即命令邓峙一率领三个运输队开挖古墓。同时,何宣为了保险起见,派出自己的侍从副官傅笃生负责监视邓峙一的一举一动。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3)

以下为邓峙一在事后讲述的盗墓经过:

我与傅笃生到达李三古堆之后,先用征集来的水车将四周濠塘里的积水抽干,这个工程颇为耗时,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才将积水弄干净。

原先被挖掘过的地方已经不能再用,因此在土坡顶部开挖,挖到一丈多深的时候,下面尽是白泥一样的土,显然是人工加工过的,见到风之后,立即变硬,因此不敢停工,日夜轮流不停地掘土。

挖了差不多十多丈宽,十多丈深,才看到墓室。隐约可见里面有一副棺材,上面全都是三丈长、两尺方的木条,足有数百根之多。颜色呈板栗色,堆成约两米高,大小不等的十字方格。

至于这些木条是干什么用的,大伙儿都不清楚,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木条本来是软的,用手一按,立即出现一个深痕,但经过风一吹,瞬间就会变得异常坚硬,必须用十分锋利的大锯才能锯断。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4)

棺材就在木条的下面,有三十多个很大的铜铃(实为铎,春秋至汉朝时期的乐器),还有许多花花绿绿,个头很大的宝石,足有小砖头那么大,摆放在木条的下面,十分耀眼。

见到宝物,纷纷下手去拿,很快便拿到了很大的铜碗、铜瓢以及样子怪异叫不出名字的铜器,那些铜器的个头都很大,也非常的重,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拿得动。

挨着棺材旁,有三个巨大的铜鼎,每个少说也有二三百斤重,鼎的脚上有浮雕的龙头,四周也有龙头。棺材两侧,有两个巨大的灯台,也是铜制,每个也有百十斤重,一个人拿不起来。

正中位置,放着一把宝剑,长有三尺,剑柄上也有浮雕的龙,擦去剑身上的泥土,光彩耀目,非普通宝剑可以比拟。宝剑旁边,有一颗颜色非常鲜艳的翡翠球,上面雕刻有龙纹,直径约有一尺左右,用手去拿,才发现已经从中间裂开。

当时天色已经黑沉下来,所有的铜器和宝石,在黑暗中发出点点亮光,不用手电居然也能看清周遭的一切,这才知道棺材其实是朱红色的。

这口棺材长约九尺,高有三尺,宽有三尺,通体雕刻着龙等神物。仔细找了找,发现没有封钉,于是合力推开盖子,里面的尸体已经变为白骨,但头发尚在,长袍上绣着龙纹和各式花纹。有人手快,伸手去扯,长袍和骸骨立即变为粉状。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5)

棺材内部为白色,很干净,并未受到任何污染。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墓穴之中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椁,古代帝王的陵墓之中,都是有椁有棺,据说还有好几层,最里面的一层才是棺材。然而这座古墓里面却只有棺而没有椁,至于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试着搬了一下棺材,感觉重量有三四百斤,众人合力将其搬到了外面,又把能拿的东西全部拿走。有人认为下面一定还有更多的宝贝,于是又奋力挖了一丈深,并没有发现有其他的古物,加之马上就要天亮了,于是赶紧停止挖掘。

这次挖掘,动用了三个运输连的人力,费了差不多三个月,才告结束。

回去途中,我跟傅笃生私下商量,倘若全部交给李品仙和何宣,就一点也分不到了,不如先拿走一些比较小的,这样也算没有白忙活。

傅笃生尽管是何宣派来监视我的人,却也是个贪财鬼,他立即应和了我的提议,于是我们拿走了六个铜铃(铎),每人分了三个。

其余宝物全都交给了李品仙,他与何宣商议怎么分配,何宣提出要那副棺材,还要三分之一的宝物。李品仙爽快答应,与何宣将宝物分配后,只字不提此事。正如我所料一样,一件也没有给我和傅笃生。傅笃生感激我让他拿到三个铜铃,那三样东西足够他换三套大宅子了。

何宣知道这种事情一旦被揭发,就会落下把柄,于是连夜命令傅笃生把他得到的宝物悉数运回湖南益阳他的老家。

惊天动地战国墓盗墓案原型(李品仙盗挖楚王墓始末)(6)

而李品仙则利用参谋黄少伯,将所有宝物运到香港,保存在他在坚道的一所大宅子里。二十四小时有人持枪看守,生怕有人抢他的宝贝。

此事虽然保密,但还是不胫而走,各地报纸纷纷报道,搞得李品仙极为难堪。陈诚,方治等桂系政敌,趁机对桂系大肆攻击,让桂系头目李宗仁、白崇禧大为光火,连发电报责问李品仙。

而李品仙则摆出一副一问三不知的姿态,不理会李、白二位大佬的电报。并且让人把古墓中的那些木条弄出来,锯成两截后,辗转运到信阳,再通过火车运到桂林,交给广西绥靖公署,暂存在铁佛寺。抗战胜利后,听说那些木条都被人给倒卖了,获利巨大。

李品仙贪得无厌,认为附近还有古墓,听说楚庄王的墓也在附近时,又计划把这个古墓也挖开。但当时日军已经逼近寿县六十里外的田家庵,三十一军、四十八军正在拼死抵抗。

李品仙深知不是日军对手,只能下令撤出寿县。未几,寿县落入敌手,李品仙继续盗挖古墓的野心,也就此告破。

文章参考自安徽文史办存档资料,部分内容为当事人邓峙一口述,至于真实性有待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