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腐败黑暗,贵族们穷奢极欲,人民饱受欺凌,在贫困中挣扎,这样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犯罪,产生黑帮。俄罗斯人号称战斗民族,本来就崇尚暴力,又沉迷于狂饮,所以俄国黑帮的行为比他们外国的同行更加暴力血腥。但是俄国黑帮并不是只会抡拳头的莽汉,他们不仅凶狠狂暴,还阴险狡诈,善于钻营,可以把“业务”做得很大。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1)

肯·福莱特的巨著《世纪三部曲》中,主要人物之一的列夫就是个典型的俄国黑帮牛人,他出生在贫苦的工人家庭,长得风流倜傥,而且头脑机灵拳头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占了哥哥的女人,又偷了他的船票逃到美国,然后诱骗了黑帮大佬的女儿,当上了他的女婿,最后他打死了岳父,抢了他的产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黑色帝国迅速膨胀为巨大的资本,成了“老钱”的列夫,拥有私人飞机,可以与总统对话。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2)

十月革命爆发后,沙皇帝国崩溃,布尔什维克的统治还不稳固,俄国黑帮乘势壮大,他们的胆大妄为到了令人惊骇的程度,他们不仅敢于和契卡对抗,连列宁都在莫斯科街头遭到了黑帮的抢劫。

出生在犯罪世家的雅科夫·科舍尔科夫是个以偷抢为生的惯犯,在十月革命前就被判刑十次,每次出来就故态复萌。革命发生后,本来只在乡下活动的科舍尔科夫见时局混乱,有机可乘,便带领他的团伙向城市进军,直接杀进了莫斯科。他见契卡几乎拥有无限的威力,于是他杀了一个契卡,抢了他的证件,然后冒充契卡四处搜掠,很快就抢到了大量金银和几万卢布。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3)

雅科夫·科舍尔科夫

1919年1月6日黄昏,他在大街上带领几名同伙拦停了一辆轿车,车上坐的正是列宁和他妹妹。革命领袖以为遇上了契卡的巡逻队,就掏出证件说明自己是列宁,但科舍尔科夫听成了列文,他不由分说地把列宁他们赶下车,然后抢了汽车扬长而去。当他翻看证件时,才发现刚才抢的是列宁,他的反应不是害怕,而是连连顿足,大呼错失良机,他连忙命令掉头,去追赶列宁,他认为,只要抓住了列宁,俄国就是他的了。幸好斗争经验丰富的列宁马上意识到遇上了悍匪,第一时间就躲开了,科舍尔科夫扑了个空。在随之而来的围剿中,科舍尔科夫与契卡残酷对杀,数名契卡人员的家庭被他灭门,直到1919年7月26日,他才被契卡打死,列宁对此也耿耿于怀,他在《论共产主义者的幼稚病》中特别提到了这次被抢的遭遇。

当时,不仅有组织的黑帮活动猖獗,独狼式的凶徒也不断出现,科马罗夫就是苏联最早的系列杀人犯。他出生于白俄罗斯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酗酒嗜赌。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科马罗夫加入苏联红军,并且很快当上了排长,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跻身为苏联早期的革命元勋。然而他在一次战斗中被邓尼金的白军俘虏,并加入了白军。后来他逃了出来,但既怕被白军抓住,更不敢回到红军,于是改名换姓,于1920年来到莫斯科。在那里他一无所有,只能靠偷窃过活。

1921年2月的一天,他到莫斯科马市去碰运气,一个马贩子以为他要卖马,就上前与他搭话。他就说自己有一匹好马,请马贩子到他家去看。来到他家后,他殷勤招待那马贩子,把他灌醉,然后将他割喉,抢夺了他的钱财。

钱来得这么容易,科马罗夫觉得他找到了发财的捷径,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用相同的手段,在三年时间里,他又连续杀了二十多个人。

这时,警察已经发现多具尸体,判断是被同一个人所杀,于是大力搜查这个危险的罪犯。

苏联早期由于粮食紧张,因此严厉禁酒,并定期排查。1923年年初的一天,警察到科马罗夫家例行调查他们有没有非法私藏酒类。结果在一堆干草里发现了刚刚被杀死的一个马贩子,科马罗夫反应极快,马上跳窗逃跑。警方随即展开大规模搜捕,3月18日科马罗夫落网了。

据科马罗夫交代,他已经杀了33个人,但是警察只找到29名死者,最终认定他杀了29人,科马罗夫被判处死刑,1923年6月23日在莫斯科被枪决。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4)

科马罗夫

随着苏维埃政权的逐渐稳固,苏联政府加大了对黑帮犯罪势力的打击,斯大林掌权后,在西伯利亚建立了古拉格群岛,在流放“人民的敌人”的同时,也一股脑儿地把黑帮分子以及小偷、上班迟到者、旷工者,还有各种犯了莫须有罪名的人关进了群岛,赫鲁晓夫承认,在1937年至1953年间,有1700万人被关进了劳改营。

在古拉格世界里,有着自己的黑暗生态,政治犯处于最低端,而黑帮处于高端。群岛当局为了看管数量庞大的犯人,采用了犯人管犯人的办法,利用黑帮来管理政治犯和其他犯人,对他们威胁、虐待、勒索其他犯人的行为不加干涉。黑帮们在群岛中充当工头、调度员等管理角色,可以随意惩处政治犯,他们通过对政治犯的告密和监视而受到奖赏,成为“模范犯人”,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黑帮作为群岛的辅助管理者,在群岛生物链中不断攀升地位,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在黑帮内部形成了一个叫“律贼”的系统,他们内部等级森严,通过不同的刺青图案和戒指来识别成员的地位和所犯罪行,只要脱下衣服就能看明白一个犯人在“律贼”中的身份,逾规的成员将遭到极其残酷的惩罚。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5)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人口损失极其惨重,2660万人死亡,5980万人伤残,16岁至40岁的整整一代青壮年几乎伤亡殆尽,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苏联政府不得不发动监狱里的罪犯参军,并承诺,如果立下战功,就可以获得减刑。为了逃出古拉格,许多黑帮成员选择奔赴前线效命,然而这违反了“律贼” 不与苏共合作的规矩,这使“律贼”内部发生了分裂和冲突,那些去当兵的,被指为“苏卡”,即贱人的意思,而坚持留下来的人被骂作“母猪” 双方就此结下了梁子。

在前线,“苏卡”们为了争取战功,作战异常凶猛,有的人甚至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被授予金星奖章。然而这些人的犯罪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士兵的鲜血和勋章的荣耀,都无法把这种基因抹去。

尼古拉·库尔巴是一个出生在西伯利亚的惯犯,他自幼桀骜不驯,17岁就持枪入室抢劫,多次被法律惩处,但他屡教不改,一旦出狱就又重操旧业。1941年,他因抢劫火车被判刑10年。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6)

尼古拉·库尔巴

战争爆发后,库尔巴也拿起枪成了48步兵师146团一名红军战士。他走上战场不足一个月,就凭着过人的枪法狙杀了29名德军。所在连队的连长受伤后,他接替指挥,用黑帮规则掌握部队,展现了非同一般的组织和指挥才能,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在1943年10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苏军被德军的凶猛火力压制在一片开阔地里,进退维谷,死伤累累,指挥官急红了眼,却毫无办法。这时库尔巴挺身而出,以鬼魅般的飘忽身手冲过德军火力封锁带,杀入德军阵地,接连端掉两个重火力点,苏军大部队因此摆脱了困境,库尔巴也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由于库尔巴屡立战功,团长西蒙诺夫中校对他极为欣赏,认为他配得上苏联英雄的称号,于是向上级为他请功。

1943年12月20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申请,决定授予红军战士尼古拉·库尔巴苏军最高荣誉,给他颁发一枚金星勋章。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7)

然而当授勋人员赶到医院为他颁奖时,库尔巴却离奇地失踪了。在兵荒马乱的战时,一名军人与部队失去联系是常有的事,颁奖时找不到受奖人的事也多次发生,甚至有的受奖人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被找到并补颁了勋章,而之前几十年里,大家都认为他已经阵亡。

那么库尔巴上哪儿去了呢?原来他在医院休养时,闲得无聊,又开始技痒,想过一把抢劫的瘾。可是这回他失手了,因为他的抢劫对象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军人,他们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鸟,什么场面没见过,抢劫这种小伎俩还能唬得住他们?于是库尔巴被抓住送进了另一支部队的惩戒营。按理到了那儿不死得也落个残废,可是库尔巴却全须全尾地熬到了战争结束。

然而战后没消停几天,库尔巴又在1947年因抢劫被判刑10年,1957年,他本来刑期已满即将出狱,可他却与“母猪”发生冲突,大打出手重伤了对方,结果又被加刑10年。

库尔巴的老团长西蒙诺夫一直为那枚金星勋章没能颁发到库尔巴手中而遗憾。战后,他四处打听库尔巴的下落,终于在1958年,他得知这位苏联英雄居然在监狱里,他连忙赶到那里。库尔巴见到老团长后也很高兴,他希望老团长能为他申请减刑,西蒙诺夫答应了,然后四处奔走,把减刑报告递交到了最高苏维埃。当那些元帅们得知他们把一枚金星勋章授予了一个半辈子行劫的匪徒时,那种尴尬也是可想而知。最后,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59年7月1日决定释放前红军战士尼古拉·库尔巴,同时剥夺他在战争中所获的一切荣誉。

战争期间,共有130万“苏卡”参与了对德作战,战后活下来的“苏卡”们大多回到了古拉格,紧接着,他们与“母猪”之间的血腥战争又爆发了。“律贼”本来就是凶悍的匪徒,而在苏德战争这个炼狱中劫后余生的“苏卡”,已经成了真正的魔鬼,“母猪”们不是对手,几番较量后,就败阵服软了,“苏卡”从此做大,成为日后苏联黑帮走向全盛的奠基群体。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8)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大力平反冤假错案,让许多饱受折磨的岛民回归社会,可是他矫枉过正,把那些“律贼”也都释放了。这些人立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狱友、战友等关系,拉拢贿赂领导干部,与外国势力勾结,织成了一张遍布苏联的网络,从事各种犯罪活动。这一时期,他们利用苏联计划经济中商品的短缺的弱点,大做黑市生意,迅速积累资本。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小说《形形色色的案件》就反映了当时的这种现象,其中的黑帮成员由大学生、中学生、工人、女招待、惯犯构成,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联系,首领“老爷子”更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9)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停滞,政治高度腐败,黑帮通过勾结腐败官员获得蓬勃发展,控制了众多资源,甚至形成了一套地下秩序,与苏联的执法机构共同管理这个国家。这一时期的各类黑帮分子大行其道,成了年轻人崇拜的偶像。1981年,有个叫安德烈的年轻惯偷,因为展示了几手神偷绝技而俘获了一个少女的心,这个少女是苏联国家计委高官的女儿。1981年7月28日,安德烈通过这个少女参加了一场上流社会的舞会,在舞会上,他再施神技,偷走了勃列日涅夫女儿佳林娜的钻石胸针,但他的行藏被在场的莫斯科黑帮大佬雷祖诺夫识破,并遭到警告。在女友面前丢了份儿的安德烈恼羞成怒,趁其不备一刀捅死了这个黑暗之王,然后连夜潜逃。但惹下大祸的安德烈终究没能躲过黑白两道的同时追捕,被抓进了监狱,最后悬梁自尽,没人能说清他自杀的原因,而那枚胸针始终没有找到。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10)

安德烈

随着黑帮对社会各界的渗透越来越广泛,体育明星纷纷卷入黑帮,艺术体操奥运冠军维拉·施曼斯卡娅后来就成了赌王。由于俄国人普遍崇尚暴力和对抗,因此从事搏击项目的运动员更容易受到追捧,也更多地涉黑。普京的摔跤教练乌斯维亚佐夫就个两进宫的“前辈”。而打黑拳出身的维亚切斯拉夫·伊万科夫则成了威震美俄两国的黑暗教父。他曾多次入狱,凭着一对铁拳和冷血风格,他在监狱中令各类悍匪折服,还被苏联公众在私下视为英雄,他借着这些声望,他营造了自己的黑暗王国,从事贩卖军火和毒品,制造假币等勾当,他在西伯利亚劳改营服刑时,连狱警都不敢惹他,而他则在狱中遥控他的黑帮组织。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11)

维亚切斯拉夫·伊万科夫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黑帮在混乱的政局中走向巅峰。1992年,伊万科夫来到美国,很快统摄了当地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经营的黑帮业务,还以暴力手段强迫他们出资,成立了由他掌控的犯罪基金,从此拥有了雄厚的资本,然后与俄国政客勾结,在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私有化的浪潮中大肆吞噬苏联的残骸,并将财富转到西方,在大西洋两岸都玩得风生水起。苏联留下的庞大军火库成了黑帮和政客们的金矿,他们把军火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步枪、火箭筒、导弹、战车甚至是核材料和潜艇,几乎无所不卖,许多武器都是以黑白勾结的方式,直接从军队里偷出来的。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混乱中,俄国成了一个被黑帮控制的国家,几乎所有经济和政治活动背后都有黑帮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授、工程师等知识分子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加入了黑帮,这使俄罗斯黑帮成为一个得到专业知识加持的高效团体,其影响力从社会底层直达知识精英群体,而这一幕与上世纪早期发生在中国的情景何其相似。当时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势力如日中天,许多名律师、名教授、实业家纷纷拜在他的门下,连国民政府镇压工人暴动也要依仗杜月笙的势力。在俄国,政府遇到难以处理的危机时,也要请黑帮出面摆平。1998年,俄罗斯驻车臣代表遭到恐怖分子绑架,俄军多次营救失败,不得已,只得请出外号“哈桑老爹”的黑帮巨头阿斯兰·乌索扬前去调停,虽然未能成功,也足见他与俄国政府的关系之深。

俄罗斯华人黑社会(俄罗斯黑帮有多黑)(12)

阿斯兰·乌索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苏联解体后的黑帮盛宴也总有尽头。普京上台后大力打击寡头,重整社会秩序,黑帮活动也日趋收敛。2009年10月9日,伊万科夫在莫斯科街头遭枪击身亡,2013年1月16日,乌索扬也在莫斯科大街上被狙击,横尸街头。根据现场留下的枪支,人们猜测狙杀他的人是一名前联邦安全局特工,俄内务部官员则坚称他死于黑帮内讧。无论如何,这两位黑帮教父以暴力开始,又以暴力结束,也算有始有终。

一个世纪来,俄罗斯黑帮的两次兴盛分别形成于沙俄帝国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期间,这足以证明,政治混乱和社会失序是俄国黑帮滋生的土壤。如今俄罗斯政局稳定,黑帮暂时蛰伏,以后将怎样发展,人们拭目以待。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